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神

五行神

五行神,指的是,木神:句芒、火神:祝融、土神:后土、金神:蓐收、水神:玄冥。唐 代丘光庭《兼明書·五行神》:明曰:“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玄冥。 土神獨稱後者,後,君也,位居中,統領四行,故稱君也。”或問曰:“據此, 后土是五行之神,漢代立后土祠於汾陽,祀何神也?”答曰:“三代已前無此禮, 蓋出一時之制耳。其祀當廣祀地神,即如《月令》所祀皇地祗者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句芒

木神句芒木神句芒

《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誘註:“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鄭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後王於春祀之。”

《墨子·明鬼下》說︰從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廟裡,看見有神進入廟門,向左面走,鳥身,臉是方的。秦穆公嚇得逃跑。神說︰「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給你報賞,派我賜你十九年壽命,使你的國家興盛,多子孫,不會失掉秦國。」秦穆公再拜叩頭,說︰「敢問大神名字。」答道︰「我是句芒。」

《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尚書大傳》:“東方之極,自碣石東至日出榑木之野,帝太皞神句芒司之。”

《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

《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祝融

火神祝融火神祝融

《山海經·海外東經》:“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淮南子·時則訓》說“南方之極,自北戶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日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幼學瓊林·歲時》:“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高而司夏,丙丁屬火,火則旺於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

后土

土神后土土神后土

《山海經.海內西經》說:炎帝的妻子......生下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下噎嗚,噎嗚生年十二。《大荒北經》:“后土生下信,信生下夸父。”

夸父是最後一代炎帝,當時“神農氏世衰”,而後軒轅代之,為黃帝。到夸父為止,炎帝都是有天下的共主。

《國語·魯語上》:從前神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共工氏稱霸九州,第四個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為社神祭祀......

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後“平九土”的功績。《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土正曰后土。”和“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共工之子術器處於江水,后土氏則在九州腹心地區承共工之位,為炎帝。黃帝之子昌意降處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

《祭法》說:“共工氏稱霸九州,共工的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為社神祭祀。”

孔穎達疏註解:“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禮以為社者,是共工後世之子孫,為后土之官。後,君也,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為配社之神。”

《楚辭·九辯》云:“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漧?”漧,即乾。又《左傳·熹公十五年》:“君復后土而戴皇天。”

《禮記·月令》云:“其神后土。”又《檀弓上》曰:“君舉而哭於后土。”鄭玄註:“后土,社也。”

《帝王世紀》帝嚳“以句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后土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職而治諸侯......”顓頊時有“南正重”、“火正黎”,帝嚳設“五行之官”可信。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講這五行之官的來歷。少暤氏四叔重、該、修、熙實能金、木及水”,所以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與熙為玄冥,也就是木正、金正、水正的稱呼。

《山海經》四方之神東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

蓐收

金神蓐收金神蓐收

《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二·山海經第七·海外西經》里記載: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郭璞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執鉞。見外傳。”珂案:郭說蓐收,本國語晉語二文。晉語二云:“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於西阿,公懼而走。神曰:‘無走。帝命曰:使晉襲於爾門。'公拜稽首,覺,召史囂占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國人賀夢。……六年,虢乃亡。”此一刑戮之神,至山海經西次三經又為司日入之神。西次三經云:“泑山,神蓐收居之,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郝懿行云:“紅光蓋即蓐收也。”近是。此神或以為是少皞之子。呂氏春秋孟秋篇“其神蓐收”

高誘注云:“少皞氏裔子曰該,皆(實?)有金德,死托祀為金神。”或以為是少皞之叔。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尚書大傳云:“西方之極,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帝少皞神蓐收司之。”蓐收,少皞之佐也。楚辭大招云:“魂乎無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縱目,被發鬤只;長爪踞牙,俟笑狂只。”王逸註:“此蓋蓐收神之狀也。”則在世人心目中,此一刑戮之神,又倍增其獰猛之氣矣。

