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式求捐

作秀式求捐

作秀式求捐是一些患白血病的家庭在安徽省合肥街頭以“扮馬救子”、“齊天大聖賣瓜”、“光頭奶爸賣水”等各自琢磨出的“奇招”來求得捐款的現象。有關專家認為,“作秀式求捐”是病患家庭用“奇葩”行為求得關注的無奈之舉。應儘快建立專項救助基金,解決患者家庭即刻面臨的困難。

概述

扮馬救子扮馬救子
2015年4月13日,亳州男子陳運濤頭戴馬頭面具,長跪在逍遙津公園門前。他用“騎一次5元”的方式為身患白血病的兒子籌集治療費。經媒體報導,短短一周,“扮馬救子”的陳運濤就收到了全國各地匯來的60多萬元善款。

陳運濤的“扮馬救子”,引發了連鎖反應。在此之後的5個月裡,合肥街頭先後上演7起“作秀式捐款”。繼“馬面父親”之後,“大聖賣瓜”、“光頭奶爸賣水”、“牛頭女兒救父”等新聞陸續登上各大媒體。

通過記者調查發現,在最近5個月接連上演的7起“作秀式求捐”中,至少有5例是為白血病所致,求助者多來自農村家庭。

“白血病非常難治,需要步驟,多療程。”安徽省立醫院血液科主任劉會蘭向記者解釋白血病究竟是怎樣一種“多變”的疾病:“白血病有很多種,即便是同一種白血病在不同病人身上也會有不同表現。移植往往是白血病患者最後的生存希望,但就算完成了移植,仍然存在20%的復發幾率。”

“扮馬救子”的陳運濤告訴記者,自從兒子明浩2011年被確診為白血病,這個家庭就幾乎沒了經濟收入,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完了。第一次化療結束沒多久,小明浩就被確診復發。此時,他的身體狀況已經到了必須進行移植的地步,而家底早就“熬”幹了。

原因

2015年7月1日,在宿松人洪志興的發起下,11位白血病的患兒父親集體剃了光頭。這群“光頭奶爸”走上街頭向市民叫賣礦泉水,為孩子們籌集醫藥費。

針對11位白血病患兒,省民政廳曾專門做過統計:11人共發生醫療費用361.2萬元,其中已經醫保報銷198.3萬,大病保險報銷1.5萬元,醫療救助16.7萬元,省級福彩公益金救助15.8萬元,慈善救助13萬,個人自付115.9萬元。如此算來,除去各種報銷、救助,保守估計,每個家庭光是自付的醫藥費就超過10萬元。

來自蒙城的8歲男孩劉悉和父母租住在蕪湖路上的一處民宅。這裡距離省立醫院步行足足需要20多分鐘。2014年,劉悉的醫療總費用為55.5萬,其中醫保報銷了36.1萬,醫療救助獲得5.6萬,報銷比例接近80%,但個人自付費用仍高達13.8萬。

“醫院附近房租太貴了。”男孩的父親劉小濤指著出租屋裡的擺設說,家裡幾乎沒什麼家具,一排舊沙發還是他和妻子從門口撿的。有病友來串門,大家都默契地坐在水泥地上。“天天陪護孩子,我們倆沒辦法出去打工,除了看病,房租、水電、衣食住行哪個不要花錢?”劉小濤說,之前攢的38萬積蓄都花完了,現在是過一天算一天。

“醫保報銷後個人支付費用仍然偏高,因而導致因病致貧現象突出。”記者從一份由民政、衛生等多部門上報至安徽省政府的材料中看到一項調查結果:從11名白血病兒童家庭狀況來看,絕大部分家庭是在患病後相繼納入低保,這說明“因病致貧”是突出問題。

問題

2015年/月1日,在合肥,11位白血病患兒父親集體剃光頭,在街頭賣水為孩子們籌集治病錢2015年/月1日,在合肥,11位白血病患兒父親集體剃光頭,在街頭賣水為孩子們籌集治病錢
面對今年接連出現的“作秀式求捐”,記者輾轉獲得了一份報送安徽省政府的內部材料。其中言辭懇切地指出目前社會保障救助體系仍有待完善的四個關鍵點。

其一,按照國家現行醫保和救助政策規定,基金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都只能對患者符合基金醫療“三個目錄”(用藥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內或合規的醫療費用實行報銷或補償,對目錄外或不合規費用,全部由患者家庭自行承擔。不過安徽省內新農合保底補償,按病種付費,大病保險不受目錄限制。

其二,醫療救助需求持續攀升,醫療救助能力亟待加強。目前患重特大疾病人數和發病率逐年遞增,藥品價格和治療費用逐年增長。

其三,醫療救助制度實施以來,各地均採取量入為出的辦法,導致醫療救助標準偏低,救助對象偏窄,難以從根本解決大病患者的就醫問題。

其四,現行基本醫療保險尚未實現完全覆蓋,醫療保險報銷和醫療救助流程尚需完善。

“基本醫保與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慈善救助是三層社會救助體系,前兩者都受制於資金盤子有限,而後者則較為鬆散。”面對今年多次出現的“作秀式求捐”,安徽衛生系統一位內部人士有感而發——“這不僅僅是哪一層,或是哪個部門的事情。”

政府聚焦

“基本醫療保險-商業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社會及慈善組織救助。”層層的保障救助體系應是一戶家庭遇到重大突發疾病時,緊密依靠維繫的一張“密網”。

2015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民政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意見的通知》。據悉,安徽省民政廳目前已牽頭會同省有關單位起草《實施意見》,主要包括: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拓展救助範圍,不斷提高救助標準,加大省級和地市級投入力度,建立救助資金自然增長長效機制;健全“一站式”即時結算機制,結合醫保異地就醫工作的開展,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異地就醫管理機制。

今後,安徽省或將進一步健全商業大病保險制度。在基金可承受範圍內,提高對包括白血病等重特大疾病保險的支付比例,有效減輕就醫負擔。此外,有望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醫療救助。創新慈善救助資源供給方式,擬從省本級福彩公益資金中拿出部分資金,以及社會募集資金等方式,成立專項慈善基金會,整合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搭建社會募捐平台,增強社會公信力和籌款能力,打造慈善品牌。同時努力探索慈善組織、慈善基金與商業保險機構合作模式,通過慈善資金為貧困兒童購買補充商業大病醫療保險。

專家視點

安徽大學社會學教授王雲飛認為,“作秀式求捐”是病患家庭用“奇葩”行為求得關注的無奈之舉。處於困境中的他們急切需要得到公眾的愛心幫助。然而過於頻繁上演,不僅會加劇公眾的“疲勞感”,若不甄別,還會滋生變相乞討與行騙。

反觀全球矚目的“冰桶挑戰”,王雲飛認為,正是依靠自上而下的創新力與行動力,為“漸凍人”患者募集了可觀的善款。社會轉型期,除了將體制資源發揮到最大化,應儘快建立專項救助基金,解決患者家庭即刻面臨的困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