侁侁

侁侁,有行進貌、眾多貌的意思。

基本信息

詞語注音

shēn shēn ㄕㄣ ㄕㄣ
侁侁

詞語釋義

(1).行進貌;往來奔走貌。亦謂行進的聲音。《楚辭·招魂》:“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清 錢謙益 《孫氏墓碑》:“九關虎豹爭侁侁,弭首睨視弱女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碧碧》:“山深路僻,豺狼侁侁。”
(2).眾多貌。 晉 傅鹹 《皇太子釋奠頌》:“濟濟儒生,侁侁胄子。” 唐 張說 《贈戶部尚書楊君神道碑》:“鞾鞾七德,侁侁六藝。” 唐 杜甫 《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侁侁胄子行,若舞風雩至。” 仇兆鰲 註:“侁侁,眾多貌。” 清 趙翼 《贈張友棠》詩:“我來 揚州 把談麈,絳紗弟子殊侁侁。就中最賞 張思曼 ,七言韻語尤清新。”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三節:“務驅此數百萬侁侁衿纓之士,使束書不觀,胸無一字,並 中國 往事且不識,更奚論外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