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過敏

交叉過敏

交叉過敏是指對具有相似化學結構的藥物產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過敏反應。磺胺類藥物含有一個化學基團——對氨基苯磺醯胺,以上藥物也含有對氨基苯磺醯胺基團,所以會發生藥物交叉過敏。頭孢類藥物在化學結構上有與青黴素類藥相似之處。異丙嗪、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等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有交叉過敏。另外還要注意,要避免發生藥物交叉過敏,除了要注意避免使用化學結構類似的藥物,還要避免使用含有同一血清蛋白質製劑的藥物。

基本內容

所謂藥物交叉過敏,是指患者已經對某一種藥物發生了過敏反應,以後使用的另一種藥物,雖然與首次發生過敏的藥物不同,但是在化學結構上首次發生過敏的藥物相似,同樣會發生藥物過敏反應。

如果患者已發生過某種磺胺藥過敏,那么其他的碘胺類藥也不能使用。此外,還要注意,一些藥雖然不屬磺胺類,但卻可能使對磺胺過敏的人出現交叉過敏,如二甲雙胍片、甲苯磺丁脲片、氯磺丙脲片等磺醯脲類口服降血糖藥。磺胺類藥物含有一個化學基團——對氨基苯磺醯胺,以上藥物也含有對氨基苯磺醯胺基團,所以會發生藥物交叉過敏。

又如,一位患者已發和過青黴素過敏,那么,就不要再用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頭孢類藥物在化學結構上有與青黴素類藥相似之處。所以,當使用頭孢拉定膠囊或針劑、頭孢曲松、先鋒哌酮等頭孢類抗生素時就可能會發生藥物交叉過敏。

常見的藥物交叉過敏有:

異丙嗪、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等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有交叉過敏。

紅黴素與麥迪黴素、交叉黴素、螺鏇黴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有交叉過敏。

四環素與美滿黴素、強力黴素等藥物有交叉過敏。

慶大黴素與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妥布黴素等氨基甙類抗生不比有交叉過敏。

另外還要注意,要避免發生藥物交叉過敏,除了要注意避免使用化學結構類似的藥物,還要避免使用含有同一血清蛋白質製劑的藥物。例如,對破傷風抗毒素針劑過敏的患者今後也不能使用狂犬病血清針劑,因為上述這兩種藥物中,都含有馬的血清蛋白質。患者對此類藥物所發生的過敏,多是對此類藥物中的動物馬血清蛋白質發生過敏。更多過敏相關知識詳見抗敏專家網。

原因

過敏反應又叫超敏反應,是由於藥物或生物製品進入人體後可能會成為抗原,機體受抗原物質刺激後,產生了抗體,當藥物再次進入機體時,發生抗原抗體結合反應,而造成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

能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很多,完全抗原除某些生物製品外,還有細菌、真菌、各種寄生蟲及病毒等。半抗原則多為藥物,如抗生素、磺胺類、碘、阿司匹林及其他低分子化合物,半抗原本身不具抗原性,但能與蛋白相結合,形成完全抗原而獲得抗原性。

表現

過敏反應實際上是一類病理性的免疫反應,它不可預測,發生率低,一般只在少數用藥人身上出現,發病後果形式多樣,輕重不一,它不是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或毒性作用,往往與用藥的多少無關。一般情況下過敏反應不發生於首次用藥,而於再次給藥後發病。過敏反應按其發作的時間可分成速髮型和遲髮型兩種類型,速髮型主要出現休克、呼吸困難、寒戰、發熱,皮膚紅斑、剝脫、蕁麻疹、異常瘀斑或出血、腫脹等等。遲髮型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一般要經過48~72小時或更長時間後才會出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