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視野中的劍川白族民居

內容介紹《人類學視野中的劍川白族民居》是第一本從人類學視野切八研究劍川白族民居的專著。 劍川白族民居深受茶馬古道沿線繁榮的商賈文化之影響,反映了劍川白族的經濟結構和發展脈絡,並極大地促進了白族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 同時,劍川白族建房習俗的本質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儀式,也是白族民居建築技術和知識傳承的重要環節;與建房相關的禁忌則傳遞出白族的精神觀念和情感思維。

內容介紹

《人類學視野中的劍川白族民居》是第一本從人類學視野切八研究劍川白族民居的專著。
劍川作為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交通樞紐,是保存白族傳統文化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巴蜀文化、中原漢文化、吐蕃文化、南亞和東南亞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匯融合,造就了劍川白族發達的物質文明和開放的人文精神。劍川是全國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份,其白族民居文化源遠流長,可以上溯至距今5000多年的中國最大水濱乾欄式建築群遺址——海門口文化遺址。劍川白族民居保存著從明代、清代至民國時期完整的時間序列,劍川古城金華鎮西門街明清古建築群被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劍川白族民居平面布局和空間構架豐富而多樣化,顯示了白族傳統建築技術的高度發展,在物質層面、空間層面和精神層面上具有顯著的特徵與鮮明的個性,大量的名人故居使劍川白族民居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劍川白族民居是白族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環境因素、文化傳統、風俗習慣與中原漢族建築優秀成果相結合的產物,從一個側面凸顯出白族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劍川白族民居深受茶馬古道沿線繁榮的商賈文化之影響,反映了劍川白族的經濟結構和發展脈絡,並極大地促進了白族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劍川白族民居的合院式布局和實用功能適應於一夫一妻制的傳統父系大家庭,反映了濃厚的父權家庭倫理意識和傳統宗族制度思想。同時,劍川白族建房習俗的本質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儀式,也是白族民居建築技術和知識傳承的重要環節;與建房相關的禁忌則傳遞出白族的精神觀念和情感思維。劍川白族民居是白族宗教觀念的載體,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本主崇拜、原始宗教、佛教、道教等多元信仰體系在民居中達到高度融合。劍川白族民居重視風水觀念,實踐儒家禮樂秩序和怡情思想,強調祈福與辟邪功能,是白族社會意識和哲學觀念的集中反映,揭示出白族傳統文化中深層次的精神核心與實質:詩意地棲居,適情地生存,以禮義來規範,用符號來表達,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劍川白族民居集各種建築裝飾手法之大成,其裝飾藝術語言作為形式豐富、含義獨特的符號,傳遞著明快大方、細膩精緻的白族美學精神。在長期的文化變遷中,劍川白族民居與氐羌文化、中原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與交往,並吸取了同一文化區域先進的少數民族文化,形成了兼容並蓄的風格,對周邊民族民居文化也產生了強大的輻射影響。通過與其他典型民居的比較研究,更能把握劍川白族民居在文化變遷中演變發展的特點。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應對劍川白族民居進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和適度開發,實現民居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這對於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人類學視野中的劍川白族民居》作者楊曉身上充分體現出勤勞、進取的民族性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