《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昬建星中,旦畢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鄭玄註:“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該,為金官。”《國語·晉語二》:“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於西阿……覺,召史嚚占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韋昭註:“蓐收,西方白虎金正之官也。《傳》曰:‘少皞氏有子該,為蓐收。’”唐李白《古風》之三二:“蓐收肅金氣,西陸弦海月。”清顧炎武《華下有懷顧推官》詩:“為我呼蓐收,虎爪持霜金。”譚作民《噩夢》詩:“投壺爛醉自矜寵,蓐收凜命舞節旄。”

《淮南子·時則訓》:“西方之極,自崑崙絕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國,石城金室,飲氣之民,不死之野,少皞、蓐收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幼學瓊林》:“西方之神曰蓐收,當兌而司秋,庚辛屬金,金則旺於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

《淮南子·天文訓》:“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

《淮南子·天文訓》:“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

玄冥

水神玄冥水神玄冥

《左傳·昭公十八年》:“禳火於玄冥、回祿 。”杜預 註:“ 玄冥,水神。” 漢張衡《思玄賦》:“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一說為雨師。見漢應劭《風俗通·祀典·雨師》。

《禮記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顓頊 ,其神玄冥 。”《楚辭·劉向<九嘆遠遊>》:“就 顓頊而敶詞兮,考玄冥於空桑 。” 王逸註:“ 玄冥 ,太陰之神。” 唐李白《大獵賦》:“若乃嚴冬慘切,寒氣凜冽,不周來風,玄冥掌雪。” 元張可久《一枝花冬景》套曲:“ 玄冥不出權獨占,青女三白勢轉嚴。”

北方之神

《漢書揚雄傳上》:“帝將惟田於靈之囿,開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終始顓頊 、 玄冥之統。” 顏師古 注引劭曰:“ 顓頊、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殺戮也。” 清徐昂發《雁門關》詩:“ 玄冥操斗柄,制此天北戒。”

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莊子·大宗師》:“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 郭象 註:“玄冥,所以名無而非無也。” 成玄英疏:“玄者,深遠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稱。”《莊子·秋水》:“始於玄冥,反於大通。”成玄英疏:“玄冥,妙本也。” 三國魏嵇康《答難養生論》:“含光內觀,凝神復朴,棲心於玄冥之崖,含氣於莫大之涘。” 魏晉南北朝 時或以道釋佛,故亦指佛教的義理。 晉謝敷《安般守意經序》:“故開士行禪,非為守寂,在游心於玄冥矣。”

道教稱腎之神。氣功術語,《黃庭內景經心神》:“腎神玄冥,字育嬰 。”又為丹田之異名。 梁丘子 註:“腎屬水,故曰玄冥。”

.舊時指陰間,九泉。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吾復入,恐不再還,與子長訣,相求於玄冥之下。”《太平廣記》卷三二引南朝宋 劉義慶《幽明錄·阮瑜之》:“父死歸玄冥,何為久哭泣?” 唐鮑溶《苦哉遠征人》詩:“ 李陵死別處,杳杳玄冥鄉。”

《左傳·昭公十八年》:“禳火於玄冥﹑回祿。”杜預註:“玄冥,水神。”漢張衡《思玄賦》:“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一說為雨師。見漢應劭《風俗通·祀典·雨師》。猙獰巨獸,全身生有骨刺。是為玄冥(雨)。歷史淵源

《史記·樂書》:“ 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 ……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

《漢書·禮樂志》附歌詞:“玄冥陵陰,蟄蟲蓋臧,屮木零落,抵冬降霜。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條理信義,望禮五嶽。籍斂之時,掩收嘉穀。”

唐杜甫 《後出塞》詩之三:“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明常岫 《渡渾河》詩:“萬里桑乾 水,玄冥生濁源。”

前蜀 韋莊 《詠梅》詩:“不隨妖艷開,獨媚玄冥節。” 元馬祖常《移梅》詩:“冽冽玄冥候,眾植各浮脆。”

