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怎么做?

你會怎么做?

《你會怎么做》是廣東衛視打造的全國首檔社會行為觀察類節目,通過還原當下社會熱議的事件,以360度全方位隱藏拍攝的方式,來觀察普通人們的真實反應。節目由著名主持人馬志海擔綱主持,於2015年1月1日首播,每周四晚21:20在廣東衛視播出。《你會怎么做》每一期節目都會設定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場景,這些場景都是設定在真實的公共場所。節目組在隱藏處安置攝像頭,所有的攝像機均隱藏在不易察覺的各個角落,讓演員們扮演起各類處於需要幫助的角色,並上演一幕幕衝突,目的是觀察毫不知情的路人是否會插手干預。節目通過變化不同性別、城市、穿著等打扮等元素等升級劇情,把目標對象置於道德選擇的兩難境地,一次來考驗目標對象的處事態度和能力。在觀察實驗結束後,心理學家、媒體評論人、社會學家或相關事件當事人等在演播廳,一邊觀看視頻錄像,一邊與主持人討論並解釋目標對象的各種反應。

基本信息

節目簡介

《你會怎么做?》《你會怎么做》
節目定位:國內首檔社會行為觀察類節目。
節目主旨:觸摸最真實的感動,見證人性的光芒!
亮點一:直擊社會話題
正如《你會怎么做》的節目定位——社會觀察類。這就注定了在節目中,我們能夠看到一些平常每天都能見到且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一些我們見不到的,社會正義感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前後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時間,話題的選擇自然成為重中之重。其每一期主題(即社會性話題),都是經過慎重篩選和考核的。就目前了解到的話題有:歧視、打罵、搭黑車等在新聞報紙中時常見到的社會現象。
亮點二:360°全方位隱藏拍攝手法
為了更好地抓取到每一個真實而感動的鏡頭,為了捕捉到每一位被觀察者的第一反應,節目組採用的是“360°全方位隱藏拍攝手法”。所有的攝像機、話筒均隱藏在不易察覺的各個角落,以便多方位觀察。而觀察地點則在大街小巷、飯店餐廳、商場超市、甚至在某個家庭中的餐桌前。這些地點的取景雖然能夠以最真實的場景還原最真實的社會,但也為節目組的隱藏拍攝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角色介紹

節目主持人|演員馬志海
馬志海當過工人,做過電台DJ,後南下廣州,從事記者、編輯。2005年,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為馬志海量身開辦了新聞評論類欄目《馬後炮》,每期從各大媒體挑出民生新聞為主的五條國內新聞予以深度評論。2008年,憑著這檔節目,馬志海得了全國金話筒獎。流浪青年的長髮、古銅滄桑的臉龐,北方人的直率,十足是一個中年氣盛的資深憤青!
馬志海 馬志海
節目嘉賓|演員石述思
石述思,資深媒體評論人,財經專欄作家,《工人日報》社會周刊編輯部主任。憑藉犀利的言辭和一針見血的觀點為人熟知。
石述思 石述思
節目嘉賓|演員夏東豪
夏東豪,知名心理諮詢師。他以俊朗的形象、正面的能量、熱情的感染力及一針見血的辛辣點評,深受觀眾和諮詢者的肯定,被譽為最受歡迎的催眠師及職業講師。
夏東豪 夏東豪
節目嘉賓|演員張春蔚
張春蔚,女,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多檔電視節目嘉賓、策劃。
張春蔚 張春蔚

節目列表

播出時間
當期主題 播出時間 當期主題
2015年1月份
2015-01-01 流浪漢被趕出餐廳 2015-01-08 當眾教訓孩子
2015-01-15 女孩搭黑車遭遇危險 2015-01-22 女孩見網友被下藥
2015-01-29 欺負服務員
2015年2月份
2015-02-05 年輕人“啃老”  2015-02-12 人販子誘拐女童 
2015-02-19 新年特輯一:奇怪店規 2015-02-26 新年特輯二:保護蛋糕+玩具會說話
2015年3月份
2015-03-05
新年特輯二:租男友見丈母娘 2015-03-12 目睹女童因分數低當眾遭打罵
2015-03-19 目睹殘疾女孩求職被罵哭 205-03-26
不孝子強行讓母親去養老院
2015年4月
2015-04-02 目睹農民工遭歧視

