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經濟

低水經濟是指通過轉變發展模式、技術創新等方式,儘可能減少對水資源的過度依賴和需求,以達到減少水資源的消耗,甚至實現脫水的發展方式。

簡介

節水閥門節水閥門

所謂的“低水經濟”,與已有的“節水經濟”並不相同。低水經濟是指通過轉變發展模式、技術創新等方式,儘可能減少對水資源的過度依賴和需求,以達到減少水資源的消耗,甚至實現脫水的發展方式。北京市2009年市區的最高日供水量是278.8萬立方米,而2010年的夏天尚沒過完便已經打破了這個記錄,市區日供水量達到286萬立方米。供水量增加在於人口增加。

現狀

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達到1972萬人,人口總量以每年54.3萬的速度膨脹。 北京市的水資源壓力正在逐步逼近極限。

緩開緩閉低水損止回閥 ...緩開緩閉低水損止回閥 ...

極限邊上的城市

第十水廠的規劃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但幾經輾轉直到2010年才真正付諸實施。因水源方面經過幾次變動,主要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進展狀況發生了變化,致使整個項目必須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第十水廠曾計畫於2008年開始建設,至2010年建成投產。2010年也正是南水北調輸送長江水到北京的時間。但“關係到工程建設的許多經濟社會因素髮生了變化”,使送水進京的時間推遲到2014年。
南水北調送水進京的時間,不僅關係到配套工程的日程安排,還關係北京市整個水資源的供給狀況。這迫使北京將對現有水資源的套用推向極限。
目前北京市年人均水資源為210立方米,是中國年人均水資源的1/10,是世界年人均水資源的1/40。由於北京市在節水方面的措施和力度,在工業、農業方面的用水量都有所下降;而生活用水方面也不能說是節水不奏效,但是人口增長得太快。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近日,北京市政協《關於促進首都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建議案》披露,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達到1972萬人,人口總量以每年54.3萬的速度膨脹。
與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形成對照的是,北京市本地現有的供給水源日益緊張。
密雲官廳兩個水庫是北京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二者設計庫容均超過40億立方米。但近年兩個水庫的庫容僅維持在10億立方米左右。
地表水供給緊張的情況下,地下水也成了北京重要的水源。但地下水超采所帶來的問題已經顯現。與60年代相比,北京的地下水大致減少了106億立方米。

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只能把尋找水資源的目光投向相鄰的河北省


“力不足”的河北

官廳水庫官廳水庫

崗南、黃壁莊王快是河北省的三座大型水庫,承擔著向北京市調水的主要任務。調水線路為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總乾渠,以及總乾渠與黃壁莊、王快水庫的連線渠。
2009年,北京市從黃壁莊、王快等水庫應急輸水,年內收水2.64億立方米。
除直接供水外,河北省也在努力改善北京市水源的生態環境。
目前河北省全年的用水量大約為210億立方米,向北京輸送的水資源僅是這個數字的很小一部分。但實際上,河北省也同樣面臨缺水的問題,其嚴重程度甚至不亞於北京市。
河北省的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192立方米,這個數字甚至不及北京市。 為了彌補自身的缺口,河北省也不得不在地下水和跨省調水方面下工夫。河北省每年要通過山東境內,從黃河向省內調水。
在某種程度上,河北省的客觀條件使其在保障北京市水源方面多少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實際上,實施中的南水北調工程全線貫通後向北京市供水的數量為10億立方米,而根據總體規劃,到2020年北京年需水量將達40億—50億立方米。
但北京市現今的人口數量,已經接近總體規劃所提及的到2020年的人口規模。如果人口按現在的速度增長,南水北調為北京市增加的供水量,也會被龐大的人口數量吞噬殆盡。

方法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一點就是控制城市人口和規模。要簡化城市功能,延緩大量人口快速流向首都。在這個基礎上,北京市應該發展低水經濟。

難點

在北京實施了多年節水措施以後,工農業的用水量已出現下降,但與此同時一種被稱為“奢侈型水消費”行業卻在迅速崛起。
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經過調查發現,諸如水療洗浴溫泉等場所遍布於各個區縣,而有些浴場規模動輒數萬乃至十幾萬平方米。而且,由於對消費起到拉動作用,這一行業又往往受到支持。

2010年年度新詞語

此詞經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專家審定入選2010年年度新詞語,並收錄到《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
提示性釋義:一種經濟發展形態。指在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形勢嚴峻的區域和流域,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轉變發展模式、產業轉型等多種手段,儘可能減少對水資源的過度依賴、過度消耗、過量需求,以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產生。
例句:雲南遭遇60年最大旱災專家呼籲發展“低水經濟”(2010年2月11日《中國青年報》

2010年環保類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日前發起2010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三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主辦,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依據主流媒體10.4億字的語料,在機器自動提取的基礎上經人工審定。 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0》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0漢語新詞語》。
2010年年度新詞語 環保類

低碳人家 | 環保妹 | 拜客 | 愛綠日 | 低水經濟 | 低碳愛情 | 低碳谷 | 低碳交通卡 | 低碳旅遊 | 低碳信用卡 | 火山灰危機 | 垃圾減量日 | 綠價比 | 綠色零碳信用卡 | 慢城 | 碳信用卡 | 植物環保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