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物理奧賽

亞洲物理奧賽

亞洲物理奧賽是通過組織國際性中學生物理競賽[1963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電影],宣傳物理學科的重要性,推動亞洲各國在物理學教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亞洲各國青少年間的聯繫與理解,激勵有才華的青少年脫穎而出。APhO作為物理學領域重要的國家賽事,為亞洲各國和地區的青少年表現本民族的聰明才智提供了交流和競爭的舞台,因而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基本信息

宗旨

亞洲物理奧賽(AsianPhysicsOlympiads)的宗旨是:通過組織國際性中學生物理競賽,宣傳物理學科的重要性,推動亞洲各國在物理學教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亞洲各國青少年間的聯繫與理解,激勵有才華的青少年脫穎而出。APhO作為物理學領域重要的國家賽事,為亞洲各國和地區的青少年表現本民族的聰明才智提供了交流和競爭的舞台,因而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背景

APhO源於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PhO),每年舉行一次,是目前亞洲最為重要的物理比賽。在1999年IPhO期間,由印尼領隊Yohanes連同IPhO主席WGorzkowski教授,共同著手籌備,2000年4月第一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APhO)在印尼成功舉辦。至今已有12屆歷史。

往屆歷程

第一屆
2000年4月
印度尼西亞Karawaci
第二屆
2001年4月
中國台北
第三屆
2002年5月
新加坡
第四屆
2003年4月
泰國Salaya和曼谷
第五屆
2004年4月
越南河內
第六屆
2005年4月
印度尼西亞Pekanbaru
第七屆
2006年4月
哈薩克斯坦
第八屆
2007年4月
中國上海
第九屆
2008年4月
蒙古Ulaanbaatar
第十屆
2009年4月
泰國Bangkok
第十一屆
2010年5月
中國台灣Taipei
第十二屆
2011年5月
以色列Tel-Aviv

歷屆成績

第一屆
2000年,印度尼西亞
宋均亮湖北華師一附中金牌
張弛遼寧東北育才學校金牌
陳曉升江蘇梁豐中學金牌
王垡陝西寶雞中學金牌
董世英浙江魯迅中學銀牌
第二屆
2001年,中國台灣
未參賽
第三屆
2002年,新加坡
顧春暉上海華師二附中金牌
高俊湖北黃岡中學金牌
陳陽廣東華南師大附中金牌
張峰江蘇啟東中學金牌
劉文韜湖南長沙一中金牌
樊向軍江蘇啟東中學金牌
謝劍巍上海華師二附中金牌
第四屆
2003年,泰國
由於非典,未參賽
第五屆
2004年,越南
郎瑞田北京人大附中金牌
繆亞立江蘇蘇州中學金牌
史聖卿湖南長沙一中金牌
李真江蘇啟東中學金牌
劉莎湖南師大附中金牌
施燁明上海華師二附中金牌
高亢吉林東北師大附中銀牌
王憶昶四川成都七中表揚
第六屆
2005年,印度尼西亞
餘江雷湖北華中師大一附中金牌
辛宇江蘇蘇州中學金牌
方力廣東華南師大附中金牌
蔡子星湖北華中師大一附中銀牌
王秋實四川成都外國語學校金牌
李安天津南開中學金牌
第七屆
2006年,哈薩克斯坦
朱力江蘇啟東中學金牌
徐黎蕾遼寧大連育明高中金牌
王星澤湖北黃岡中學金牌
楊碩龍江蘇蘇州中學金牌
張浩煒河南鄭州一中金牌
秦領重慶一中金牌
熊鑫廣東深圳中學金牌
倪孝彤上海華師二附中金牌
第八屆
2007年,中國
陳述河北石家莊二中金牌
蔡拓程湖北華師一附中金牌
余超湖北武漢二中金牌
王一凡湖北黃岡中學金牌
朱涵宇上海復旦中學金牌
王書元廣東華南師大附中金牌
朱峰江蘇蘇州中學金牌
楊國松吉林東北師大附中金牌
楊運上海東師大二附中金牌
倪良富浙江溫州中學金牌
聶雨田上海復旦中學金牌
張雨辰北京清華附中銀牌
第九屆
2008年,蒙古
何驥江蘇南京師大附中金牌
譚隆志湖北華師一附中金牌
唐鵬重慶巴蜀中學金牌
廉驫山西實驗中學金牌
高鳴宇河北石家莊二中金牌
羅子威湖南師大附中金牌
周權湖南長沙一中金牌
顧穎飛江蘇海門中學金牌
第十屆
2009年,泰國
雷進湖北荊州中學金牌
史寒朵浙江鎮海中學金牌
管紫軒北京人大附中金牌
程正謙湖北華師一附中金牌
胡哲湖北華師一附中金牌
熊照熙廣東深圳中學金牌
林倩廣東華南師大附中金牌
張思卓北京人大附中金牌
第十一屆
2010年,中國台灣
未參賽
第十二屆
2011年,以色列
呂廷博遼寧鞍山一中金牌
周舒翔杭州學軍中學金牌
肖虓河北石家莊二中金牌
吳宇愷浙江紹興一中金牌
張帆山東省實驗中學金牌
王雨晨浙江杭州二中金牌
黃倫洋湖南師大附中金牌
馬力克四川成都七中金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