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樞機

de su de

侄子樞機是(拉丁語:cardinalisnepos;[1]義大利語:cardinalenipote;[2]西班牙語:validodesutío;法語:princedefortune)[3])是中世紀的一種樞機任命慣例。指以教宗侄子或外甥及類似親戚關係而被任命為樞機者。由於教宗的神職人員身分不允許有後裔,因此侄子樞機可說是教宗所能找到的血源最相近的晚輩,也可說是他的親信。因此在一段時期中許多重要職務都會由侄子樞機擔當。事實上英文中的nepotism(裙帶關係)就是從這種任人唯親的行為中引申而來的。[4]
侄子樞機在七世紀時於教廷歷史占有極大的影響力,1566年至1692年教會國土總監一職都是由一名侄子樞機職掌,以至於這兩個專有名詞被視為同義詞。爾後隨著教會的改革及教廷的世俗權力降低,侄子樞機也就逐漸失權了。最後教宗英諾森十二世在1692年發布了宗座詔書Romanumdecetpontificem(相稱於羅馬教宗)並由教廷國務樞機卿取代侄子樞機一職,才禁止了這種作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