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簡稱亞殘會。主要由亞洲地區舉行,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殘疾人綜合性運動會,由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員國輪流主辦,每四年舉辦一屆,與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參與國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國家],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由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Asian Paralympic Committee)主辦。自2010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4年共舉辦了2屆,每四年一屆。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為正式的亞洲地區殘疾人運動會。第3屆亞殘會於2018年10月08日至2018年10月16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第4屆亞殘會將於2022年10月在中國杭州舉行。第5屆亞殘會將於2026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行。

基本信息

簡介

亞洲殘疾人運動亞洲殘疾人運動

2006年11月27日,遠東及南太平洋運動會聯合會在最後一屆會員大會決定,“遠南”運動會聯合會更名為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

因此,正在吉隆坡召開的第九屆“遠南”運動會也就成為了最後一屆,“遠南”運動會更名為亞洲殘疾人運動會。2008年11月28日亞洲殘奧委員會第一次會員大會也在吉隆坡召開,會議的議題之一是決定將遠南運動會更名為“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簡稱“亞殘會”。

中國的廣州市作為第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申辦城市,在會議上向亞洲殘奧委員會作了申辦陳述,在經過大會投票選舉後順利獲得舉辦權。這樣廣州就成為2010年亞運會和亞殘會同城舉辦的城市。已成功獲得2014年亞運會舉辦權的韓國仁川市決定申辦2014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韓國殘奧委員會表示,仁川2014年亞運會申辦委員會已向亞洲殘奧委員會遞交了申辦2014年第二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計畫書。如果仁川市獲得2014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舉辦權,仁川市將在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舉辦第十七屆亞運會後,於10月接著舉辦第二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歷史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AsianParaGames)的前身為遠東及南太平洋殘疾人運動會(FESPIC)

第一屆遠南運動會於1975年6月1-3日在日本大分舉行,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973名運動員參加了8個項目的比賽。

第二屆遠南運動會於1977年11月20-26日在澳大利亞巴拉瑪特舉行,共有來自16個國家的430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第三屆遠南運動會於1982年10月31日-11月7日在香港沙田舉行,共有來自23個國家的744名運動員參加了11個項目的比賽。

第四屆遠南運動會於1986年8月31-9月7日在印度尼西亞蘇臘卡爾塔舉行,共有來自19個國家的834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第五屆遠南運動會於1989年9月15-20日在日本神戶舉行,共有來自41個國家的1646名運動員參加了13個大項,515個小項的比賽。

第六屆遠南運動會於1994年9月4-10日在中國北京舉行,共有來自42個國家的2081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第七屆遠南運動會於1999年1月10-16日在泰國曼谷舉行,共有來自34個國家的2258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屆運動會試用了第13屆亞運會的場館。這屆運動會在遠南運動會歷史上第一次得到了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IPC)的認證,也第一次吸納了智障殘疾人運動員參加比賽。

第八屆遠南運動會於2002年10月26-11月1日在韓國釜山舉行,共有來自40個國家的2199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屆運動會共設17個大項,其中的16個大項都得得到了IPC的認證。這屆運動會的組織工作與釜山亞運會組委會緊密相連。

第九屆遠南運動會於2006年11月25日-12月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共有來自46個國家的2346名運動員以及1295名隨隊官員參加了運動會。這是遠南運動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運動會,運動員參加了共19個大項的比賽,產生了542枚金牌。此屆運動會之後,遠南運動會聯合會與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理事會合二為一,成立了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

規模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我國自1982年首次參加“遠南運動會”、1984年參加紐約殘奧會以來規模最大的殘疾人體育代表團,也是廣州亞殘運會規模最大的代表團。

2010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廣州亞殘運會的參賽目標,一是弘揚殘奧精神,促進亞洲和諧;二是實現參賽成績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三是鍛鍊新人,著眼於2012年倫敦殘奧會;四是以參加廣州亞殘運會為契機,進一步促進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2010年代表團中運動員448人,分別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充分體現了我國殘疾人體育發展的廣泛性和普及性。其中男運動員259人,女運動員189人。年齡最大的運動員49歲,最小的15歲,平均年齡236歲,年齡在25歲以下的有300人,占運動員總數的67%。運動員中有公務員、現役軍人、工人、農民、學生、自由職業者,均為業餘運動員。運動員中視力殘疾人有63人、肢體殘疾人有385人。這批選手是近年來經過國內、國際比賽鍛鍊的優秀選手,有192人參加過北京殘奧會,76人曾獲殘奧會冠軍;99人參加過“遠南運動會”,有65人獲得過“遠南運動會”冠軍。

成員

遠南運動會聯合會成員

(亞洲區42個)亞塞拜然、孟加拉、不丹、汶萊、高棉、中國、東帝汶、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中華台北、泰國、越南、阿富汗、巴林、伊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卡特爾、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聯、烏茲別克斯坦。

(南太平洋區18個)澳大利亞斐濟、關島、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群島、索羅門群島、湯加、吐瓦魯、萬那杜、法屬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理事會於2002年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成立,該組織職責是在2002年至2012年負責管理與協調亞洲範圍內的殘奧運動。2006年,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理事會被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APC)所取代。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的主要管理人員是通過亞殘奧委會的會員大會選舉產生的。

