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雪峰

仙岩雪峰茶產於福建省太姥山的西麓柘榮縣境內,是柘榮縣茶技站技術人員於1991年創製開發的國家級名優綠茶,屬半炒半烘的針形綠茶類,因條索挺直、毫芽肥壯、毫峰挺秀而得名。

簡介

仙岩雪峰,產於福建省太姥山的西麓柘榮縣境內,是柘榮縣茶技站技術人員於1991年創製開發的國家級名優綠茶,屬半炒半烘的針形綠茶類,因條索挺直、毫芽肥壯、毫峰挺秀而得名。

產地環境

柘榮縣現有茶園3萬畝,仙岩雪峰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東源、乍洋、富溪、城郊、國營茶場等鄉鎮的高山區域,茶園面積約有1萬畝,茶園海撥600—850米,年平均氣溫14—17℃,年降雨量為1600—24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34.5小時,大於等於10℃的活動積溫為5000—6500℃,年無霜期為238天,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生產基地區域山巒起伏,溪谷山峰縱橫交錯,森林茂密,且無任何污染源,生態環境十分優越,這裡雲霧繚繞,漫射光多,晝夜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典型高山茶區,有利於茶樹營養物質積累,所產出的茶葉具有香高味濃、耐沖泡,極適宜開發各種名優茶。

發展歷史

柘榮縣產茶歷史悠久,早在1936年抗戰前夕,全縣就擁有茶園近萬畝,產茶110多噸,主要生產紅茶,而後因戰爭茶園拋荒面積下降,到解放前面積僅為0.45萬畝。建國以後,政府十分重視茶葉生產,到1959年全縣茶園面積達到1.55萬畝,產量達到301噸,主要生產坦洋工夫紅茶,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茶園面積從1.55萬畝降為0.78萬畝,產量從301噸下降為85.5噸,從1963年起經過長期的發展,直至1978年才恢復到1959年的水平,到1982年全縣茶園面積發展到2.73萬畝,產量達到550噸,這時主要生產烘青綠茶。80年代後期,茶葉市場疲軟,茶葉生產效益低下,茶葉經營舉步維艱,進入90年代茶葉生產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茶葉生產從產量型向效益型轉變。為此,由我縣茶技站茶葉示範場牽頭,利用我縣高山茶區的資源優勢,投入資金和技術,進行柘榮名優茶開發。於1991年創製成功特種綠茶——仙岩雪峰,取得了明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92年參加閩東名優茶評比一舉榮獲“閩東名茶”稱號,1993、1995、1996、1999年參加福建省名優茶評選連續獲得“福建省名茶”稱號,1999年首次參加第三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榮獲一等獎。2000年仙岩雪峰茶成為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品種。與此同時,1997年完成了仙岩雪峰茶的產品質量標準Q35ZCSO-1-1997,完善產品包裝設計,“雙芽”牌商標註冊商品條碼申請等。創立了品牌,擴大仙岩雪峰茶的知名度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品質特點

仙岩雪峰茶採用了烘青綠茶和炒青綠茶相結合的新工藝,使該茶在外形與內質形成獨特的風格,按照仙岩雪峰茶2002年5月修訂的新產品質量標準Q/MZCS-2002的設定,共分超特級、特級、一級、二級等四個等級。超特級的品質為:外形條索挺直,毫芽肥壯、毫峰挺秀、色澤潤綠、湯色綠明亮、滋味鮮醇甜爽、葉底一芽一葉肥壯,其餘三個等級的品質特點各有千秋,但基本風格不變。

採制技術

仙岩雪峰茶工藝流程:鮮葉--涼青--殺青--揉捻--理條--提毫--足乾--勻堆包裝--成品。
1、鮮葉採摘:采自福鼎大毫等顯毫壯芽的良種茶樹,採摘時期3月25日-4月20日,鮮葉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要求不採病蟲葉、紫青葉、魚葉:不採露水葉,不採雨青葉,不採凍害葉,鮮葉採摘和貯運中不堆積,不擠壓。要求保持鮮葉的新鮮度。
2、涼青。鮮葉進廠驗收後,應按品種、等級、上午、下午青葉分別攤涼,不宜直接攤放在水泥地面上,應攤放在竹簾上,攤放厚度因鮮葉等級、晴、陰天、上午、下午葉而異,一般厚度3-4厘米,攤涼歷時4-8小時,具體看青葉而定。涼青適度:芽葉萎凋,色澤變暗,青氣減弱。
3、殺青。採用名優茶滾筒殺青機,利用高溫殺青來破壞酶的活性,殺青溫度180℃左右,要求投葉均勻、連續、並隨時觀察殺青葉情況,出口殺青葉利用鼓風機吹風散熱,攤放在不銹鐵絲網上,殺青適度:葉片柔軟萎卷、折梗不斷、青氣消失、清香顯露。
4、揉捻:採用小型揉捻機,當殺青葉葉溫降到室溫時進行揉捻,採用輕揉,保持芽葉完整,增進茶湯濃度,同時有利於做形,揉捻歷時3分鐘左右。
5、理條。採用6CMD-40/5D名茶多用機理條(不用加壓棒),溫度70-75℃,投葉量每槽0.25公斤,理條適度:茶葉條索挺直,茶葉乾度達到七成。
6、提毫。將理條後茶葉割去片末進行提毫,採用電炒鍋,鍋溫60-70℃,投葉量0.15-0.2公斤,辦法以理、炒為主,具體手勢:四指併攏與拇指呈直角,茶葉從鍋心納入手掌拉向鍋沿,並在手中翻動,炒至後期滾邊抖炒將茶葉迅速抖散。當茶葉炒至白毫顯露,有明顯觸手感,約9成千時即可起鍋攤涼。
7、足乾。將提毫攤涼後茶葉進行烘焙,採用文火焙乾,烘籠頂溫50-60℃,每籠投葉量1.5公斤,每隔3-4分鐘翻動一次,烘至手捏茶葉成粉末,折梗即斷,含水量5-6%時下籠攤涼。
8、勻堆包裝。加工後的茶葉嚴格按照Q/MZCS-2002標準拼配包裝出廠,以保證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