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輸穴

五輸穴

五輸穴,是十二經脈各經分布於肘膝關節以下的五個重要腧穴,即井、滎、輸、經、合。各經的五輸穴從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並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稱命名,比喻各經脈氣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樣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特點。

基本信息

定義

十二經脈各經分布於肘膝關節以下的五個重要腧穴,即。 簡稱“五輸”。各經的五輸穴從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並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稱命名,比喻各經脈氣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樣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特點。

五輸穴歌五輸穴歌

內容

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對五輸穴經氣流注特點的概括。

:指地下泉水初出,微小而淺。楊玄操《難經》註:"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處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義也。"用以形容四肢各經的末端穴。
:指小水成流。《說文解字》:"滎,絕小水也。"楊上善《明堂》註:"水溢為滎,謂十二經脈從指出已,流溢此處,故名為滎。"用以形容位於井穴之後的第二穴。
:指水流漸大可輸送、灌注。《說文解字》:"輸,委輸也。"楊上善《太素》註:"輸,送致聚也。《難經·八十一難》曰:五藏輸者,三焦行氣之所留止。故肺氣與三焦之氣送致聚於此處,故名為輸也。"用以形容位於滎穴之後的第三穴。
:指水流行經較直、較長。《爾雅·釋水》:"直波曰經。"楊上善《太素》註:"經,常也。水大流注,不絕為常。血氣流注此,徐行不絕,為之常也。"用以形容位於輸穴之後的第四穴。
:指水流匯合入深。楊上善《太素》註:"如水出井以至海為合,脈出指井,至此合於本藏之氣,故名為合。"用以形容位於經穴之後肘膝關節附近的第五穴。

詳情

簡稱“五輸”。《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對五輸穴經氣流注特點的概括。臟腑原氣輸注、經過和留止於十二經脈四肢部的腧穴,稱為原穴,又稱“十二原”。

復溜復溜

“原”含本原、原氣之意,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為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於腕踝關節附近。陰經之原穴與五輸穴中的輸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實為一穴,即所謂“陰經以輸出為原”,“陰經之輸並於原”。 十二經的五輸穴按井、滎、輸、經、合的規律分別排列:於太陰肺經: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手厥陰心經:中沖、勞宮、大陵、間便、曲澤;手少陰心經:少沖、少府、神門、靈道、少海;足太陰脾經: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足厥陰肝經:大敦、行間、太沖、中封、曲泉;足少陰腎經:湧泉、然谷、太溪、復溜、陰谷;手陽明大腸經:商陽、二間、三間、陽溪、曲池;手少陽三焦經:關沖、液門、中諸、支溝、天井;手太陽小腸經:少澤、前谷、後溪、陽穀、小海;足陽明胃經;厲兌、內庭、陷谷、後溪、足三里;足少陽膽經:足竅陰、俠溪、足臨泣、陽輔、陽陵泉;足太陽膀胱經:至陰、通谷、束骨、崑崙、委中。

五輸穴表

大腸 小腸 膀胱 心包 三焦
少商 商陽 厲兌 隱白 少沖 少澤 至陰 湧泉 中沖 關沖 竅陰 大敦
魚際 二間 內庭 大都 少府 前谷 通谷 然谷 勞宮 液門 俠溪 行間
太淵 三間 陷谷 太白 神門 後溪 束骨 太溪 大陵 中渚 足臨泣 太沖
經渠 陽溪 解溪 商丘 靈道 陽穀 崑崙 復溜 間使 支溝 陽輔 中封
尺澤 曲池 足三里 陰陵泉 少海 小海 委中 陰谷 曲澤 天井 陽陵泉 曲泉

主治特點

五輸穴各有所主病症。《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隔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難經·六十七難》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節重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二者立論有相通處。

商丘商丘

井穴:多用於昏迷、厥證。井穴是十二經脈之"根",陰陽經脈之氣相交之所,有疏通氣血、開竅醒神、泄熱清神作用。
滎穴:主要用於清泄各經熱證,陽經主外熱,陰經主內熱。
輸穴:位於腕踝關節附近,陽經輸穴主治各經痛症及循經遠道病症;陰經輸穴即各經原穴,主治及反應所屬臟器病症。
經穴:主要用於循經遠道作為配穴,用於寒熱、喘咳等。
合穴:陰經合穴用於胸部及腹部病症;足陽經合穴主要用於腑病;手陽經合穴多用於外經病症。

五輸穴與五行

首見於《靈樞·本輸》“陰井木”、“陽井金”,從左至右按五行相生類推配五輸穴。《難經·六十四難》據此補全了陰陽各經五輸穴的五行屬性。同名五輸穴,

小海小海

陽經穴五行屬性克陰經穴的五行屬性,如陽經井穴屬金,陰經井穴屬木,金克木。

臨床套用

一:五輸穴又稱為本輸穴,臨床套用十分廣泛,但各有側重。
①歷代醫籍記載較多,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載:“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
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難經·六十八難》“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
合主逆氣而泄。”
②近代對五輸穴的套用:井穴多用於各種急症急救;滎穴多用於各種實熱病證;輸穴多用於肢節痠痛及五臟病;經穴多用於氣喘咳嗽,合穴多
用於治療六腑疾患。
③時間療法:“子午流注”針法——按時取穴以提高療效。
補母瀉子法:“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五輸穴按五行屬性以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的原則進行選穴,即虛證選用母穴,實證選
用子穴。

二:
根據五行學說來選穴,辨明疾病的病性虛實,結合臟腑、經脈和五輸穴的五行屬性按“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理論對相應的本穴及其母子穴施以補瀉。具體又可分為:
(1)本經本穴補瀉法,是指選取病變所屬經脈的本穴進行補瀉。如肺實證瀉肺經本穴經渠,肺虛證則補經渠。

書籍書籍

(2)本經本穴補母瀉子法,是指選取病變所屬經脈五輸穴中本穴的母穴或子穴進行補瀉。如肝實證取肝經本穴的子穴行間瀉之,肝虛證則補其本穴的母穴曲泉。
(3)母子經本穴補瀉法,是指選取病變所屬經脈的母經或是子經的本穴進行補瀉。如肺實證取其子經腎經的本穴陰谷瀉之,肺虛證取其母經脾經的本穴太白補之。
此外如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選取病變所屬經脈的表里經同樣運用上述三種方法進行選穴,表里陰陽經脈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其本穴的五行屬性也一致。根據五行屬性的不同,筆者把本穴分為五類。

五腧穴歌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少商井木)
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商陽井金)
厲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隨;(厲兌井金)
隱白大都足太陰,太白商丘並陰陵;(隱白井木)
少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沖井木)
少澤前谷後溪腕,陽穀小海小腸經;(少澤井金)
至陰通谷束京骨,崑崙委中膀胱知;(至陰井金)
湧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所遺;(湧泉井木)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中沖井木)
關沖腋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找;(關沖井金)
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竅陰井金)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大敦井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