亞洲殘奧委的前稱是東亞殘奧委員會,來自馬來西亞的拿督ZainalAbuZarin被推選為第一任主席

APC現由會員大會(APC最高決策機構,由各國殘奧委員會組成)、執委會、吉隆坡管理團隊和各常務委員會組成。

APC常務委員會包括:醫療和運動科學委員會、運動和發展委員會、運動會聯絡委員會、運動員委員會。

歷屆

屆次 賽事名稱 舉辦地點 舉辦時間
國家 城市
第1屆 2010年廣州亞殘會 中國 廣州 2010年12月12日-2010年12月19日
第2屆 2014年仁川亞殘會 韓國 仁川 2014年10月18日-2014年10月24日
第3屆 2018年雅加達亞殘會 印尼 雅加達 2018年10月08日-2018年10月16日
第4屆 2022年杭州亞殘會 中國 杭州 2022年10月
第5屆 2026年愛知·名古屋亞殘會 日本 名古屋 2026年
第1屆 時間:2010年12月12日至2010年12月19日 地點:中國廣州 參賽國家/地區:41 比賽項目:19 主體育場: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會徽 第1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會徽取材於廣州民居的西關花窗。西關花窗源自中國東北,十七世紀傳入廣州,窗紙改用西方傳入的彩色玻璃,以適應嶺南氣候。後被廣州民居西關大屋所廣泛採用,成為嶺南代表性的建築風格之一。因此,西關花窗象徵著嶺南文化兼容、開放的特點,是文化融合的產物,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會徽圖案以國際殘奧委會會標使用的紅、綠、藍三原色拼出運動的人形,象徵殘疾人運動員在廣州亞殘運會上努力拚搏、實現自我。會徽神似窗,窗代表家庭,寓意殘疾人運動員及殘疾人在廣州能夠感受家庭般的溫馨,窗寓意人類之窗,象徵了殘疾人與健全人心靈相通,共享人類文明進步成果,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吉祥物 第1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吉祥物“芬芬”是一朵綻放的木棉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木棉被視為英雄花,具有奮發向上精神氣質,象徵殘奧運動和殘疾人事業不斷進取。“芬芬”意即花之芬芳,清香襲人,怡人可愛。五片舞動的花瓣、一張燦爛的笑臉,體現出參與者的歡樂、東道主的熱忱。舒展、陽光、健康的運動造型,象徵著精神寓於運動的殘奧理念。“芬芬”是英語Funfun(樂趣)的諧音,體現了亞殘運會的核心價值,寓意亞洲各國的朋友通過參與亞殘運會,分享廣州的熱情、運動的激情和盛會歡樂,殘疾人與健全人共享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 另外,廣州亞殘會口號為:我們歡聚,我們分享,我們共贏!(英文:We cheer,We share,We win!)
1 中國 185 118 88 391
2 日本 32 39 32 103
3 韓國 27 43 33 103
4 伊朗 27 24 29 80
5 泰國 20 34 39 93
6 馬來西亞 9 13 23 45
7 伊拉克 9 5 6 20
8 中華台北 8 7 11 26
9 中國香港 5 9 14 28
10 阿聯 4 6 1 11
11 越南 3 4 10 17
12 約旦 3 0 2 5
13 巴基斯坦 2 1 1 4
14 印尼 1 5 5 11
15 印度 1 4 9 14
16 沙特 1 4 1 6
17 斯里蘭卡 1 2 6 9
18 烏茲別克斯坦 1 2 3 6
19 巴林 1 2 0 3
20 巴勒斯坦 1 0 1 2
21 菲律賓 0 4 3 7
21 敘利亞 0 4 3 7
23 哈薩克斯坦 0 2 5 7
24 蒙古 0 2 3 5
25 汶萊 0 2 2 4
26 科威特 0 1 2 3
27 黎巴嫩 0 1 1 2
28 新加坡 0 0 4 4
29 土庫曼斯坦 0 0 2 2
30 緬甸 0 0 1 1
30 卡達 0 0 1 1
第2屆 時間:2014年10月18日至2014年10月24日 地點:韓國仁川 參賽國家/地區:41 比賽項目:23 主體育場:仁川文鶴體育場 會徽 第2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會徽靈感來源於火炬,象徵著比賽的開始和結束,強調體育運動的真諦在於傳遞感動與激情、尊嚴與和諧。火炬的火焰由多種顏色組成,象徵亞洲各國團結合作。 吉祥物 第2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吉祥物分別命名為Jeonopi和Denopi,原型為韓國仁川市獨有的瀕危珍貴鳥類白琵鷺。它象徵愛心與希望,同時也代表了主辦城市對參賽運動員的祝福。 另外,仁川亞殘會口號為:激情從此迸發(英文:A Wave of Passion,Now Begins)
1 中國 174 95 48 317
2 韓國 72 62 77 211
3 日本 38 49 56 143
4 伊朗 37 52 31 120
5 烏茲別克斯坦 22 5 4 31
6 泰國 21 39 47 107
7 馬來西亞 15 20 27 62
8 中國香港 10 15 19 44
9 印尼 9 11 18 38
10 越南 9 7 13 29
11 哈薩克斯坦 7 6 11 24
12 伊拉克 6 6 19 31
13 阿聯 4 12 9 25
14 中華台北 4 10 24 38
15 印度 3 14 16 33
16 卡達 3 0 2 5
17 蒙古 2 1 8 11
18 沙特 2 1 1 4
19 斯里蘭卡 1 6 7 14
20 約旦 1 4 4 9
21 敘利亞 1 2 2 5
22 緬甸 1 1 5 7
23 新加坡 1 1 4 6
24 菲律賓 0 5 5 10
25 科威特 0 4 2 6
26 土庫曼斯坦 0 2 1 3
27 黎巴嫩 0 2 0 2
28 巴林 0 1 2 3
29 汶萊 0 0 2 2
29 中國澳門 0 0 2 2
29 朝鮮 0 0 2 2
32 巴基斯坦 0 0 1 1
第3屆 時間:2018年10月08日至2018年10月16日 地點:印尼雅加達 參賽國家/地區:42 比賽項目:17 主體育場:格羅拉蓬卡諾體育場
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