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會元

五燈會元

《五燈會元》是中國佛教禪宗史書,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說紹定間杭州靈隱寺普濟編集。有宋寶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兩個刻本。寶祐本於清光緒初年始由海外傳歸,卷首有普濟題詞,王庸序。卷末有寶祐元年武康沈淨明跋。至正本比較流行,為明嘉興續藏和清《龍藏》所本(清《龍藏》析為60卷)。《五燈會元》合“五燈”為一書,敘錄簡要,遂除疊合之弊。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五燈”系指五部禪宗燈錄:①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傳燈錄》;②北宋臨濟宗李遵勖的《天聖廣燈錄》;③北宋雲門宗惟白的《建中靖國續燈錄》;④南宋臨濟宗悟明的《聯燈會要》;⑤南宋雲門宗正受的《嘉泰普燈錄》。先後於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的近200年間分別成書。

“五燈”共150卷。內容層見疊出,諸多重複。《天聖廣燈錄》只是對《景德傳燈錄》的章次略作更易,人物、“機緣”語錄稍作擴充。《聯燈會要》是對《景德傳燈錄》、《天聖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三書的綜括和補續。《嘉泰普燈錄》補葺《天聖廣燈錄》和《建中靖國續燈錄》所未錄的王侯士庶尼師言談,世次人物與《聯燈會要》稠疊。《五燈會元》合“五燈”為一書,敘錄簡要,遂除疊合之弊。“五燈”雖以記敘禪宗世系源流為宗旨,但單篇的諸方廣語、拈古、頌古、讚頌偈詩、銘記箴歌和其他雜著輯錄甚多。《五燈會元》括摘樞要,芟夷枝蔓,使“燈錄”更符合禪宗史書的性質。在體例上,“五燈”各部除《普燈錄》有“敘佛祖”作為引子,從菩提達摩敘起以外,其餘或從七佛或從釋迦牟尼敘起,次及西天宗師、東土宗師,再次是惠能以下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大系;或集一系中的不同宗派於一卷,或將兩大系合於一卷。《五燈會元》則按禪宗五家七宗的派別分卷敘述,七宗源流本末,指掌瞭然。

兩者區別

《五燈會元》與“五燈”相比,篇幅減少一半以上,雖無拈古、頌古等內容,但對宋末之前著名的禪師“機緣”語錄,均加綜綴,刪削不多。禪家之瞬目揚眉,擎拳舉指;或行棒行喝,豎拂拈槌;或持叉張弓,輥球舞笏;或拽石搬土,打鼓吹毛;以及一問一答,一唱一提,一默一言,一吁一笑等等機用,莫不備載。所以元明以來,好禪士流多藏其書,“五燈”單部遂少流通。

《五燈會元》的繼作有明淨柱《五燈會元續略》8卷;通容《五燈嚴統》25卷;文?《五燈會元補遺》1卷等。中國又出版新的校勘本。

出版情況

圖書信息

五燈會元五燈會元

作者:普濟(作者),蘇淵雷(注釋 解說詞,譯者)

出版社:中華書局; 第1版 (1984年10月1日)

平裝:1419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101005363

條形碼:9787101005363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 x 14.8 x 5.8 cm ; 1.4 Kg

內容簡介

《中國佛教典籍選刊:五燈會元(繁體豎排版)(套裝共3冊)》包括:《中國佛教典籍選刊:五燈會元(繁體豎排版)(上冊)》、《中國佛教典籍選刊:五燈會元(繁體豎排版)(中冊)》和《中國佛教典籍選刊:五燈會元(繁體豎排版)(下冊)》。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約自東漢明帝時開始傳人中國,但在當時並沒有產生多大影響。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玄學結合起來,有了廣泛而深入的傳播。隋唐時期,中國佛教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形成了眾多的宗派,在社會、政治、文化等許多方面特別是哲學思想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時佛教已經中國化,完全具備了中國自己的特點。而且,隨著印度佛教的衰落,中國成了當時世界佛教的中心。宋以後,隨著理學的興起,佛教被宣布為異端而逐漸走向衰微。但是,佛教的部分理論同時也被理學所吸收,構成了理學思想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直到近代,佛教的思想影響還在某些著名思想家的身上時有表現。總之,研究中國歷史和哲學史,特別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哲學史,佛教是一項重要內容。佛學作為一種宗教哲學,在人類的理論思維的歷史上留下了豐富的經驗教訓。因此,應當重視佛學的研究。

