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新城區

井岡山新城區

井岡山新城區位於井岡山市東北角的古寨嶺地區,在廈坪鎮和拿山鄉之間,距井岡山旅遊中心茨坪鎮30餘公里。

位置

井岡山新城區位於井岡山市東北角的古寨嶺地區,在廈坪鎮和拿山鄉之間,距井岡山旅遊中心茨坪鎮30餘公里。新城區是井岡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井岡山火車站就設在這裡,與政府大樓通過迎賓大道相連。經過近十年的建設與發展,井岡山新城區以它蓬勃的生氣為老區人民營造的一個花園式新城已經初具規模

面積和用地情況

新城區土地多為園地和殘次林地,耕地少,自然村落和常住居民較少。其用地構成為:東西兩側拿山和廈坪建成區約1.0平方公里,中部園地和殘次林地7.1平方公里,周邊耕地1.6平方公里,山體0.8平方公里,零星村落及工礦用地0.8平方公里。

公共設施

城區現有公共設施集中在廈坪鎮區和拿山鄉政府駐地,主要包括鄉、鎮政府、派出所、稅務所、儲蓄所、郵電所、衛生院等,廈坪有一處小型集貿市場,拿山有一農貿市場。教育設施包括市農科所、井岡山中學、廈坪中學、拿山職業中學、拿山中學及井岡山學校和毛澤東紅軍國小。

綜合交通規劃

對外交通

確定衡吉鐵路採用北線方案,即從新城區北面山腳下通過,與新城區保持一定的間隔。鐵路客站選擇布置在新城區的西北側,與新城區之間通過放射形城市次幹道相連。近期按照城市主幹道標準改造319國道通過新城區段,遠期將319國道改線至拿山河北側通過,並與白廈公路相連,同時提高其等級為一級公路,解決新城區對外交通聯繫。遠期現狀319國道將成為聯繫新城區與井岡山主景區的內部道路,319國道寧岡方向改由白廈公路通過。拿白公路新城區段將改造為城市內環主幹道,新城區至永新方向的出口入設在城市外環路上,與城市次幹道相連。遠期泰和機場將改為民用機場,為新城區提供更為便捷的對外交通方式。新城區至泰和機場將通過新的319國道並建設機場專用路相連。

城市道路

井岡山中心公園井岡山中心公園

順應自然環境和地形,有利於交通的快速聯繫和疏散,縮短出行距離,方便城市生活,解決好319國道過境交通與城市交通的矛盾,處理好城市交通與公路、鐵路等對外交通設施之間的相互轉換關係。規劃路網採用環路加放射路的幹道系統,由城市內環(主幹道)串聯新城區的三個組團,

在城市內外幹道環之間設定城市支路環,聯結城市各居住小區及其它城市功能區。在城市支路環的內側布置綠化步行道,並與中央公園和城市中心步行道相連,形成新城區完整的步行系統。道路等級主要分為三級: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主幹路設計車速為40~60公里/小時,總長15.3公里,道路網密度為1.59公里/平方公里;次幹路設計車速為40公里/小時,總長16.8公里,道路網密度為1.75公里/平方公里;支路設計車速為30公里/小時,總長15.3公里,城市支路路網密度為1.59公里/平方公里。道路紅線寬度:主幹路按40~50米控制,次幹路為25~30米,支路為20米以下。道路橫斷面形式共分為六種,具體詳見附表5。規劃幹道(包括主、次幹路)總長32.1公里,幹道網密度3.34公里/平方公里;支路網密度按3~4公里/平方公里控制,建議下一層次規劃增加支路密度。規劃道路廣場總用地141.1公頃,占規劃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的14.9%,人均占有道路廣場用地面積為17.6平方米。

綠地系統

井岡山新城區井岡山新城區

保護及加強城市大綠色背景的建設,新城區四周的山體和拿山河南岸的區域為城市的生態綠地。針對山體主要是保護和加強綠化,使城市的背景豐富多彩。通過“Y字”形綠廊將城市外部的綠色背景引入城市,形成內外交融的城市綠地系統。保留和改造部分水系形成完整的系統,並與城市的綠地相結合,構成有地方特色的水景景觀。城市公園包括一個市級公園和一個居住區公園,市級公園位於新城區中心組團,呈“Y”字形布局,為綜合性公園,用地面積為83.2公頃。居住區公園位於廈坪組團,面積為2.6公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