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史

伊斯蘭教史

《伊斯蘭教史》是中國綜述伊斯蘭教曆史的學術著作,金宜久主編。全書1卷,分4編14章。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簡介

中國綜述伊斯蘭教歷史的學術著作。金宜久主編。全書1卷,分4編14章。第1編“伊斯蘭教的興起”,共2章,敘述了伊斯蘭教初期至四大哈里發時期的歷史,第2編“伊斯蘭教的全面發展”,共5章,述及早期伊斯蘭教的概況、伊斯蘭教體制的形成、伊斯蘭教各分支學科的產生和發展,教派、學派、蘇菲神秘主義的興起及彼此間的爭論和互動影響、哈里發制度的形成和解體等,第3編“伊斯蘭教在各地的傳播”,共5章,論及伊斯蘭教在北非和西班牙、中亞、南亞、東南亞、東非、西非和中國的傳播、發展及其特色,第4編“近現代伊斯蘭教”,共2章,概述了18世紀以來伊斯蘭教的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政教關係、發展趨向等。該書是受國家教育委員會委託為我國高等院校學生編寫的教材,具有史料豐富、條理清晰、通俗易懂的特色。書末附有6個表格和主題詞目索引,便於查閱、檢查、參考。該書為中國學術界首部伊斯蘭教通史著作,對了解、研究伊斯蘭教的歷史,有一定參考價值。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伊斯蘭教世界通史,以時間為經,以地區和國別為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伊斯蘭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全書所記時限始於伊斯蘭教興起前的阿拉伯社會狀況,止於當今伊斯蘭教在各國的情況和特點。所記內容按教派分化展開,廣泛涉及伊斯蘭教的經籍、教法、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伊斯蘭教的節日、禮俗、聖地、遺蹟、建築、文學、藝術等等。在對伊斯蘭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時,書中還對伊斯蘭教與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關係,作了深刻的分析,對一些重要史事和學術問題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目錄

伊斯蘭教史伊斯蘭教史
第一編伊斯蘭教的興起
引言
第一章伊斯蘭教興起前的阿拉伯社會
第一節阿拉伯半島的自然狀況
第二節古代的阿拉伯國家及其國際關係
第三節阿拉伯人的社會生活
第四節阿拉伯人的宗教與文化
第二章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的興起(610-661)
第一節穆罕默德在麥加的創教活動
第二節麥地那的穆斯林社團
第三節《古蘭經》與伊斯蘭教的基本制度
第四節正統哈里發時期
第二編伊斯蘭教的全面發展
引言
第三章早期伊斯蘭教的發展(661-750)
第一節倭馬亞人與伊斯蘭教
第二節政治一宗教鬥爭的激化
第三節早期伊斯蘭文化與智力生活
第四節合法主義運動與政治一宗教起義
第四章伊斯蘭宗教體制的形成(750—945)
第二節教法學、聖訓學和古蘭學的發展
第三節教義學的發展
第四節十葉派的形成
第五節蘇非派的發展與遜尼派的形成
第六節伊斯蘭文化的發展
第五章遜尼派與十葉派伊斯蘭教的深入發展(945—1157)
第一節哈里發制度與蘇丹制度並存
第二節布維希人和法蒂瑪人統治下的十葉派
第三節塞爾柱人統治下的遜尼派
第四節蘇非派神秘主義與正統信仰的結合
第六章蘇非教團的形成與哈里發制度的覆滅(1157—1258)
第一節伊斯蘭世界面臨嚴峻的挑戰
第二節伊斯蘭教民間信仰的發展
第三節神秘主義的系統化
第四節阿巴斯哈里發制度的覆滅
第七章傳統哈里發制度解體後的伊斯蘭教(1258—1800)
第一節埃及馬木留克統治下的伊斯蘭教
第二節奧斯曼突厥人統治下的伊斯蘭教
第三節伊斯蘭傳統的繼續
第四節伊斯蘭教復興的前驅
第三編伊斯蘭教在各地的傳播
引言
第八章伊斯蘭教在北非和西班牙
第一節穆斯林對北非和西班牙的征服
第二節伊斯蘭教在西班牙
第三節柏柏爾人統治下的伊斯蘭教
第九章伊斯蘭教在波斯和中亞
第一節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傳播
第二節蒙古人統治時期的伊斯蘭教
第三節十葉派伊斯蘭教在波斯的發展
第四節16—19世紀中葉的中亞
第十章伊斯蘭教在印度次大陸與東南亞
第一節外族對印度次大陸的入侵
第二節伊斯蘭教在印度次大陸的發展
第三節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傳播
第十一章伊斯蘭教在西非與東非
第一節伊斯蘭教在西非的傳播
第二節伊斯蘭教在東北非的傳播
第三節伊斯蘭教在東非的傳播
第十二章伊斯蘭教在中國
第一節唐宋時期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蒙元時期伊斯蘭教的發展
第三節明清時期伊斯蘭教的盛衰
第四節民國時期的伊斯蘭教
第四編近現代伊斯蘭教
引言
第十三章近現代伊斯蘭教的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
第一節瓦哈比運動的發展與奧斯曼帝國的改革
第二節埃及的伊斯蘭現代主義
第三節北非的宗教改革與宗教社會運動
第四節波斯(伊朗)的政教關係與宗教社會運動
第五節印度伊斯蘭教的社會思潮與社會運動
第六節殖民統治下的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
第十四章戰後伊斯蘭教(1945—)
第一節西亞
第二節北非
第三節伊朗與中亞
第四節南亞與東南亞
附錄
後記
新版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