來賓石

來賓石

來賓石,是產於中國廣西省來賓市的一種觀賞名石。來賓奇石主要源自紅水河來賓河段。來賓奇石形、色、質、紋、聲五大要素俱全,以其獨特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公關價值、經濟價值、歷史價值等功能,給人們以永恆的享受。其中古今名石之一的《彌勒大佛》就是來賓石。

簡介

來賓石,是產於中國廣西省來賓市的一種觀賞名石。來賓奇石主要源自紅水河來賓河段。來賓奇石形、色、質、紋、聲五大要素俱全,以其獨特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公關價值、經濟價值、歷史價值等功能,給人們以永恆的享受。

產地

來賓石主要產於紅水河來賓河段。紅水河從西向東橫貫興賓區境,共流經11個鄉鎮(占興賓區總鄉鎮的二分之一)長達162公里。沿河是溶岩地帶,河床中沉積著各種岩石礫塊。紅水河來賓河段,河床狹窄,彎多灘險,水落差大,流急砂多,對河床中的岩石礫塊不斷地搬運、翻滾、撞擊、磨蝕,從而造就了各種各樣的奇石。
來賓石名聲鵲起,飲譽中外。慕名前來的奇石愛好者、收藏家常年不斷,他們來自香港、台灣及內地各省市(區),日本、韓國等友好鄰邦。不少朋友對來賓奇石“情有獨鍾”,嘆為觀止。

歷史

據地質專家鑑定,來賓石的原岩距今已有2.5—3億年以上的歷史。早在明朝,來賓奇石便已列入國家石譜。明清是中國古代奇石文化集大成的時期,明清流傳至今的石譜、石錄、石贊在十種以上,這不包括多種專談印章、石硯石的專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明代林有麟的《素園石譜》,林有麟,字仁甫,曾任龍安知府,他不僅編寫了中國最早的一本圖文並茂的石譜,而且還是一位大藏石家,林家是藏石世家,到有麟一代,已積有不少奇石。為此,林有麟設館藏石,並將各種奇石加以品銘、題詠。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以來,慕名前來光顧的中外石友、專家常年不斷,使來賓石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經濟價值得到了較好體現。來賓奇石曾多次參加省級和全國性、國際性的奇石展覽並獲得多種殊榮。
1993年12月,來賓奇石參加“桂林首屆全國珠寶奇石交易會”,專家們稱讚“其獨特的風格出足風頭”。1994年11月,“中國第二屆賞石展”在柳州市舉辦,來賓奇石獲準參展的精品頗多,有16件被載入《中國第二屆賞石展精選》一書,其中一等獎5件,二等獎4件,三等獎7件。

類別

作為大自然藝術品的來賓奇石,來賓奇石可歸納為景觀、象形、抽象、圖紋四大類,民眾稱謂的石種有彩釉石、墨石、卵石、層狀石、捲筒石、龜甲石結核石、圖紋石、鴛鴦石、砂積石、坭積石、松皮石、斑馬石等。

形態

來賓石既具備傳統的瘦、皺、漏、透、醜賞石標準,也符合當今的賞石要求。其形千姿百態,其色瑰麗璀璨,其質晶瑩堅硬,其紋清晰如雕,其聲宛如洪鐘。

價值

科學

 來賓石的發現,引起了地質科學界的注意,桂林工學院副教授,著名地質專家、奇石鑑賞家,張家志先生1993年前後多次與夫人前往實地考察,參觀走訪了業餘藏石家、專業採石者和石農的庭院廳堂,除採集樣品外還觀察石種20餘種,得到的第一個印象是:“柳州石玩天下奇,奇石精髓在來賓”。他認為,來賓奇石很有科學研究價值,他對來賓奇石形成的歷史、產生的地質規律、奇石石種的分類及其觀賞要素(形、色、質、紋、聲)成因,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科學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得到了奇石界專家普遍的認同和讚賞。

藝術

來賓石呈現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石質藝術品,它沒有人為的雕鑿加工,它給予人們浮想聯翩,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且把清樽評荔子,欲攜奇石拜蓮花”,“鬼斧神工造奇石,千姿百態競無窮”,“奇石多奇趣,盡在無言中”,一石在屋,滿壁生輝。來賓奇石具有形象美,來賓奇石天然造型,清、頑、醜、拙俱全,質、色、景、型皆備。它有神態各異的人物,有層巒疊翠的山水風景,有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也有多種字型的文字,有的藏品如《乾坤袋》、《禪》、《磐上證道》、《阿凡提》、《非洲女郎》、《工人》等,十分傳神,《拓荒牛》、《凱鏇門》、《豐碑》、《無尾熊》,渾然天成,《十二生肖》、《獵犬》、《親情》,呼之欲出,都曾獲得大獎,遠銷海內外,成為當地的珍品欣賞。

欣賞

來賓石主要還是從奇石的質、形、色、紋、聲、象、意等方面要素作分析研究、欣賞。

評價

有位友人題詩曰:“來賓奇石奇,一見即鍾情;寶石一旦回,敬重勝嘉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