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列女傳節義

今列女傳節義

既成昏[3],用獻其夫而語其勤焉。 它日夫出,有自後呼之者,公子也[4]。 女之死,可謂達時矣[8]。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今列女傳節義
作品年底:清代
作者:王闓運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織笠女者[1],河南人也。其縣婦女采台草織笠以為事[2]。女自十二三歲時,每織,擇精好細潔之草別藏之,既多,復擇其尤,當嫁之歲,自製一笠。
既成昏[3],用獻其夫而語其勤焉。夫戴以出,市人見者無不夸也。久之,旁縣亦聞之。它日夫出,有自後呼之者,公子也[4]。問之曰:“物以難得而珍,貨以有用為貴。今子之笠,婦所織也,冠之不可以卻署,無食不可以為飲,子誠賣之,願論其價,可乎?”其夫心惜之而以客為躗言[5],姑應之曰:“吾笠不賣,客幸欲之,若得錢八萬,當以與客,不然,無相問也。”公子大喜,遽下錢八萬,取笠而去。於是其夫輦錢而歸,喜告其婦曰:“笠已賣矣,乃得八萬,若先靳之[6],十萬可致也。”女問其故,默然內悲而無言,其夫出,遂闔戶自經而死。
君子以織笠女為識微。夫古之婦也,義可求去。今也不然,一入其門,榮辱隨之,至於見賣逼淫而求死興獄者,有司日有聞也。女之死,可謂達時矣[8]。使龍、比知之[9],則其君無殺諫之名,屈平知之[10],則其先無左徒之寵。君子與其待敗而俱傷也,不若自潔以全其交。詩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1]!”此之謂也。

作品注釋

[1]笠:此指草帽。
[2]台草:即莎(suō)草,可用來編席或制帽。
[3]昏:同“婚”。
[4]公子:豪門貴族子弟。
[5]躗言(wèi):虛誇不足信的話。
[6]靳(jìn):吝惜。
[7]識微:從細小的事情上看出嚴重的後果或深大的意義來。
[8]達時:明白時世的局勢。
[9]龍:龍逢(péng),亦稱關龍逢,夏桀的臣,因諫夏桀而被殺。比:比干,商紂的叔父,因諫商紂而被剖心。
[10]屈平:即屈原,為楚懷王左徒,得到重用,後遭讒言流放湘江,投汨羅江而死。這裡是說比干、屈原等人真實不能識微達時,所以遭害。
[11]這二句詩出自《詩經懷風氓》。意思是不要再回憶以前的事,就算了吧。原意是一位被丈夫拋棄的女子表達心中的極度悔恨,這裡藉以說明烈女決絕的心情。

作者簡介

王闓運(1833—1916)湖南湘潭縣人。字壬秋,室名湘綺樓,人稱湘綺先生,生於道光十三年(1833)。少孤,為叔父教養。9歲能文。稍長,肄業長沙城南書院。熟讀經史,通《尚書》、《毛詩》、《春秋公羊傳》及《莊子》、《史記》、《漢書》等。性高曠,不事營利。鹹豐七年(1857),湖南補行壬子(鹹豐二年)乙卯(鹹豐五年)兩科鄉試,他中第五名舉人,獲學政張金鏞賞識,一時頗負時譽。曾周旋於湘軍將領間,受曾國藩厚待,但只為清客不受事。
王闓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