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步

仙步村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是全國文明的水果之鄉和重要的商埠。 一說起美麗的紅葉,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北方的楓樹,因為在南方楓樹是比較少見的。 在仙步村看到,與北方的楓樹相比,仙步村的楓樹十分高大挺拔,而葉片較小。


1、歷史文化深厚:
大明王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戚繼光平定倭寇,海患肅清,普天之下得以安寧,是年始置普寧縣。坐落於普寧縣舊城洪陽東5公里處,普寧縣文明發祥地之“洪陽河”東岸,花果飄香的“青楓嶺”西麓,有一座美麗古老的村莊,縣城通往潮州府衙的“官道”(古驛道)繞村而過,這就是革命老區紅色村莊——普寧市洪陽鎮仙步村。據傳,遠古的時候神仙對這片美麗的土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命駕到此一游,點化閩夷,並特意在村後小山的大石上留下了幾個寬深愈尺的足印——“仙步”因而得名。
南宋名將楊文廣平定南閩(十八洞)之後,魂歸大宋,吉壤仙步,至今留存的“將軍墓”及“將軍爺宮”,勝跡供後人瞻仰祭拜,香火極為旺盛,“古廟楓林”(霜葉紅於二月花),歷經千年而巍然屹立,其年代之久遠,樹身高大、遠勝北方楓林,實為南方一大奇觀。
2、自然景觀:
A、水果之鄉:
仙步村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是全國文明的水果之鄉和重要的商埠。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土地肥沃,具有發展水果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仙步村當地水果栽培歷史悠久,果農栽培經驗豐富,水果品種資源特別是優稀名貴品種繁多。仙步村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普寧“水果之鄉”的美譽,就是仙步村最好的寫照,花果木苗蒼綠翡翠,一年四季水果飄香,生柑、生欖、油甘、柿、楊梅、楊桃、荔枝、梨,均為鄉村特產,尤其是“酥核吊蒂”楊梅,為仙步的祖先獨創,以核脆味清肉甜著稱,是絕無僅有的特產,聞名海內外。
B、千年楓樹:
一說起美麗的紅葉,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北方的楓樹,因為在南方楓樹是比較少見的。但就在仙步村,卻有8棵楓樹,入冬後可以讓人欣賞到美麗的紅葉,感受古人所說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意境。
據村中的老人說,早在仙步村的先祖380多年前來到這片土地上的時候,這些楓樹也已經在這個地方了,可以說是先有樹後有人,這些楓樹原來有三、四十棵,可以算得上是楓林,解放前村民還看見有許多白鷺在樹上築巢棲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楓樹大都被人砍伐了,剩下的幾棵也快枯死了,樹上的白鷺也遷走了。令人覺得奇怪的是,原有楓樹的樹籽從不曾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長出新的楓樹來,因此,直到現在,也還是只有這8棵楓樹。近年來,隨著人們保護古樹意識的增強,村兩委專門投入資金對這8棵楓樹進行保護,通過砍掉樹下的竹子和樹上的寄生植物,以及噴灑農藥除蟲,使楓樹又重新煥發了生機,日益繁茂。
在仙步村看到,與北方的楓樹相比,仙步村的楓樹十分高大挺拔,而葉片較小。由於天氣日漸寒冷,葉片也越來越紅。仙步這些楓樹是臨近幾百里的其他地方都沒有的。這裡的楓樹由於高挺大棵出名。每年入冬之後,特別是冬節前後,楓葉開始轉紅。霜越大的時候,葉就越紅。(可以這樣說)現在不用去北方看楓樹紅葉,來仙步就可以看到(紅紅的)楓葉。
C、奇山異石:
潮汕地區的風水名勝匯聚於此,郭宅糧山之“麒麟吐火”、旗頭鄭之“蛇耳”聽“玉蛤”、“獅”“象”把水口、三關元帥之“伏地虎”、“天女散花”、“半天蝴蝶”、“金雞啼”、“牛屎地”“游水豬”,手持“洋尾扇”,更著造物主特意在仙步山巒主峰遺下“陽元巨擎”、“ 女人獻花”以配自然之陰陽,其傳奇故事仍為人們津津樂道。仙步村文物勝地眾多、天然奇觀、古蹟猶存、歷史悠久、趣聞更是妙趣橫生……
3、古蹟眾多:
仙步村周邊現存多處明清時期的古蹟,古時官道、三山國王廟、天后宮、媒人宮、將軍幕、鄭大進祖墓、郭之奇祖墓、培風塔。在一次整治村容村貌時,在村“官路”旁的大石上發現了清朝乾隆年間的“普寧縣縣域”界碑石刻,碑刻:“灰路東自揭界,西至惠界,計程八十里,乾隆四十三年歲次仲冬。普寧知縣錢章刻立”。這一發現證明了普寧縣置縣初年縣域疆界情況,同時可能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普寧縣縣域界碑。
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築、藝術上的遺址。包含的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歷史文化遺蹟,涵蓋政治、防禦、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歷史等紀錄之不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