分集介紹

流浪漢進餐廳遭歧視
播出時間:2015年1月1日
內容介紹:首播節目以“拾荒者進餐廳遭歧視”為主題,通過演員(拾荒者、店長、女顧客)的“碰撞”,讓周圍的民眾(即被觀察者)作出反應,並通過被觀察者的做法,剖析人性。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大多數人紛紛伸出了援手,或是提供錢給予食物,或是阻止店長驅趕拾荒者的行為,或是和他同吃一塊披薩,尤其國際友人還打破隔閡喊話道:“他是我的朋友!”節目播出後,引發網友熱議,網友紛紛表示看哭了,並強烈要求重播!

成都錄製暖哭網友

2016年9月廣東衛視《你會怎么做》節目,來到成都街頭錄製。他們請演員扮演迷路的健忘老人,觀察路人的反應。沒有劇本、不拼演技,普通人最真實的選擇、最自然的流露,讓人倍感溫暖:快餐店也好,路邊攤也好,吃完不付錢就走的老人,面對的都是大度微笑;順路也好,不順路也好,提著菜籃的老人,都會被耐心指引。冒菜店老闆攙扶徘徊的老人進店,端上熱騰騰的食物;大排檔的兩個女孩請無助的老人坐下,還繞一大圈買來麵包;一位母親先跑去接了放學的孩子,讓孩子牽著老人的手一起走;幾個青年臨時改變行程,把老人妥妥帖帖送回家。

主創團隊

製片人:李剛

《你會怎么做》《你會怎么做》
1989年出生,畢業於南昌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在校期間曾拍攝《雙子座》等多部電影。畢業後直接進入江西春華秋實影視廣告傳播有限公司工作,2012-2013年擔任該公司與江西衛視聯合製作的《家庭幽默錄像》欄目的導演兼導播。2014年組建團隊,潛心一年開始策劃社會行為觀察類節目《你會怎么做》,現任該欄目製片人。

製作公司:江西春華秋實影視廣告傳播有限公司
江西春華秋實影視廣告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電視欄目、電視劇宣傳推廣等影視項目投拍、製作與發行的國內一線影視傳播公司。同時參與平面設計、廣告宣傳片及各類包裝推廣等相關產業業務。

運營的項目有《家庭幽默錄像》(江西衛視)、《你會怎么做》(廣東衛視)、《爆笑笑園》(江西五套)、《你不知道的江西》(江西二套);此外還有參與電視劇《愛你不放手》、《王家一家人》、《螺絲小姐要出嫁》、《情迷睡美人之欲望的姐妹》等電視劇的投拍引進。春華秋實的優勢體現在策劃、研發、自制能力以及播出平台,不僅有國內一線的創意搞笑整蠱視頻的專業策劃團隊,還占有國內一線的衛視播出平台。

