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歌謠選

早在唐宋時期,仡佬族人民就已開始用竹簧樂器,並有“踏歌”等藝術形式。 至今仍流行於仡佬族地區的口頭文學,主要有歌謠、故事傳說、寓言、諺語和民間小戲等,其內容大多是反映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民族歷史,流傳面廣,內容十分豐富。 歌謠中,有山歌、禮儀歌、哭嫁歌、孝歌、兒歌、酒歌和古歌等。

內容介紹

仡佬族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貴州的一個古老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仡佬族人民在生產和階級鬥爭的實踐中,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燦爛的文化藝術,可謂歷史悠久,光彩奪目。早在唐宋時期,仡佬族人民就已開始用竹簧樂器,並有“踏歌”等藝術形式。其優秀的文化藝術,大多以口頭文學形式,代代相傳下來。至今仍流行於仡佬族地區的口頭文學,主要有歌謠、故事傳說、寓言、諺語和民間小戲等,其內容大多是反映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民族歷史,流傳面廣,內容十分豐富。歌謠中,有山歌、禮儀歌、哭嫁歌、孝歌、兒歌、酒歌和古歌等。山歌用於生產勞動,走親訪友,談情說愛;禮儀歌主要用於紅白喜事、祭祀等場合;兒歌是向兒童講述故事,傳授知識;酒歌多用於喜慶宴會,迎親送友;哭嫁歌主要用於婚嫁;孝歌主要用喪葬;古歌主要用於節日和祭拜神靈,等等。這些歌謠,曲調不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