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陀羅山

七金山之一。又作竭地洛迦山、朅地洛迦山、朅達洛迦山、佉提羅迦山、佉提羅山、軻■羅山、軻梨羅山、軻地羅山等。譯為檐木山、檐林山、空破山、旃山。此山位於須彌山與鐵圍山之間,高四萬二千由旬,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因山上寶樹形似佉陀羅,故名為佉陀羅山。

【佉陀羅山】

(梵Khadi^raka,藏Sen%-lden%-can)

關於此山之位置,《長阿含經》卷十八〈世記經閻浮提洲品〉及其異譯《起世經》卷十、《起世因本經》卷十等書載為七金山中最接近須彌山者。《俱舍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三十一則載為七金山之第三;《瑜伽師地論》卷二載為第五;梵文《大事》(Maha^-vastu Vol.Ⅱ. P.300)載為第四。

此外,《善見律毗婆沙》卷四載七金山之第三是迦羅毗拘山(Karavi^ka)。此恐為別名。而《有部毗奈耶藥事》卷十四所載佉達羅山(Khadiraka),其梵名雖與此山相同,但並非同一山。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一、《大方廣十輪經》卷一等謂有一山名佉羅帝耶,乃牟尼仙之住處。《地藏十輪經》卷一、《地藏菩薩儀軌》等亦謂此山為地藏菩薩之淨土。《慧琳音義》卷十八認為佉羅帝耶山即佉陀羅山,系七金山之一、十寶山之一,高四萬逾繕那,位近須彌,光味仙人居此習驢唇仙所傳之玄象列宿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