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居

五香居

要說五香居的淵源就不能不提及李鴻章,正是他們飲食偏好才衍生出五香居的創始人。 李鴻章,本名章桐,號少荃,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出生於安徽合肥縣(當時)東鄉。

五香居品牌

五香居標誌 五香居標誌

五香居歷史

道光二十七年,中二甲十三名進士,後官拜直總督兼北洋大臣全權大臣,就是這樣一位權傾朝野的重臣,在個人飲食上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偏好。在一次宴請群臣時,慈谿發現李鴻章很少動筷子,一下子觸動了她的好奇和猜疑,她隨即派人從旁打探,終於得知李鴻章一日三餐,每餐必備安徽滷菜,多年不改。慈谿隨即派人在御膳房裡選一名善於做安徽滷菜的御廚賜李鴻章。

這位御廚叫孫少甫,時年二十剛出頭,他十四歲隨父入宮,至今已有六七十年頭了,除了家傳的徽州滷菜外,又學了各位御廚的其它廚藝。所以,到了李府後難免自視清高,目空一切。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背負著民族的遺恨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失去了支撐的孫少甫不久也離開了李府,在他的衣胞之地安徽蕪湖置地建房,地點就選在當時最繁華的沿河米市,不久一家風格獨特的“孫記綠寶滷菜店”就開張營業了,他的御廚手藝加上李鴻章的名號想不紅火都不行。

抗戰爆發,蕪湖淪陷時,為避戰亂孫少甫帶上他的關門弟子李長春舉家南遷,沒想到日寇的鐵蹄不久就踏遍了除四川以外的全中國,他又歷盡潔劫,當他1945年重回蕪湖米市時,已身無分文,唯有忠心不二的關門弟子李長春侍奉左右。在親友們的幫扶下“綠寶滷菜店”

終於舊店新開,但物是人非“綠寶滷菜店”的生意大不如前了,在時局動盪物價飛漲的大背景下孫少甫師徒只能慘澹經營勉強度日。

新中國成立時孫少甫老人一生中經歷的第三次改朝換代。一九五五年國家實行的“一化三改造”更是給頻臨倒閉的“綠寶滷菜店”的所有工人全部併入蕪湖市食品公司,成為一名國企的正式職工,滷菜店也更名為“蕪湖市食品綠寶門市部”。不久食品公司為了全面提高滷菜質量,實行統一配供,成立了“味美熟食加工廠“,由深得孫少甫老人真傳的李長春出任廠長(因孫老早就過了耄耋這年),一乾就是二十年直至退休。

改革的春風吹醒了蕪湖大地,市食品公司決定返聘李長春老師傅回公司並由他組建一個滷菜熟食生產銷售的專業公司,旨在抗衡改革大潮下群雄逐鹿的市場競爭。1985年,蕪湖市食品公貿易公司名下的“五香居熟食滷菜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已過古稀之年的李長春憑15000元“資本”走馬上任,就在這一年他收下了自己的關門弟子施天華。

李師傅不負重望,在短短的六年中將公司的總資產發展到3000萬,經市政府批准於1991年7月1日成立了“五香居食品總公司”,成為直屬輕工局的中型國企。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國企賴以生存的各項優惠政策和補貼在不斷的縮減消失,“一大二公”的體制弊端也逐步顯現。到了上世紀末,“蕪湖市五香居食品總公司”終於走完了他的輝煌。

與此相反,此消彼長的個私經濟似雨後春筍如花燒漫席捲全國,這種面大量廣的“草根經濟”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已經顯示出無可限量的生命力,給他點雨露他就成長,給他點陽光它就燦爛,它能在最惡劣的環境下維持生命,一旦政策允許便像絕提的江河一瀉千里,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地躋身於市場大競爭。江蘇常州的孫洪留便是一例。上世紀的九十年代,他在金壇西門虹橋一帶,沿街攤售朝鮮小菜,幾年下來,嘗盡了生意人的艱辛,也學會了生意人的頭腦,和百折不饒的吃苦精神,在業務往來中接觸了“蕪湖市五香居食品總公司”,他為五香居的龐大而折服,同時他心裡暗下決心:有朝一日我就五香居!

蒼天酬勤,五香居食品總公司的衰敗促成了孫洪留的夢想實現。2001年4月21日,孫洪留高薪聘請了李長春的關門弟子施天華,在虹橋開出了第一家滷菜店,並與蕪湖肉食食品總公司商量暫借其名在金壇開店。四年後,孫洪留正式買斷五香居的名號權,成為五香居的真正擁有者。

如今的五香居已從一家虹橋店發展成為13家自營店和50餘家加盟店的連鎖企業。2010年起五香居又跨上了二次創業的征程,他們將在新征140餘畝土地上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