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保育箱

為了給初生仔豬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而專門設計的,帶有加熱和保溫功能的箱體。 紅外燈:電能轉換為紅外熱能,對於冬季畜禽起保溫作用。 保育箱結構大致分為四個部分,1.主箱體,主要起到容納和保溫的作用。

簡介

仔豬保育箱,英文是Piglets conservation Box。仔豬毛稀、皮薄、油脂少、缺乏自身調溫能力,尤其是新出生的仔豬,對氣溫變化特別敏感。冬季天氣寒冷,若沒有採取有效的升溫、保溫措施,仔豬明顯不適應,成活率極易下降,所以冬季養殖仔豬一定要採取必要的防寒保溫措施。適宜的溫度是保證仔豬存活的關鍵因素:初生後24小時內要求環境溫度為35℃,2~4 日齡為34℃,7 日齡後為25~30℃,隨著日齡的增加所需溫度逐漸下降。為了給初生仔豬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而專門設計的,帶有加熱和保溫功能的箱體。為了仔豬防疫和消毒的需要,一般要求箱體耐腐蝕、防水;同時堅固耐用,能經受住仔豬的啃咬和推拱。

分類

箱體材料劃分:
保溫型:PVC夾芯保溫板、有機玻璃鋼夾芯保溫板、無機玻璃鋼、泡沫水泥等;
不保溫型:玻璃鋼、PVC,木板箱、磚石混凝土等。
按加熱方式劃分:
紅外燈:電能轉換為紅外熱能,對於冬季畜禽起保溫作用。優點是使箱內快速加溫,缺點是仔豬的背部熱而腹部涼,容易引起仔豬下痢和仔豬扎堆疊臥。由於燈泡高溫時,容易在濺水炸裂而損壞。
遠紅外取暖板:根據碳纖維材料通電後產生遠紅外線的原理,利用遠紅外碳纖維發熱板作為發熱材料;外殼採用有機玻璃鋼暖性材料,製做成防水、耐腐蝕的加熱板。通電即熱,升溫快;分布密度高,發熱發熱面積大、均勻、使用壽命長、堅固耐用。
按組合方式劃分,有單個和兩個連體保育箱。

工作原理

保育箱結構大致分為四個部分,1.主箱體,主要起到容納和保溫的作用。在箱體側板上開有出入口,供仔豬吃奶時出入;箱體內部側板上,可安裝遠紅外取暖板,給箱體供熱。2.頂板,開有燈孔(紅外燈加熱)和觀察孔;遠紅外取暖板亦可安裝在頂板上,給箱體供熱。3.底板,一般採用電熱板,讓仔豬腹部受熱,避免仔豬下痢。有恆溫功能的遠紅外加熱底板,可使底板恆溫在38°C。4.溫控器,根據仔豬初生日齡而設定相應適宜的溫度來調節箱內的溫度,保證仔豬在舒適的環境中生長,又起到節能的作用。

發展過程

仔豬最自然的取暖方式是與母豬依偎在一起,獲取熱量,但隨著工廠化、集約化養殖方式的發展,為防止母豬壓死壓傷仔豬,就必須母子分開飼養。從最初的養殖者簡單的木板箱、水泥箱,到易於清洗、消毒的塑膠箱、玻璃鋼箱直至採用夾芯保溫板的可控溫保育箱,使仔豬的生長生存環境逐步改善,尤其是電熱底板的使用,降低了仔豬下痢的發生,顯著提高仔豬存活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