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3:金融簡史

《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3:金融簡史》,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描述的是在金融界,他的“有效市場理論”締造了現代投資管理的一個里程碑,他把象牙塔里那些艱深晦澀的金融模型發展提煉為可操作的投資策略,進而改變了華爾街的投資行為模式。

基本信息

推薦

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3:金融簡史

在金融界,他的“有效市場理論”締造了現代投資管理的一個里程碑,他把象牙塔里那些艱深晦澀的金融模型發展提煉為可操作的投資策略,進而改變了華爾街的投資行為模式。

在金融界,他是由政治學轉讀經濟學的哈佛高材生,美國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是他的同班同學,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啟蒙老師。

……

本書是一部最經典的金融三部曲,藉以緬懷遠在天堂的伯恩斯坦先生,並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金融歷史的巡航中,跟隨他領略那些至今依然熠熠生輝的真知灼見……

內容簡介

著名金融史學家彼得·伯恩斯坦巧妙地將知識史與經濟學融入到金融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中,他的金融三部曲將指引我們在不停變換的經濟圖景與金融世界中巡航與求索。

繁榮的代價》從取和用兩方面對政府開支與私人消費兩者間的平衡關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華爾街上的經濟學家》為您打開金融學的通俗讀本,從美元的未來到家庭財務的困境,從投資組合管理到資產配置的最佳化規則;《金融簡史》將您重新帶回金融體系的基本面,透析貨幣政策,展望經濟前景。

目錄

總序 走近本質

推薦序 回歸金融基本面

新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一部分 金融世界的度量衡

第1章 如果沒有了錢

第2章 錢讓這個世界運轉起來

第3章 存點兒錢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部分 創造貨幣的魔術師

第4章 手中的錢與銀行里的錢

第5章 銀行在千什麼

第6章 銀行信貸與貨幣創造

第三部分 貨幣控制之手

第7章 美聯儲的誕生

第8章 公開市場操作與貼現率

媒體評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我們從幼稚而雜亂無章的選股階段,發展到在統觀整個資本市場運作的基礎上構建組合,彼得·伯恩斯坦的貢獻在於,作為橋樑和溝通者,向投資者普及了學院式的金融理論。

——威廉·夏普

伯恩斯坦雖然已經逝去,但他的名字將與他的經濟學說一道長存。他的書會讓更多中國人知道:20世紀的美國除了凱恩斯外,還有一個叫伯恩斯坦的經濟學大師也值得稱道。

——《證券日報》

集著名金融史學家和投資家於一身的伯恩斯坦更像是一位老師,他將當今華爾街最為主流和通行的投資理念轉化為通俗的語言傳達給人們,致力於給投資者提供面對未來投資風險的裝備,教會人們如何與“天”為敵。

——《中國證券報》

伯恩斯坦在書中所描述的那些歲月雖然已經遠離了我們,但有關美國的經濟體系如何建立、錢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如何控制投資風險的話題,卻離每個投資者都很近。

——《投資者報》

部分章節

第一部分 金融世界的度量衡

第1章 如果沒有了錢

邁達斯國王摸過的一切東西都變成了黃金,直到最後他也變成了一個不名一文的窮人,因為他根本就沒有任何有用的財產。這篇故事的寓意是:金錢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實際上,僅僅當用金錢和黃金能買到東西時,它們才能帶來財富和力量。

另一方面,歷史告訴我們金錢可以是至關重要的。購買力過剩很少會引發革命;但是,當人們饑寒交迫,並且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商品時,就會導致工廠停產,而且這種情況下反而會觸發暴亂。潛在“繁榮”當中的貧窮現象,看起來總是讓人感到震驚和荒謬。

這些對比就是本書題材的核心內容,也是本書所關心的內容。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我們想保證自己手頭上有足夠的錢,讓我們可以購買生產出來的任何東西,但絕不要有太多的錢,以致供不應求。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在於,難以將花掉的貨幣的數量與生產的貨物的數量保持一致。

雖然貨幣帶來了一些問題,但人類還是發明了它,而且仍在堅持使用它;因為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做買賣有幾乎不可克服的困難,而貨幣幫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正因為如此,即使最原始的社會也逐漸使用某種形式的貨幣,不管是羽毛、貝殼串珠,還是埋在海底的巨石。隨著社會日趨複雜化,人們所從事的工作也越來越專業化;貨幣便於人類進行商品交換,所以它變得更加的必要。

隨著市場和生產方法日趨複雜,我們發現貨幣的特徵也在改變。它變得越來越抽象,直到變成現在極其複雜的樣子——主要是銀行分類賬上的一些數字,用來維護我們的支票賬戶。儘管我們仍然使用一些紙幣(實際價值並不超過印鈔所用紙張的價值)和硬幣,但我們所花的大部分錢都是通過填寫支票從買方轉到賣方的;銀行則受命在自己賬簿的一個賬戶記入借方,在另一個賬戶記人貸方。因此,我們的大部分錢並沒有真實的價值以及“摸得著的存在”:我們既看不到它、感覺不到它,也聞不到它。這就是為什麼貨幣的數量如此難以調控的原因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