《周易參同契》清袁仁林註:“玄冥即北方水府,為坤坎之鄉,在身則下部也,乃至玄至冥之地。”

木神

木神:句芒

勾芒,長時期以來史學界一直認為是古老的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是伏羲氏四個兒子重、該、修、羲中的老大。伏羲氏將他委派到東方來主持木星的觀測,東方屬木,因而又稱木官,也是春官。重就是勾芒,後成為太昊氏的佐官,少昊的叔叔。

勾芒又可以寫作句芒,左邊添上月字,古音仍讀“朐”(勾),海州朐山古讀“勾山”,就是因為勾芒氏族和世居此地的常羲部族合婚而形成新的氏系。常羲部落是個觀月的氏族。他是十二月太陰曆的發明者。而勾芒氏族是十月太陽曆的發明者,這兩個部族的結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氏系,這就是“朐”部落,左面的月字代表常羲,右面的句字即是勾芒,朐山就是朐族曾經生活過而以部族名稱名山的確證。

《山海經》、《左傳》都有記載,稱他為“方面人身”、“腳踏兩蛇”。勾芒部族的這段歷史, 80年代在長沙子彈庫發現的戰國楚帛書乙篇中有著詳盡的記載,楚人是句芒氏族南下的後裔。帛書中確認了重、該、修、羲是伏羲女媧的四個兒子。伏羲委派他們到東西南北四個不同的方位測量星辰、太陽的周天行度,提出各自的測定數據,據此制定曆法,指導農業生產。這四個兒子就是在不同區域司掌著四時天地運作變化規律的天象師——禺、離。因而,古代的四方分別是上古四個族群的生息之地,且以某種動物為主體圖騰,形成四象。如東方—太昊——青龍——主春——木正。而勾芒正是輔佐東方太昊的佐官。將軍崖岩畫中方面人像的刻劃,正是勾芒後裔對勾芒的紀念和崇敬,作為祖先祭祀的列祖之一。

立春祭芒神。 芒神又稱為勾芒,鄭玄注說:“勾芒,木正也。”意思是說,勾芒是古代主本之官,故又稱春神、木神。按五行木、火、水、土、金算起,木位於首,是東方萬物之初。傳說中的勾芒是掌管農事的神祇,其形象為“鳥身人面,乘兩龍行走”。民間認為芒神是少壯形象,手持鞭子,身著紅衣,腰扎黑布,頭戴草帽,腳穿芒鞋(草鞋),精神威武,乖巧靈通。祭祀春牛和芒神,要扎草像,而且都有固定尺寸。如芒神身高3尺6寸5分,象徵一年365天,五穀豐登。鞭子霄用柳條製作,具有容的氤氳氣氛。鞭長2尺4寸,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用線麻紡就的鞭繩,染成五種顏色,分二十四個階段,預示一年二十四節,節節豐收。

火神

火神:祝融 火神,據說他本是顓頊氏的後代,本名重黎,也叫吳回,帝嚳(即高辛氏,傳說中古代部族的首領)當政時,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乃命曰"祝融",死後為火官之神。又相傳,大禹的父親鯀偷竊了天帝的息壤,天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山海經·海內經》);成湯伐夏桀時,天帝令祝融降火於夏城(《墨子·非攻下》),幫助成湯滅夏。此外,民間俗信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為火神的說法,如謂遠古時燧人氏鑽木取火,使人類進入熟食階段,後人尊為火神,又稱火德真君,定時祭祀。也有一些地區的火神崇拜並無具體來歷,或稱南方火帝君,或稱種火老母,等等。

來歷

唐 丘光庭 《兼明書·五行神》:“木神曰 勾芒 ,火神曰 祝融 。”

土神是后土,《淮南子》上說的

唐末五代 丘光庭所撰《兼明書》: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玄冥。土神獨稱後者,後,君也,位居中統領四行故稱君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