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華

付新華

付新華,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理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開設有媒介昆蟲學課程。2012年“知識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之一。

主要工作

2000年開始從事中國螢火蟲生物學、生態學、行為學的研究。研究方向為螢火蟲分類,兩性閃光信息交流及進化,螢火蟲化學防衛及其他生物發光體。開創了中國的螢火蟲閃光通訊交流研究。

共發表論文22篇,其中中文一級學報5篇,核心期刊論文5篇,英文SCI刊源論文12篇。在中國大陸發現了4種水棲螢火蟲,其中兩種為中國獨有的新種。與國外同領域專家交流、合作密切,共邀請外國專家訪華合作研究16人次。

與國外專家開展的合作研究主要有:中國螢科昆蟲多樣性研究(中澳合作項目)、中國螢科昆蟲閃光交流系統的研究 (中日合作)、中國水棲螢火蟲的保護研究(中日合作)、中日螢火蟲系統發育比較研究(中日合作)、螢火蟲幼蟲防衛行為研究(中德合作)、螢火蟲光進化研究 (中國與比利時合作項目)、螢火蟲生殖禮物的適應性功能和進化(中美合作)、光和性信息素在螢火蟲求偶行為中的作用機制(中國與比利時合作項目)、植食性昆蟲對中加兩國植物資源的風險研究(中加合作)等。

2005年,博士畢業後留校,在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工作,講師,

2007年,晉升為副教授,2008年被聘為碩士生導師。

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20日,日本首都大學東京生命科學院動物系統發育學實驗室,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為害蟲防治、化學生態學、昆蟲行為學、分類學、保護生態學。側重於螢火蟲分類,兩性閃光信息交流及進化,螢火蟲化學防衛及螢火蟲生物防治園林有害生物(蝸牛及蛞蝓等)。同時也進行其他生物發光體的研究。

科研項目

1.2005年——2007年主持校科研啟動項目,“利用螢火蟲閃光行為進行螢科昆蟲分類的探索”。

2.2008年——2010年主持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新教師項目,,“螢火蟲求偶行為中光信號與性信息素的作用機制研究”,編號20070504083。

3.2008年主持湖北省引智項目“中國螢科昆蟲多樣性研究”。

4.2008年——2010年參與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甜菜夜蛾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編號200803007。

5.2008年——2010年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外部形態與閃光信號相結合的螢科昆蟲分類研究”,編號2008CDB065。

6.2010年——2012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光和性信息素在胸窗螢求偶行為中的作用機制研究”,編號30900147。

7.2012年——201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熠螢亞科分類及系統發育學研究”,編號31172137。

8.2012年——2013年主持華中農業大學自主科技創新基金(國際前沿研究領域培育),“蜘蛛操縱觸網螢火蟲為工具誘捕的行為學研究”,編號2011PY054。

9.2013年——201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螢光世界”,編號31220004。

獲得獎項

1. 論文"Structure, behavior and the life cycle of an aquatic firefly, Luciola substriata (Coleoptera: Lampyridae), in China."獲2006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2. 科研項目“入侵紅火蟻行為生態學與高效低毒誘殺劑的研究”獲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成果登記號:EK07007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