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心臟病學臨床思路與病例實踐

介入心臟病學臨床思路與病例實踐

介入心臟病學臨床思路與病例實踐是2009年01月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該一部圖書,作者是陳韻岱。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介入心臟病學臨床思路與病例實踐》還廣泛涉獵與介入心臟病學相

介入心臟病學臨床思路與病例實踐 介入心臟病學臨床思路與病例實踐
關的重要分支學科,如解剖、生理、炎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生理、藥理等,將冗長的介人心臟病學國際治療指南的精髓融入具體的臨床病例中加以解釋和套用,方便廣大讀者科學地理解,是心內科臨床醫師不可多得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陳韻岱,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主任。2000年在義大利米蘭聖多納托心臟中心深造。是北京市冠心病重點學科主要專家之一,中國醫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中華中西醫結合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朝陽區事故鑑定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特邀審稿人,《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委。
從事臨床工作多年,對心內科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及獨到的見解,尤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療領域已成為國內知名的中青年心臟病專家。是長城心臟會議、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北京國際心血管病論壇、介入心臟病學論壇等大會主席團成員。2005、2006、2007年作為國際主席團成員參加美國、法國、韓國、新加坡心血管介入會議並在大會上發言。在中國醫學核心期刊雜誌發表論文105篇,SCI收錄7篇。曾參與國家九五、十五攻關課題及國際大型科研課題(GRACE),目前在研課題包括國家“十一·五”課題、北京市重大項目等共6項,獲科技進步獎2項。
楊庭樹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醫學系,曾於比利時魯汶大學醫學院研修2年,現任解放軍總醫院南樓心血管一科主任,全軍心血管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心血管病雜誌》通訊編委。是國內較早開展冠狀動脈和周圍血管疾病介入診斷和治療的研究者之一,開發設計了新型外周血管支架。較系統研究缺血性心臟病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異常激活與心室重構,探索出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綜合防治措施。
主要研究領域:①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急性冠脈綜合症發病原因和綜合干預的研究;②介入心臟病學研究,重點是冠心病和周圍血管疾病的介入診斷和治療研究;③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和綜合治療措施的研究。主編專著2部,參編6部。曾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各1項。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1章 血管生物學
第2章 血管解剖和生理
第3章 炎症和動脈損傷
第4章 抗血小板、抗栓和溶栓藥物
第5章 介入手術相關正性肌力藥物、抗心律失常藥物、鎮靜藥物和降脂藥物第6章 冠脈介入指引導管的選擇
第7章 定性和定量冠脈造影
第8章 造影劑
第二篇 複雜介人篇
第9章 慢性閉塞病變
第10章 開口和分叉病變
第11章 長病變和瀰漫性病變
第12章 再狹窄和介入治療的選擇
第13章 大隱靜脈橋血管的介入治療
第14章 擇期冠脈介入
第15章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介入治療
第16章 急診、挽救和易化血管成形術
第17章 介入治療術中和術後併發症的處理
第18章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患者的處理
第三篇 特殊技術篇
第19章 冠狀動脈支架
第20章 藥物塗層支架和預防再狹窄的局部藥物釋放裝置第21章 圍術期心肌梗死和遠端保護裝置
第22章 血管閉合裝置
第23章 冠脈介入生理
第24章 冠脈內超聲
第四篇 非冠脈介入篇
第25章 瓣膜成形和經皮瓣膜置入
第26章 卵圓孔未閉和房間隔缺損
第27章 肥厚性心肌病的室間隔化學消融
第五篇 指南篇
第28章 ACC/AHA對於慢性穩定性心臟病的治療指南第29章 AOC/AHA非ST抬高ACS的實踐指南
第30章 ACC/AHA對於PCI的治療指南
第31章 ACC/AHA對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治療指南第32章 介入心臟病學領域統計學基本概念
……

心臟病

臨床實踐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臟病有效的輔助方法。
發病原因:
1.可能由於母親在懷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藥物有關。
2.與遺傳有關。
如何自我發現心臟病?
從《黃帝內經》的掌紋醫學上看來,只要手掌方庭出現:冠橋線,這就代表著心臟功能不好當冠橋線和其他干擾線形成“十”字紋,表明心臟出現心律不齊的現象,如心跳過緩,或者心悸等。
當冠橋線和干擾線形成“豐”字紋,則表示患有冠心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