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環外人群

五環外人群

五環外人群,也就是在北京市五環外居住的人群,據統計,有2000多萬人生活的北京,其中一半以上生活在五環以外。交通不便、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缺失,治安問題嚴峻,北京一半以上生活在五環外的人口就是這樣生存的。

基本信息

由來

五環外人群五環外人群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於2015年5月21日聯合發布的北京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北京市人口分布呈現由二、三環內向四環外聚集的特點: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151.6萬人,五環外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1%,共有1097.9萬人。

生活狀態

五環外人群五環外人群
1、平均通勤時間97分鐘

在北京,“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是許多人都會發出的感慨。

2014年11月22日,北京師範大學發布的《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顯示,北京的平均通勤時間居全國之首,達97分鐘。

中國新聞周刊一篇《捷運1號線的北京故事》或許可以從側面說明問題所在:“從東單向東,一路出建國門,過永安里,至國貿CBD商區,寫字樓越來越多,樓也越來越高,地價、房租也一路飆升……”

出了四惠東也就進了東五環外,“多是小商品市場,檔次、服務效率都不高,住在這裡的也是小商販、打工者、底層務工人員。”由於一號線輻射了CBD商務區,大量白領選擇居住在通州、甚至燕郊,每天“他們在天橋下排隊30分鐘等捷運,五六趟過去仍擠上不去車是完全正常的。”

有網友總結出了北京的四大睡城分別是望京、回龍觀、天通苑和燕郊。這些地方都在四五環之外,而最遠的燕郊甚至在河北境內。

睡城的產生曾被鳳凰周刊描述為“職住失衡”,無數的李徵選擇“職住分離”的生活其實充滿了無奈。中國商業地產的經營管理機構盈石中國發布報告,根據北京當前商業物業存量分布情況,將北京商圈劃分為王府井、西單、東二環、中關村、燕莎、公主墳、三里屯、望京、崇文門—宣武門、CBD和亞奧十一個核心商圈。圍繞著商圈的自然是金融區和寫字樓,這些寸土寸金的地方都在五環之內,在這些地方上班的白領或者金領不見得有住在這裡的經濟基礎,五環外也就成了他們自然而然的選擇。

2、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五環外沒有重點中國小。

網上一份2014年北京重點國小名單顯示,排名前十的國小有:實驗二小(西城)、中關村一小、二小、三小(海淀)、北師大附小(海淀)、史家國小(東城)、府學國小(東城)、北京國小(西城)、景山學校(東城)、育民國小(西城)。這些學校中,有4所國小在海淀區,還有6所國小平均分配在在西城區和東城區。

同時,網上流傳甚廣的一份北京重點中學名單為: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師大實驗中學、北京二中、北大附中、北京80中、北京八中、北京五中、師大附中、師大二附中。在以上十所中學中,有5座學校在西城區,2座學校在海淀區,2個學校在東城區,1座在朝陽區。反正沒有一座學校出了四環。

且不論以上名單夠不夠準確,反正肯定有家長信了。不僅信了,為了讓孩子上所好學校,貸款也要買學區房的家長比比皆是。據法治周末報導,有家長經濟能力不足,為了讓孩子能夠進好學校,經過一番查找、比對,終於找到了一戶府學國小學區平房,面積只有5.5平方米,總價100萬元,雖然買了也不能住人,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出手了。

3、好醫院都在城內

2015年4月8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剛剛發布了針對北京市93家二級以上醫院2014年住院服務的DRG(疾病診斷相關組)評價結果。

據新京報報導,醫院“DRG排名“不同於以往排名,其專業性在於,它可以實現醫療服務能力、醫療服務效率和醫療安全總計三個方面的評價。而此前,針對醫院的相關排名往往依據的是患者滿意度等較為單一的因素。

按照DRG排名,北醫三院(北四環)、協和醫院(二環)、友誼醫院(二環)、朝陽醫院(本部三環內,京西院區 西五環邊上)和天壇醫院(三環內)綜合排名占前5席。

而其他專科醫院的DRG排名中,北醫三院同樣占了消化內科、骨科、呼吸科、神經內科的前三甲;此外,天壇醫院的神經外科位列第一;神經內科則是宣武醫院(二環內)奪冠。

同時,協和醫院的呼吸科、安貞醫院(四環內)的心內科、北京婦產醫院(兩個院區 ,分別在二環內 四環內)的婦產科,均成為相應科室的“頭名”。

據新浪網梳理,以上提及的8家醫院,有4家醫院在二環內,2家醫院在三環內,2家醫院在四環內,只有朝陽醫院的京西院區在西五環邊上。除此之外,沒有一家醫院在五環以外。

4、治安問題嚴重

2014年,京華時報報導了北京警方公布的各類違法犯罪高發區,其中大部分高發區分布在五環之外或五環附近。其中,位於六環附近的通州馬駒橋、大興黃村鎮是入室盜竊案和兩搶案件的高發區;位於南四環和五環地區的朝陽十八里店、大興西紅門是盜竊汽車案高發區;北五環和東五環附近的昌平龍園、海淀上地、朝陽高碑店是黑車警情案高發區;五環附近的豐臺盧溝橋、朝陽王四營、石景山蘋果園為賣淫嫖娼案高發區。

流行

2018年4月,該詞再度流行,是因為一個與之對應的詞“五環內人群”走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