收視率

1、廣東衛視收視標桿
自《你會怎么做》2015年1月1日播出以來,收視口碑齊齊飆高。根據央視索福瑞50測量儀城市顯示,節目的平均收視率0.29%,市場份額0.85%,同時段在省級衛視中排名12,均創下廣東衛視2009年以來常規節目紀錄,迅速成為廣東衛視的王牌欄目。
其中第一期收視率0.43%,在省級衛視中同時段排名第8,超過了同時段浙江衛視《原來是這樣》、東方衛視《東方眼》以及深圳衛視《軍情直播間》等知名節目。《你會怎么做》以“黑馬”之姿成為省級衛視中不可忽視的一檔重量級專題節目。
2、一線城市收視亮眼
節目在一線城市中表現尤其亮眼,在廣州本地最高收視率達到0.64%,排名位列第二,僅次於湖南衛視。在重慶、武漢、成都、杭州等地最高收視率均達到1%以上,其中在武漢和成都單期最高收視率分別達到了1.65%和1.9%。
3、網路播放量破億
根據播放數據顯示,在騰訊視頻試播第一天,播放量就達到87萬,評論人數1253條。到了1月底,經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傳播,播放量達到了驚人的9383.5萬次。除了官方發布的視頻外,許多網友自行上傳了節目視頻,播放量分別為3.3.6萬、196.2萬、49.3萬等。同比騰訊視頻上的其他節目,《噗通噗通的良心》第一期的播放量大約5千萬,《我是歌手》大約3到5千萬,都遠遠沒《你會怎么做》的播放量高。不得不說,《你會怎么做》已然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現象級節目。

影響力

《你會怎么做》自開播以來,憑藉著深度的人文關懷及傳播出的正能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不僅節目收看人數連創記錄,在新媒體的傳播力更是如星火燎原,成為網際網路上討論焦點。
1、業界力薦
微博上眾多有影響力的大V和業內人士就對節目給予了高度評價,知名微博賬號“舞美師”、“收視率背後的故事”、“電視節目創新引擎”、“傳媒第三隻眼”、“電視眼”等都對節目大力讚賞。人民日報微信訂閱號在2月1日以“點讚:讓這個乞丐到我身邊來吃!一段視頻,驗出世態人心”為題,轉發《你會怎么做》第一期完整視頻,閱讀量達到81329次,點讚1313次。同時節目受到財經網、環球時報、現代快報、vista看天下、思想聚焦、思想聚焦、搜狐視頻、新浪江西、南昌圈圈網等微博微信大號力薦。
2、新媒體影響力
同時節目在微博平台上,節目受到雷希穎、扒皮網江南警哥、八卦_我實在是太CJ了等行銷號及個人號的自發轉載,單條閱讀量達10萬以上,轉發還在繼續。在微信平台上,節目受到廣州百事通、政商內參、歡樂精選等微信大號自發轉載,閱讀量均達到100000+次(超過十萬次微信不顯示精確數字),還有無數閱讀量幾百幾千的微信號在分享節目視頻,節目在朋友圈遭到瘋轉,大大增加了節目的曝光率。
節目官方微博2015年1月1日以來總閱讀量達到460萬次,3232條評論,3997次轉發。節目在新浪微博和央視索福瑞聯合推出的微博電視指數每周榜單上排名24位,除了周末大型季播綜藝節目以外,在周間節目中排名第三(註:微博電視指數是按節目信息在新浪微博的閱讀人數排名)
3、正面人物受關注
在節目的錄製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有正面示範作用的事件和人物,發現了很多存在於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如第一期的正義警察、土耳其大叔、北漂女孩;第二期的熱心媽媽;第三期的機智情侶;第四期的正義檢察官等,他們備受網友追捧。節目組實實在在做到了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憑藉著“業界良心節目”、“記錄有良心的中國人”的美譽,成功打造出“國內良心電視節目領軍大旗”的節目形象。
①公職人員挺身而出:“因為我們代表正義”
《你會怎么做》之“女生見網友”播出後,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烈討論。節目最後挺身而出的檢察官更是成為了輿論焦點,被網友一致稱為“最帥檢察官”。而“流浪漢”主題中,仗義執言的警察也讓嘉賓石述思和夏東豪深受感動。檢察官和警察的出現,使得公職人員的形象更加真實和高大,也讓節目微博和微信冬粉數暴漲,關於檢察官的評論以及私信更是達到上千條之多。
②國外友人溫暖中國:“他是我的朋友,你無權趕他出去!”
在《你會怎么做》首播的“流浪漢”主題中,一位土耳其大叔的話,感動了所有人。當親眼目睹流浪漢被老闆趕出餐廳的時候,土耳其大叔不假思索地對老闆說:“他是我的朋友,你無權趕他出去!”並對流浪漢施以溫暖,“我們是朋友,我們一起吃吧,你可以來分享我的披薩。”有一位網友這樣評價道:“人的膚色和發色可以不同,但心總歸是紅的。土耳其大叔的表現不僅展示了他自己的個人道德品質修養,更是將中西方友誼的美好情節傳遞給了所有人。”
③媒體同行仗義執言:“這是我們該做的!”
廣東衛視《你會怎么做》為了還原社會的真實性,所有被觀察對象都是隨機抽取。巧合的是,在“女生搭黑車”及“打罵孩子”主題中,節目組竟偶遇同行,媒體人成為了電視節目的觀察對象。他們在節目中展現出的機智和果敢,值得媒體人驕傲。節目組一再向他們表示感謝,也對他們的行為表示讚賞,但是他們的反應都驚人地一致:“這是我們該做的!”
節目播出後,《你會怎么做》官方微博和微信收到了上萬條觀眾的評論和私信,他們為節目所感動,為國人展現出的正能量而感動,為節目出謀劃策,給了很多中肯的建議和想法,希望節目能傳遞更多的正能量,發掘更多的好人好事。

