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兒錢

“份兒錢”即計程車承包金。份兒錢,學名叫承包金,是司機與公司簽訂的營運任務承包費。份兒錢:是指普通大眾在飲食康樂各行各業出主意出力獲得的一份兒報酬。北京計程車司機的“份兒錢”基本一致:單班計程車司機的“份兒錢”每月大約是5175元,雙班車每月約8280元。同時,出租汽車企業與駕駛員在履行契約的過程中,車輛價值保證金和營運收入保證金的收繳,不得突破規定的比例數額,月承包金的收繳應嚴格控制在行業公布水平線的±15%以內。

簡介

承包金

“份兒錢”即政府檔案中所稱的“承包金”,是計程車司機每月向計程車公司交納的承包費,多年來爭議不斷。北京計程車司機的“份兒錢”基本一致:單班計程車司機的“份兒錢”每月大約是5175元,雙班車每月約8280元。

廣義

份兒錢

份兒錢:是指普通大眾在飲食康樂各行各業出主意出力獲得的一份兒報酬。份兒錢指的是普通大眾在飲食康樂各行各業出主意出力獲得的一份兒報酬。

歷史

●上世紀80年代末

市場混亂承包費不一

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計程車行業,起初只是游離於市場和公司化經營的一種特殊產物。“車不多,司機不多,誰想坐車得公司指派。”從事計程車行業20多年的老司機劉先生回憶,那時候沒有所謂的“份兒錢”,司機是公司的職工,每月從公司領死工資,有活兒才出車。

上世紀80年代末,當人們看到馬路上越來越多的黃面的時,北京的計程車行業管理模式第一次改革基本完成。計程車不再等著指派工作,只要乘客有需要,招手就停。計程車公司與司機的關係由原來的公司對職工升級為服務方與承包人。計程車公司購買的車輛為司機提供服務,司機需要按月給計程車公司交承包費。當時各公司承包費並不統一,市場比較混亂。

●1996年

份兒錢有了明文規定

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北京市計程車數量已經達到6萬輛。最盛時,北京有近1500家計程車公司。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計程車公司做起了賣車的“生意”,將所購車輛賣給個人,個人每月只要交一定的管理費就可以運營。1996年,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局下發《關於加強企業營運任務承包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一紙規定徹底改變計程車司機的命運。

檔案稱,此舉為規範全市出租汽車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克服以“包”代管,以“賣”代管問題,促進出租汽車業的健康發展。出租汽車企業實行承包管理,應與其駕駛員簽訂營運任務承包契約,依法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同時,出租汽車企業與駕駛員在履行契約的過程中,車輛價值保證金和營運收入保證金的收繳,不得突破規定的比例數額,月承包金的收繳應嚴格控制在行業公布水平線的±15%以內。

在許多司機看來,該檔案“使計程車司機從主人翁淪落為被剝削者”。

1998年,北京市完成了計程車更新,代替“小面”的是紅色夏利,後來補充了富康,完成了北京計程車換代。同時,新的承包方式也確定,單班司機每月需要支付4300元到4500元給公司,這筆承包費用僅包含了養路費、稅費等。

●2005年

單班份兒錢首次明確

計程車數量的增加帶來了一些市場問題,政府開始鼓勵大公司兼併小公司達到管理的效果。2001年到2003年,北京的計程車公司減少到600家左右。2005年,北京計程車更新換代,單班承包費首次明確,每月5175元。這個金額一直延續至今。“這數字為什麼有零有整,其實是在夏利的4500元份兒錢上浮了15%得出來的。”劉先生說。

一位計程車公司經理表示,計程車公司的運行成本現在非常高。5175元費用里包含了經營公司的剛性支出(司機社保、車險、殘保金、折舊費等)。此外,除了國家發放的燃油補貼,企業每月還要返給司機500元油補,這些支出總計大約3000多元。“這還不算管理成本。”

但是,大部分計程車司機在抱怨收入減少行業困苦時,多會提及計程車公司通過高額份兒錢壓榨司機。政協委員王國鎮認為,阻礙出租行業改革的就是這塊人人覬覦的“份兒錢”利益。

隨著日前北京市政府出台的《關於加強出租汽車管理提高運營服務水平的意見》,出租司機的份兒錢將迎來第四次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