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塑化

人體塑化

人體塑化是將人體標本作塑化技術處理使之成為一具塑化人體標本。塑化技術處理是國際上最先進的生物標本保存技術。人體塑化作為一種全新的解剖學處理方法,至今已吸引全世界超過7000人自願捐獻遺體,以供教育和科研之用。

簡介

塑化人體標本塑化人體標本
人體塑化是將人體標本作塑化技術處理使之成為一具塑化人體標本。塑化技術處理是國際上最先進的生物標本保存技術。1977年,德國解剖學家貢特爾·馮·哈根斯最早研發出人體塑化技術,並將其推廣開來。人體塑化而成的人體標本乾燥、無味、不易變形,具備環保性,可以反覆使用.人體塑化作為一種全新的解剖學處理方法,至今已吸引全世界超過7000人自願捐獻遺體,以供教育和科研之用。

塑化技術

塑化技術:先把生物體解剖,然後脫去水分和脂肪,接著注入可聚合的矽膠,經過固化形成乾燥、無味的標本。塑化,是一種解剖學上的人體標本處理方法。具體過程是將人體體液抽出並灌以液態聚合物,待聚合物變硬,人體組織就會以自然形態固定完好。這種處理方法不使用甲醛等化學物質。每具人體標本的加工時間至少需要一年,造價在4萬至6萬美元。塑化人體標本製作對技術要求很高,而且造價昂貴,在中國只有四家單位掌握此項技術。

作用

人體標本作塑化技術處理後,能夠完美地再現人體生前結構,無毒無害無污染.通過標本展覽可以讓觀眾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識,進一步認識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從而更加關愛生命、珍惜健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