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市四中

伊寧市四中

新疆伊寧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53年9月,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喀什街75號,有著60餘年的建校史,占地面積80餘畝,校園裡亭台樓閣,松柏疊翠,林蔭夾道,曲徑通幽,奼紫扶疏,鳥語花香,書聲朗朗,環境優雅別致。這方水土養育的每個四中人,對四中都充滿著深厚的感情。從歷任校長到普通教師,無不時時閃現著奮鬥不息的時代精神,處處呈現出團結向上的風貌。早在1976年四中就被命名為自治區重點中學, 2010年2月完成與伊寧市五中高中部調整工作,目前伊寧四中是伊寧市唯一一所花園式高級中學,隸屬於伊寧市教育局。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伊寧市第四中學校旗 伊寧市第四中學校旗

伊寧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53年9月,位於伊寧市喀什街75號,有著60年建校史,占地面積80餘畝,校園裡亭台樓閣,松柏疊翠,林蔭夾道,曲徑通幽,奼紫扶疏,鳥語花香,書聲朗朗,環境優雅別致。這方水土養育的每個四中人,對四中都充滿著深厚的感情。從歷任校長到普通教師,無不時時閃現著奮鬥不息的時代精神,處處呈現出團結向上的風貌。早在1976年四中就被命名為自治區重點中學, 2010年2月完成與伊寧市五中高中部調整工作,目前伊寧四中是伊寧市唯一一所花園式高級中學,隸屬於伊寧市教育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全力扶持,政策傾斜優惠,目前學校硬體設施完備,且仍在不斷向更高層面提升。新建的逸夫教學樓寬敞明亮,每間教室里均配備了光學觸摸式一體機,班級文化建設讓每一間教室都洋溢著濃郁而靜雅的書香氛圍。2011年投入使用的學生公寓樓設計合理、配套設施齊全,在科學化、人性化的專門人員管理下乾淨整潔、安全舒適。2012年投入使用的三千平米學生餐廳,按樓層分年級就餐,有專業管理人員和後勤服務人員,可以同時容納近2500餘名師生同時就餐,有專門的飲食搭配和規範化的衛生、營養規則要求,宿舍文化建設和食堂文化建設也豐富多彩各具特色。2013年竣工投入使用的5600 平米的綜合教學樓,是集多功能教學、現代化實驗、信息設施於一體的綜合大樓。400米標準塑膠跑道和人工優質足球場、籃球場,讓校園裡一年四季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環校路百米葡萄長廊、百米蘋果長廊等,這些都為四中的師生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教學、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沐浴在教改春風裡的四中,設施日益完善,管理日趨精細,隊伍愈加精良,師資愈發雄厚,現擁有教職工190人,其中民語教師41人,教師年齡結構合理,平均教齡15年,是市屬高中學校中教師年齡構成最具活力的學校。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職稱24人,中教一級教師46人。截止2013年9月有在校班級47個、在校生2500餘人,住校生1796人占總數的76.8% ,實現了教育教學成績一年上一個台階。

時光荏苒,回首顧望,四中在領導班子的齊抓共管和全體教職工的不懈努力下,與時俱進,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協作,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豐富和發展學校特色內涵,切實加強規範管理,致力於構建和諧校園,深入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在艱難中求生存,在困境中謀發展,順利完成各項計畫目標,並取得了可喜成績,在過去短暫幾年裡,迅速躋身於伊寧市教改領跑軍前列。曾多次受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好評,2012年榮獲國家級和諧校園、市級優秀黨支部、優秀教研單位、優秀工會、先進民族團結單位等榮譽;還有若干青年教師獲得自治區、州、市組織青年教師大獎賽的前列名次;“4X10”課改模式已得到各界廣泛肯定,為學校贏得“新疆杜郎口”的美譽,為四中的發展添上了一筆濃墨重彩。

學校辦學方針

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紮實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最佳化辦學條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大力提高辦學質量,以“堅持德育首位,落實以人為本,始終以常規管理為核心,以電化教學為支點,努力將學校辦成大校、名校作為自己的辦學目標,致力於錘鍊校魂,凝聚校力,堅定不移地走依法治校、敬業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可持續內涵式發展之路,努力培養具有紮實的基礎性學力、深厚的發展性學力、良好的創造性學力的學生,為高等院校輸送高素質的高中畢業生。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為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多次集中學習,由校長王宏新傳達市委、政府關於民漢合校的舉措及意義。我校利用每周一下午第八節課班主任例會的時機開辦班主任培訓班和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學習有關檔案,座談民漢合校後班主任在加強和改進民漢學生思想

