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社會:文化哲學·宗教·文學

出版社: 正文語種: 人是社會的主體。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平裝: 33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7452096, 7807452099
條形碼: 9787807452096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2.4 cm
商品重量: 259 g

內容簡介

《人文與社會:文化哲學·宗教·文學(卷2)》收錄了18篇關於文化哲學的研究,具體包括《略論新軸心時代的文化建設》《城市精神文化論》《略說〈左傳〉的敘事》《清代後宮制度論述》等,其宗旨就是研究人文歷史傳統,關注當下社會發展。
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無法脫離社會而生存,同樣,社會的發展也不能脫離人的生產實踐活動以及文化創造活動。“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一句話顯示兩千多年前古代中國人已經認識到:要使天下(即社會)得到教化,趨於完善,人文因素是不可或缺的。迄至今日,我們或許更可以說:人文發展無法脫離社會實踐,社會進步不能忽視人文因素。

目錄

略論新軸心時代的文化建設
城市精神文化論
吸納、平等化與社區重構——泗塘街道虎林苑調查
科技倫理:兩種文化的衝突與交匯
西方科幻電影主題分析
孔子在中國與世界歷史上的十種形象
兩宋道學概念及主題之考論
從《算經十書》看儒家文化對中國古代數學的影響
馬克斯·韋伯中國宗教論的中國式解讀論述
道教儀式在當代中國的存在狀況和社會功能
重慶大足聖府洞道教石刻再探
五斗米道“男女合氣之術”初探
略說《左傳》的敘事
百年詞學——兼論中國詞學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百年辯思——《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研究》前言
唐人行旅的路線與文化遺產學
閩都別記》與古代福建地區同性戀現象論略
清代後宮制度論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