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消費

交際消費指人們之間相互交往的消費行為,是一種為了取得交際效果產生的消費行為。許多國家、團體或個人,為了某種需要必然要進行一定的交際。

交際消費的內容

在交際過程中,雙方都為對方的消費提供條件,其主要內容是:

1.用於旅途交通方面的消費。這在外交或個人探親訪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著。

2.用於禮儀方面的消費。這大多表現在國家迎接外賓的設宴、贈禮品以及親友間互送禮物和宴請等方面。

3,用於看電影、戲劇等文化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費,等等,這種消費是一種特殊的行為,對消費雙方起著積極的連線作用。

交際消費中的“面子”

交際是人們重要的社會活動,是人們“編織”和“再生產”社會關係網路的主要途徑。而交際關係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消費關係,構成人們重要的交際消費,並遵循一定的消費規範,其中最主要的交際消費規範包括互動性義務和面子。

首先,交際消費是一種互動性義務。這種消費包括禮物交換、請客吃飯、品茶、飲酒、喝咖啡,也包括旅遊、度假、看電影。所有的交際消費都是互動性的“禮尚往來”,有來就有往,“來而不往非禮也”,“來往”本身就是一個互動性的義務,其中不僅贈禮、宴請是一種義務,而且受禮、回禮、受請、回請也是一種義務。否則,不受禮(請)或受而不回,將貶低對方的地位、面子和聲譽。可見,表面上看起來輕鬆自如、慷慨大方、自覺自愿和無私無欲的人際交往實則是一種契約性的和有道德利害關係的行為。交際消費的外表不過是一種誇張和社會欺騙,因為它客觀上是出於契約、出於經濟上自利的行為。

其次,交際消費又是“面子”消費。面子也就是人臉,也就是榮耀。在中國傳統社會,面子是人的命根子。命可不要,但面子不可不要。“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是中國人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中國人的面子是一種無可否定的潛在力量,重要而可怕。一旦丟了面子,簡直沒法活了。項羽打了敗仗,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劉邦做了皇帝,有了面子,浩浩蕩蕩地返回了故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