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賢勛

中學畢業後,進南京金陵大學中文系,從胡翔冬、吳梅、黃季剛學詩詞及國學古文。 其後,南京匯文女子中學慕名敦聘為國文教員,遂一面就讀、一面執教。 金陵大學畢業後,以成績優異留校任講師,主講《中國文學史》、《詩學》等課程。

余賢勛(1903——1942),字磊霞,運漕鎮人。青少年時代讀書極為勤奮,經史子集無不廣泛涉獵。中學畢業後,進南京金陵大學中文系,從胡翔冬、吳梅、黃季剛學詩詞及國學古文。時陳鍾凡主講中國文學批評史,佘聽後,覺未有盡善處,遂著文批評,發表於校刊《金陵光》。陳教授閱後,認為其批評中肯,有新意,深為讚許。其後,南京匯文女子中學慕名敦聘為國文教員,遂一面就讀、一面執教。金陵大學畢業後,以成績優異留校任講師,主講《中國文學史》、《詩學》等課程。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佘偕夫人隨校西遷成都。不久,任中文系主任、教授。學術上也取得卓著成就。講稿有《中國詩學》、《文學概論》等。民國31年,因後方生活艱苦,加之積勞成疾,病逝於成都。其夫人陳澤珩收集整理其遺作詩詞數百篇,匯集為《珍廬詩詞稿》(多為舊體詩)由金陵大學出版。佘酷愛收藏古籍字畫,其中頗多珍本善本書籍。“文化大革命”期間,所藏書畫均散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