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樓

1、指創造一種古文字的人名。別名“驢唇仙人”,又譯名“佉盧”、“佉盧虱吒”。仙人名,譯曰驢唇。月藏經七曰:“怯盧虱吒,驢神仙人,隋言驢唇,身體端正,唯唇似驢,是故為驢唇仙人。” 佉樓,與中國神話故事中創造文字的倉頡齊名。2、古代印度的一種文字。橫書左行。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四、五世紀盛行於 印度半島 西北部,後因受梵書排擠逐漸絕跡。我國古代在新疆的于闐、鄯善一帶也曾使用。佛教傳說為佉樓所創。 陳世宜 《寒夜與楚傖秋心共飲》詩:“ 佉盧 文字蟹行書, 香山 詩集 雞林 讀。”

基本信息

詞義

1、指創造一種古文字的人名。別名“驢唇仙人”,又譯名“佉盧”、“佉盧虱吒”。仙人名,譯曰驢唇。月藏經七曰:“怯盧虱吒,驢神仙人,隋言驢唇,身體端正,唯唇似驢,是故為驢唇仙人。” 佉樓,與中國神話故事中創造文字的倉頡齊名。
佉樓文字
2、古代印度的一種文字。橫書左行。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四、五世紀盛行於 印度半島 西北部,後因受梵書排擠逐漸絕跡。我國古代在新疆的于闐、鄯善一帶也曾使用。佛教傳說為佉樓所創。陳世宜《寒夜與楚傖秋心共飲》詩:“ 佉盧文字蟹行書, 香山詩集雞林讀。”

套用舉例

饒宗頤寫了一首悼念季羨林的輓詩:
遙睇燕雲十六州,商量舊學幾經秋。
榜加糖法成專史,彌勒奇書釋佉樓
史詩全譯駭魯迅,釋老淵源正魏收。
南北齊名真忝竊,乍聞乘化重悲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