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山頭村

余家山頭村

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7054元,比2004年的4900元增長了46.9%。 2008年,該村村民通過龍印公司銷售的各類蔬菜800餘噸,雞蛋5萬公斤,生豬2000餘頭,有42個村民在龍印公司務工。 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054餘元,比2002年增長了近3000元,比全區平均水平高出800多元。

概況

柯城區萬田鄉余家山頭村位於衢州市東北部,與衢江區浮石鄉交界,與杭金衢高速公路相鄰,地理環境優
鄉村風貌
越,交通便捷。目前有中共黨員48人,現有考察對象2名,村兩委、團、婦、兵幹部12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為柑桔、食用菌、蔬菜種植、生豬養殖、勞務輸出等。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7054元,比2004年的4900元增長了46.9%。目前養豬戶60多戶,年出欄生豬5000多頭,養殖戶年收入在15000元以上;食用菌種植戶20多戶,種植戶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柑桔產量約在800多萬斤,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

新農村建設

余家山頭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尊重農民意願,村“兩委”幹部更多的充當民意的徵集者、提煉者和執行者,履行規劃、服務、落實的角色,讓村民在參與決策和管理中體會當家作主,在當家作主中投身新農村、新家園建設。該村經常通過“民情溝通日”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及時收集掌握民意。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民代表監督委員會制度、村“兩委”聯席會議制度,村級重大事項普遍實行“五步決策法”,切實把新農村建設的自主權交給農民,並配套建有村黨員幹部受理村民事務“雙服務”制度、主職幹部任職承諾制度,從制度和機制上保障村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發言權、知情權和決策權。同時,村里每年研究確定為民辦實事具體事項時,都注意通過發放徵求意見書,充分徵求村民意見建議,並在此基礎上,充分分析論證各件實事的辦理效果、投資成本和輕重緩急,基本形成共識後再確定為民辦實事的具體事項。如2003年新建一條投資約80萬元、長1300米的進村通道;2005年開展的“赤膊牆”整治;2007年拓展硬化一條投資30萬元、3000米長的機耕路等具體事項,都是在徵求民意建議、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等民主決策來實施的。做到年年有進步,年年有變化。同時還制定了村級財務、政務、村務公開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村級財務做到帳目公開,財務民主監督,有效地提高村級民主化管理水平。村兩委以身作則帶領黨員幹部民眾齊心協力,再創新業,積極回響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發展經濟,美化環境,奔小康。根據全區統一部署,2008年上半年開始進行大面積宅基地整理和建設,拆老村建新村,僅宅基地整理50餘畝。同時進一步加快盤活新村建設用地,原規劃新村50畝面積已造30多畝、40餘幢新房屋,有近百餘人在春節前搬到新村住新房,全體村民個個喜笑顏開,感謝黨的政策好,村里兩委領導班子好,能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

經濟建設

余家山頭村圍繞“村柑桔蔬菜產業化、養豬養禽生態化”的思路,依託村支部書記余新建創辦的市級農業龍
鄉村風貌
頭企業——衢州市龍印農副產品配送有限公司,村民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等生態農業。通過保護價收購村民農副產品,較好地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把分散的生產要素集合起來,提高了農民擴種、擴養、增收的積極性。2008年,該村村民通過龍印公司銷售的各類蔬菜800餘噸,雞蛋5萬公斤,生豬2000餘頭,有42個村民在龍印公司務工。與此同時,廣大村民自主創業,特別是發展食用菌的農戶越來越多。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054餘元,比2002年增長了近3000元,比全區平均水平高出800多元。從農民經濟收入的結構看,形成了以柑桔、養豬、種菜為主,以培育食用菌、經商打工、沼氣池建設為補充,農民收入渠道較多的多元化增收結構,農民非農業化收入得到較大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