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人格解碼

何其芳人格解碼,作者:趙思運著,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8-1。

圖書基本信息

作 者:趙思運
出 版 社:河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8-1
版 次:1

頁 數:276
字 數:305000
印刷時間:2010-8-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10976756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從學術史和思想史相結合的角度研究何其芳的精神人格演化過程的專著。
何其芳是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京派詩人、散文家,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奔赴延安參加革命,歷經共和國幾乎所有的文藝運動,可謂20世紀中國文藝理論家中知識分子改造的典型個案。
本書一方面在20世紀中國文論的框架里考察何其芳的理論貢獻及其癥結,另一方面運用文獻—發生學方法,對何其芳精神人格的發生、發展及這種精神人格的演變外化到文學研究的過程,進行了深切解碼。

目錄

“百年學案”與學統親證(代序)
第一章 從“大海茫茫”到“逼上延安”(1912--1938)
第一節 “大海茫茫”中的漂泊者
第二節 何其芳的青春期寫作
第三節 “人”與“文”的嬗變
第二章 從文人到文藝戰士(上)
——何其芳自我角色的嬗變(1938--1949)
第一節 《夜歌》:知識分子自我改造的心靈文獻
第二節 何其芳角色嬗變的集體邏輯
第三節 何其芳角色嬗變的情感邏輯
第四節 周作人和魯迅:何其芳的兩個精神鏡像
第三章 從文人到文藝戰士(下)
——何其芳文論話語的復調性質(1938--1949)
第一節 “被啟蒙”:何其芳的檢討性人格
第二節 “啟蒙”:何其芳的戰士人格
第二節 何其芳角色嬗變的集體邏輯
第三節 何其芳角色嬗變的情感邏輯
第四節 周作人和魯迅:何其芳的兩個精神鏡像
第四章 何其芳的文學活動及其文學評論(上)
——何其芳精神人格的體制性呈現(1949-1966)
第一節 大一統文藝體制下何其芳的抉擇
第二節 毛澤東文藝思想的闡釋者
第三節 社會主義文藝道路的“清道夫
第五章 何其芳的文學活動及其文學評論(下)
——何其芳精神人格體制性呈現的裂隙(1949-1966)
第一節 何其芳的詩性人格因素
第二節 “其芳同志”與文學研究所
第三節 抵制庸俗社會學批評
第四節 共名與格律詩理論的探索
第五節 何其芳的自我調適與自我否定
第六章 晚年何其芳
——“人”與“文”的雙重缺失
第一節 毛澤東崇拜與自我檢討
第二節 “人”的價值觀念的缺席
第三節 “文”的詩性喪失
餘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