首播節目“拾荒者遭歧視”話題引關注

《你會怎么做》《你會怎么做》
即便受到了各衛視元旦特別節目的收視衝擊,廣東衛視《你會怎么做》首播依舊憑藉節目形式、社會話題、人性探討等,從各衛視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更在電視界引起了不小轟動。
首播節目以“拾荒者進餐廳遭歧視”為主題,通過演員(拾荒者、店長、女顧客)的“碰撞”,讓周圍的民眾(即被觀察者)作出反應,並通過被觀察者的做法,剖析人性。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大多數人紛紛伸出了援手,或是提供錢給予食物,或是阻止店長及女顧客驅趕拾荒者的行為,或是和他同吃一塊披薩,尤其國際友人還打破隔閡喊話道:“他是我的朋友!”無論是哪種方式的幫助,都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民眾的真善美,他們無疑是最可愛的人。“什麼情況下你會被感動?當我看到人性的善良和柔弱自然流露的時候!”著名時評人石述思說道。
據《你會怎么做》製片人李剛透露,為了捕捉到被觀察者的真實反應,節目組採用了360度全方位隱藏拍攝的手法,事先將所有攝像機均安置在不易察覺的角度,導演組則躲在臨時搭建的導播間進行觀察和發布指令。“每一期拍攝都很辛苦,勘察場地,安置攝像頭,連續拍攝幾天。後期的剪輯人員也是如此,從龐大的素材庫精挑細選出不到一個小時的鏡頭內容,難度非常高。”李剛表示,“最終的呈現結果還是令我滿意的。”
觀眾熱議、掀起“重播”呼聲、期待節目下期話題
《你會怎么做》一開播,便憑藉著貼近民生的社會性話題引發關注,頗受觀眾好評。節目還原了一個個真實發生的場景,讓人們置身其中,觀察他們會做何選擇。“音樂、剪輯環環相扣,情節跌宕,好像一部苦情倫理劇似的!”觀眾對整個的節奏感十分驚喜,同時表示節目帶入感很強。“沉重的話題以這樣的方式呈現,人們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反思!節目製作很好看,處處透露出溫暖。”

