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灸

伏灸,是“三伏天灸”的簡稱,即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具體做法是,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的穴位部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效果的。天灸包括範圍較廣泛,包括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在特定時間下進行的天灸法,三伏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後可以再進行加強灸,其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

伏灸

冬病夏治療效好
三伏天療法是天灸療法中的一種,因其選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治療,所以稱為三伏天灸,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療法,屬於“冬病夏治”的一種療法。“冬病夏治”是中醫的傳統治療方法,是反向思維的運用,即在夏天治療冬天易患、易發作的疾病。根據中醫理論,夏季萬物生長繁茂,陽氣盛,陽氣在表,夏季養生宜以養陽為主,此時毛孔開泄,運用針刺(俗稱“打伏針”)或艾灸(俗稱“施伏灸”)、敷貼,可使腠理宣通,驅使體內風、寒、濕邪外出,是內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極好機會,它是採用在穴位上敷貼藥物來治療某些慢性疾病的方法,即在三伏里每伏的頭一天,將配好的中藥碾成粉末後,製成藥膏,分別貼在人體不同的穴位上,過4-6小時後自行取下,以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方法就是這么簡單實用。

治療慢性病效果

據了解,三伏天指的是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此時為和煦陽氣,是祛散寒氣的最佳時機。一些慢性病如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經常性感冒、慢性頸、肩、腰、腿痛、慢性胃炎、結腸炎等,如能在此時進行天灸治療,對於預防這些病在冬季的復發有很大的幫助。
那么,為什麼三伏天灸能夠治病呢?它主要是通過以下四個方面起作用:一是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藥物刺激通過神經反射,激發機體的調節作用,使機體某些抗體形成,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對一些過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二是經絡的調節作用,溫熱性能的藥物對局部的刺激,有類似灸法的效應,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袪濕散寒的效果,而且通過經脈的調整,達到補虛瀉實,促進陰陽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三是藥物本身的作用,藥物通過皮膚滲透至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同時通過藥物對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發全身經氣,通過微小血管的吸收輸送,發揮最大的藥理效應;四是利用“三伏天”這全年最熱的時段,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刺激人體穴位,並通過藥物的作用,起一個良性的,有利於機體增強抵抗力的,扶正袪邪的作用。另外,在冬季還有三九天灸,同樣是利用全年最冷的時段,灸治疾病

名詞解釋

三伏天灸,即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具體做法是,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的穴位部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效果的。天灸包括範圍較廣泛,包括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在特定時間下進行的天灸法,三伏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後可以再進行加強灸,其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