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勒

(2)。 甲。 積是相等的。

中文名:克伯勒

英文名:Johannes.Kepler

(1)。克伯勒的簡歷

克伯勒(1571-1631)是德國的一位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星占學家。他於1571年在德國烏庭堡(Wurttenbery)出生。父親是一位士兵。1574-1576年和祖父母一起生活。1576年隨父母移居黎安伯克(Leonberg),併入讀拉丁學校。1589年入讀大學。1594年任格拉茨高中數學教授。他是地區的數學家和日曆製造者,他在此地一直停留到1600年。由於他建造了一座說明哥白尼以太陽為中心的行星模型,把各行星之間的相對位置描繪得很準確。顯示他很有數學天才。受到第谷。布雷赫的欣賞。故請克伯勒去布拉格當他的助手,並整理他觀察和收集天文行星所得的數據,以及用這些數據計算行星的軌道。1600年,克伯勒移居布拉格。克伯勒於1630年在德國Regensburgq去世。

(2)。克伯勒的主要科學重大成就

甲。天文學方面的重大科學成就:

1.發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克伯勒到布拉格後,經他仔細分析了布雷赫所收集到的火星的數據後,他能找出火星的運動軌道是一個橢園,故於1605年克伯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第一定律: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而太陽則位於橢園軌道的二個焦點之一。1602年克伯勒計算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和太陽的連線(稱為半徑向量)所掃過的面 積時,發現行星運動的第二定律:在相同的時間內,行星的半徑向量所掃過的面 積是相等的。1618年克伯勒發現了行星繞太陽運動的第三定律:二個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的周期時間平方之比等於二個軌道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的立方之比。

克伯勒發現的這三個行星運動定律在天文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現在這些定律還適用。它們還是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基礎。為此,克伯勒成為天體力學的奠基人。

2. 1621年克伯勒發表了7部天文學摘要。系統地討論了以“太陽為中心”宇宙學說的天文。後來還發表了計算行星位置的永久表(過去或未來的數據都適用)。他用這個表預言太陽系中金星和水星的行程。並做了許多證明以“太陽為中心”的行星系統的正確計算。

3.克伯勒利用地球軌道運動所引起恆星的視差去測定宇宙間星星之間的距離。目前稱為天體測定學。

乙。其它方面的偉大成就:

克伯勒除了天文方面的偉大貢獻外,在數學和光學方面還做出了許多偉大貢獻。

1619年克伯勒發現了二個新的有規則的多面體。1624年他說明對數工作的原理。推導出求園球體積的方法,對微積分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克伯勒在他的光學著作中發表了許多他光學方面的發現,被譽為現代光學的奠基人。

克伯勒第一個研究針孔成像。解析成像的過程。設計近視和遠視的眼鏡。解析用二隻眼睛看東西的定位作用。望遠鏡的工作原理,透鏡成像的真像,虛像,直立,倒立和放大像等。他還第一次發現和描述了光的全反射性質。

克伯勒解析月亮的吸引是地球海水潮漲和潮退的成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