《你會怎么做》節目圖片除了對節目的新穎形式表示喜愛之外,觀眾還對節目傳遞出的正能量大加讚賞。“真的覺得這個欄目好棒!現在的人際關係越來越趨於電子化,身邊的人都關心不到,更何況是陌生人,這個節目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個社會的正能量與溫暖!我想以後我會更加寬容善良地對待這個世界!”有網友在微博留言評論道。
據了解,《你會怎么做》下一期的選題為:“家長打罵孩子”。不難看出,拾荒者、孩子……這些最常見的“社會弱勢群體”,是節目組現階段主要探討的。那么作為電視觀眾,我們在面對現象的時候,能否“設身處地”地想想,我們又會怎么做呢?這是節目留給大家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可能沒看過我們節目的觀眾會對我們的節目有所誤解。我們並不是為了展示社會的‘陰暗面’或者說拍出那些‘設定’好的故事來博大家的眼球,而是通過真實的鏡頭,記錄下老百姓在生活中最真實的感動、人性中最善良的光輝。我們每周四晚21:20都會如期播出,錯過了第一期節目的觀眾朋友可以嘗試看看下一期,相信你們就會了解了。”廣東衛視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據悉,2015年廣東衛視以“中國力量”為全新口號,打造一大批精品節目。聚合了包括《你會怎么做》主持人馬志海以及王牧笛、王世軍、竺宇三大當家主持,每人領銜一檔品牌節目,打通周一到周四21:20節目帶,推出“Men4品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5年,廣東衛視一系列“大動作”帶給觀眾煥然一新的感覺。

社會評價

李剛(節目製片人):每一期拍攝都很辛苦,勘察場地,安置攝像頭,連續拍攝幾天。後期的剪輯人員也是如此,從龐大的素材庫精挑細選出不到一個小時的鏡頭內容,難度非常高。
石述思(資深媒體人):什麼情況下你會被感動?當我看到人性的善良和柔弱自然流露的時候!
網友:音樂、剪輯環環相扣,情節跌宕,好像一部苦情倫理劇似的!沉重的話題以這樣的方式呈現,人們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反思!節目製作很好看,處處透露出溫暖。(搜狐娛樂)

電視觀眾:“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努力做善良的人,也為視頻里每一個善良的人喝彩。”
傳媒第三隻眼(媒體人):社會觀察類節目《你會怎么做》不論節目選題、拍攝,還是後期剪輯、配樂都出類拔萃!節目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記錄普通人善良舉動,傳遞了社會正能量。告訴我們社會並沒有因為時代的快速變遷而因此變得冷漠。讓我們看到溫暖,帶給觀眾很多思考,業內良心之作!
收視率背後的故事(媒體人):被娛樂節目所充斥的各大衛視,少見一檔直擊人性、社會熱點話題的節目,而廣東衛視《你會怎么做》通過每周話題選擇、演員真實演繹,觀察民眾反應。其實,節目本身是在呼喚良知!
舞美師(媒體人):在這個娛樂至上的電視年代,廣東衛視不走尋常路,從紀實角度出發,在節目中讓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有良心”的中國人!另外,這個節目在國內首創了社會觀察模式並且廣受好評,一旦後續成功,後面估計就會有很多跟風的了。
公安部邊防局宣傳處處長盧敏:在看完節目後致電台總編室主任梁首鋼,盛讚節目的正能量,並希望廣東衛視能將節目刻成光碟,供他們組織全國邊檢警官觀看學習。
@不負小春(網友):看了後頗為感慨。若我在場,當然不會介意流浪漢在餐廳吃飯,也會為他辯駁甚至買單。但平心而論,我能接受與流浪漢一桌吃飯么?我能完全沒有芥蒂完全平等地對待社會最底層的人么?說易行難啊,所以很佩服那個土耳其大叔,最後戴帽子的女孩,還有那個黑衣男孩。建議大家都看一看這節目,發人深思。
@奧卡姆剃刀(網友):我這箇中年男很罕見地被一個節目把眼眶弄濕了,兩點感慨:1.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比現在蠻橫自私的老頭老太要強,80和90後的善良寬容比我們更要好得多;2.中國年輕女性真是惹人憐愛喜歡甚至尊重。
@電影通緝令(網友):深夜哭瞎,每次看到都會被觸動,這個節目很有意義,是國外的著作權。今天終於被引進到國內。我看到人性的善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當我們遇到比自己弱小的群體時候,能夠給予的除了同情,還有尊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