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班主任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學校建立了導護制度。學校每周設一名領導帶隊,三名值周教師配合共同完成導護工作。校總導護由行政辦安排,導護制度的建立,強化了民漢教師的主人翁意識,使學校衛生、紀律、兩操、安全有了顯著改觀,有力地促進了校風、學風建設。

我校以5月份為民族團結月為契機,開展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高一高二學生總計1400餘人參加此次藝術節活動。5月8日 ,我校在伊犁賓館拉開了校園文化藝術節的序幕。26個民漢班級表演了精彩的文藝演出。藝術節還舉行了手抄報比賽,攝影繪畫比賽,使民漢學生在廣泛的接觸中得到交流。在平時德育活動中,我校多個班級都結對子,成為友好班級。在主題班會中,互相邀請結對子班級參與其中,擴大了交流,加深了了解。主題班會課對良好校風、學風和班風的形成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校以年級組為單位,共舉辦了5場關於民族團結的大型講座,此次講座邀請了教育局副書記顏文、師範學院副教授宗永平、學校黨支部書記古麗巴哈爾、學校黨支部副書記馬雪雲等校內外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產生了較大影響取得了好的效果。今天的伊寧市第四中學有一支敬業奉獻、學養深厚的教師群體,他們是園丁、教書育人、辛勤耕耘,他們是紅燭燃燒自己,照亮了學生,正是他們用雙手托起了昨天和今天的太陽。“三尺講台,終歲莫問枯榮事;兩袖清風,回首隻聞桃李香。”伊寧市第四中學的教師以高度的敬業精神,滿腔的教育熱忱,譜寫著教育事業的華美篇章。新一屆校級領導班子是學校二次創業的帶頭人,他們肩負重任,開拓創新,帶領全校師生改革、發展,緊緊圍繞創新這個主題,深化改革,最佳化隊伍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學校領導經常和教師在一起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教師文明公約。關愛學生,樹師表形象,年輕的班主任和學生課後談心,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為了加快青年教師的培養,學校出台並完善了導師制,評選先進教師推進名師工程,充分發揮專家名師的指導作用,聘請各地教師指導青年教學骨幹。

民漢合校

教室及實驗室 教室及實驗室

民漢合校後,民漢師生間的交流明顯增多,為少數民族師生學習漢語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對於少數民族教師和學生學好漢語、用好漢語發揮了更為積極的作用。經我校校領導共同研究,決定在伊寧市民漢合校中率先實行民語教師集體學習漢語。由校長助理賽麗曼負責,安排了學習場地,並且指派民語教師進行統一授課。此項工作受到了廣大民語教師的好評。 “接天連夜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通過近年來的努力,伊寧市第四中學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1人,其中本科學歷121人,高級教師19人,市級教學能手、教學新秀10多人。全體教師以飽滿的熱情,以對學生極端負責任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他們認真鑽研業務,積極發表論文,廣泛地開展交流與合作,更新知識,刷新理念,通過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以切磋教學,精心施教把學生引入科學的神聖殿堂,努力做到教材用活、教法靈活、課堂激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點和風格,表現出了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崇高的敬業精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在教學工作中,我校要求民漢同步。所有要求都要統一。民漢教師在一起召開教研組會,共同研討教學計畫。統一教研活動內容,制定各項常規檢查制度,要求備課制度,上課制度,聽課制度,作業布置與批改制度全部統一併堅決落實到位。通過民漢老師結對子,相互聽課,相互交流,極大地促進了我校民語教學的成績。學校按照上級部門的整體要求,統一征訂教輔材料,給民語教師征訂民語和漢語兩個版本的教材和教輔材料,便於民語教師參考。要求民語教師多使用漢語授課。在月考、期中考試中,要求民漢學生交叉排座位,集中統一閱卷。最後成績由教務處統一進行分析。在試卷分析會上,學校各領導分別深入到各個年級組中,組織民漢教師一起進行試卷分析,共同研究考試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做到了民漢教師在備課、授課、考試、分析中要求統一,標準一致,共同提高。我校在4月份實行為期一個月的教育教學質量調研活動。由校長何一龍帶隊,學校領導分別對高一至高三教師講課、備課情況進行調研。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極大地促進了民漢教師的講課規範性,聽課的積極性。高三民語班是我校民漢合校以來的第一屆畢業生,在四中上課時間短,學生教輔材料嚴重不足,學習成績不理想,針對這一情況,我校採取加印資料、成績分析、試卷分析、調整上課進度等多項措施,力爭在短時間內使民語班學生成績有較大提高。

