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半夏

仙半夏

仙半夏,中醫藥材,是半夏浸漬甘草等藥汁後的製成品,有清痰開郁、行氣理痹的功效,治痰證、中風、失語。仙半夏..近日諸醫皆用之。其法∶用大半夏一斤,鍛石一斤,滾水七八碗,入盆內攪涼,澄清去渣,將半夏入盆內手攪之,日曬夜露七日足,撈出控乾。虛人痰火忌 各種半夏曲∶綱目半夏修治條∶引韓飛霞醫通造半夏曲,雲能專治各病,又不載其製法,特 生薑曲∶薑汁浸造,治淺近諸痰。皂角曲∶煮皂角汁煉膏,和半夏末為曲,或加南星,稍加麝香,治風痰,開經絡。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藥材名

仙半夏 (《綱目拾遺》)

性味歸經

《飲片新參》:“苦辛,溫。”入肺、胃二經。

藥用部位

半夏浸漬甘草等藥汁後的製成品。

藥用介紹

功效分類

化痰止咳平喘藥

功效主治

祛痰開郁①,治痰證②、中風、失語。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用藥忌宜

《飲片新參》:“熱痰煩渴者忌用。”

藥方炮製

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內,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換水2次,濾去水,用明礬末25斤,加水再浸30天,放去礬水;再用石灰25斤,清水溶化,取澄清之石灰水,溶入皮硝6斤4 兩,倒入半夏缸中,浸3天,去石灰水,用清水漂3 天,撈出,日曬夜露3天,最後曬乾。再用甘草、薄荷各25 斤,陳皮、青皮、砂仁、五味子、枳殼、丁香各3斤2兩,枳實、肉桂、木香、豆蔻、川芎各1斤14兩,沉香10兩煎取濃汁,將半夏侵入,使之淹沒,經常翻動,待藥汁全部吸盡,取出日曬夜露3天,充分乾燥。

藥方選錄

仙半夏..近日諸醫皆用之。藥肆亦多製備。相傳製法系仙人所傳,故名仙半夏。能化痰如神,若不信 ,將半夏七八粒研入痰碗內,即化為清水。其法∶用大半夏一斤,鍛石一斤,滾水七八碗,入盆內攪涼,澄清去渣,將半夏入盆內手攪之,日曬夜露七日足,撈出控乾。用井華水洗淨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換水三次,撈起控乾。用白礬八兩,皮硝一斤,滾水七八碗,將礬硝共入盆內攪晾溫,將半夏入內浸七日,日曬夜露足。取出清水洗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換水三次,取出控乾。入後藥,甘草、南薄荷、各四兩,丁香五錢、白豆蔻三錢、沉香一錢、枳實、木香、川芎、肉桂各三錢,陳皮、枳殼、五味子、青皮、砂仁各五錢。上共十四味,切片,滾水十五碗晾溫,將半夏同藥入盆內,泡二七日足,日曬夜露。攪之,將藥取出,與半夏同白布包住,放在熱炕,用器皿扣住,三炷香時,藥與半夏分胎,半夏乾收用。有痰火者服之,一日大便出似魚膠,一宿盡除痰根,永不生也。綱目半夏條附方∶載法制半夏,其製法與此不同,今藥肆所售仙半夏,惟將半夏浸泡,盡去其汁味,然後以甘草浸曬,入口淡而微甘,全失本性,名曰仙半夏。並非照方製法,醫家亦視虛人有痰者用之。以為性平和而不傷於燥烈,是無異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清痰、開郁、行氣、理痹痰疾、中風不語、研七八粒,同井華水送下,以手摩運腹上,一炷 香時,即醒能語。

敏按∶龔雲林雲∶仙方制半夏,化痰成水,皆治壯人痰火有餘之症,服之有效。虛人痰火忌 各種半夏曲∶綱目半夏修治條∶引韓飛霞醫通造半夏曲,雲能專治各病,又不載其製法,特 生薑曲∶薑汁浸造,治淺近諸痰。

皂角曲∶煮皂角汁煉膏,和半夏末為曲,或加南星,稍加麝香,治風痰,開經絡。

麻油曲∶麻油浸半夏,浸五日,炒乾為末,曲和造成,油以潤燥,治虛咳內熱之痰。

開郁曲∶香附、蒼朮、撫芎等分,熬膏。和半夏末造成,治郁痰。

海粉曲∶海粉雄黃居半夏之半,煉蜜和造,治積痰沉痼。

霞天曲∶用黃牛肉煎汁煉膏,名霞天膏。將膏和半夏末為曲,治沉 痼痰。以上諸曲,並照造曲法,草庵七日,待生黃衣,懸掛風處,愈久愈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