科學興校

科研興校,科研強校是學校的強校之路,學校注重發展教育科研,強化了教科室的工作職能,激活了全員參與機制。將理論研究和課程實踐相結合,實驗研究和行動研究相結合,專題研考與教學示範相結合。以課堂示範為主,努力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育生產力。自2003年以來,學校承擔有國家級課題1項,並獲國家獎勵,自治區級課題1項,州級課題2項,教師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 伊寧市第四中學全面實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重視抓好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勞技課程的教學。廣泛開展廣播站、文學社等學生社團活動,著力抓好向第二課堂延伸拓展工作。學校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推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

校園活動 校園活動

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和田經運動會,是學生展示藝術才華和體育水平的最好時機。學校還加強了心理衛生教育,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關注潛能生的心理校正,使他們得到健康成長。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學校在高度重視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的同時,強化了過程管理。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已形成特色。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一年一個新台階。特色就是個性,特色就是品牌。伊寧市第四中學,不僅是學生們學習的理想場所,也是孩子們展示才華的舞台,這裡,是放飛夢想的驛站。

伊寧市第四中學現有住校生1400人,占在校學生的76.5%,學校制定並完善了一系列有關住校生管理方面的制度、條例、細則,採取了強有力措施,真正做到了全天候管理,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同時還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管理、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使學生寢室管理工作成為展示學校精神風貌的一個視窗,成為展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亮點。實行軍事化管理的學生公寓,統一管理、井然有序、紀律嚴明,宿舍內整潔、有秩序,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又督促學生養成了講衛生、講秩序、講紀律的好習慣。學校積極實施“充分利用學生在校每一天”的教育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興趣活動,為每位學生成長搭建平台。學校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一生髮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伊寧市第四中學校長何一龍在2010年4月28日市教育局安全維穩工作會議後,第二天早上立即召開全校教職工大會,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了認真細緻的研究部署,並於當天開展對教學樓、宿舍樓、學生飲食衛生以及值班備勤等全面性的“查隱患、堵漏洞”的安全管理工作大檢查。學校將以此“安全拉網式檢查”為基礎,繼續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做到“防火、防電、防震、防盜”與維護社會穩定相結合,提高安全教育實效性;繼續加強食品衛生監管,嚴防學生食品中毒;繼續定時進行校舍建築安全檢查,及時排查存在的隱患,將安全工作做實、做細,將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消滅於萌芽狀態,以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展望未來

伊寧市四中 伊寧市四中

伊寧市四中是培養現代人才的搖籃,是推行課程改革的視窗,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地。多年來,我校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一直執行獎學金制度,實行收費優惠政策,為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學校現有固定資產1500萬元,教育教學設備齊全。學校建有2棟行政樓和教學樓,新配備有3套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設備齊全,儀器先進。有音、體、美專業教室各1套,各班級還配有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學校有電子備課室1間、多媒體教室2間、計算機教室3處,配有250台電腦,已連通網際網路。有容納200人的階梯教室和500人的大禮堂,可以召開會議、舉辦講座、演出文藝節目。

校園建有300米硬化跑道和草坪足球場,建成4處水泥硬化籃球場和和桌球台。學校推行開放式教育,封閉式管理,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成立了文學社、籃球隊、足球隊及桌球隊、合唱隊等課外興趣小組,廣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寓教於樂。學校已經先後舉辦50屆田經運動會和5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學校重視住校生的管理, 現有3棟學生宿舍公寓樓,配備有專職管理人員12人,24小時有學校領導、老師、管理員值班,並推行公寓化管理模式,為學生提供一流的後勤服務。宿舍衛生條件好,乾淨整潔,安全溫馨,是理想的生活場所。學校食堂能容納900人同時就餐,配備了嶄新的就餐用桌,學生就餐實行班級包伙制,深受學生好評。學校食堂一日三餐飯菜可口,衛生條件達標,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良好,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隨著伊寧市南市區的全面改造成功,借著黨和政府對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團結務實伊寧市四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鑄就了今日的成績。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滿無窮活力和魅力的伊寧市第四中學,必將承載著近五十載的深厚文化與歷代四中人的宏偉夢想,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駛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