目錄

點校凡例

題詞

上冊 卷第一

七佛

毗婆尸佛

尸棄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孫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葉佛

釋迦牟尼佛

西天祖師

一 祖摩訶迦葉尊者

二 祖阿難尊者

三 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 祖優波毺多尊者

五 祖提多迦尊者

六 祖彌遮迦尊者

七 祖婆須蜜尊者

八 祖佛陀難提尊者

九 祖伏馱蜜多尊者

十 祖脅尊者

十一 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 祖馬鳴尊者

十三 祖迦毗摩羅尊者

十四 祖龍樹尊者

十五 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 祖羅喉羅多尊者

十七 祖僧伽難提尊者

十八 祖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 祖鳩摩羅多尊者

二十 祖閣夜多尊者

二十一 祖婆修盤頭尊者

二十二 祖摩孥羅尊者

二十三 祖鶴勒那尊者

二十四 祖師子尊者

二十五 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 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十七 祖般若多羅尊者

二十八 祖菩提逢磨章次列於東土祖師

東土祖師

一 初祖菩提逢磨大師

二 祖慧可大祖禪師

三 祖僧璨鑒智禪師

四 祖道信大醫禪師

五 祖弘忍大滿禪師

六 祖慧能大鑒禪師

卷第二

四祖大醫禪師旁出法嗣

牛頭山法融禪師

四祖下二世

金陵牛頭山融禪師法嗣

牛頭山智岩禪師

鐘山曇璀禪師

……

中冊

下冊

編輯推薦

《五燈會元(插圖本)》收錄作品通篇配有注音和注釋。同時我們為書中部分文章配以珍貴精美的大幅木版畫,展示名僧聖祖悟道成佛的經歷和生平的奇聞異事。並以言辭優美,簡練活潑的解說為輔助,達到圖文並茂、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大提高《五燈會元(插圖本)》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元》是叢書中的一本!

文摘

插圖:

羅睺羅多尊者

原文

羅睺羅多尊者,迦毗羅國人也。行化至室羅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復現五佛影。祖告眾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有聖者僧伽難提居於彼處。佛志:‘一千年後,當紹①聖位。”’語已,領諸學眾,溯流而上。至彼,見僧伽難提安坐入定②。祖與眾伺之。經三七日,方從定起。

祖問曰:“汝身定邪,心定邪?”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雖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體常寂。”祖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無動靜,何物出入?”提曰:“言金動靜,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動靜。”祖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提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物。”祖曰:“此義不然。”提曰:“彼義非著。”祖曰:“此義當墮。”提曰:“彼義不成。”祖曰:“彼義不成,我義成矣。”提曰:“我義雖成,法非我故。”祖曰:“我義已成,我無我故。”提曰:“我無我故,復成何義?”祖曰:“我無我故,故成汝義。”

提曰:“仁者師誰,得是無我?”祖曰:“我師迦那提婆,證是無我。”難提以偈贊曰:“稽首提婆師,而出於仁者。仁者無我故,我欲師仁者。”祖以偈答曰:“我已無我故,汝須見我我。汝若師我故,知我非我我。”難提心意豁然,即求度脫③。祖曰:“汝心自在,非我所系。”語已,即以右手擎金缽,舉至梵宮,取彼香飯,將齋大眾,而大眾忽生厭惡之心。祖曰:“非我之咎,汝等自業。”即命難提分座同食,眾復訝之。祖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當知與吾分座者,即過去娑羅樹王如來也。愍④物降跡,汝輩亦莊嚴劫中已至三果而未證無漏者也。”眾曰:“我師神力,斯可信矣。彼雲過去佛者,即竊疑焉。”

難提知眾生慢⑤,乃曰:“世尊在日,世界平正,無有丘陵,江河溝洫,水悉甘美,草木滋茂,國土豐盈。無八苦、行十善,自雙樹示滅八百餘年,世界丘墟,樹木枯悴,人無至信,正念輕微,不信真如,唯愛神力。”言訖,以右手漸展入地,至金剛輪際,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會所。大眾見之,即時欽慕,悔過作禮。於是,祖命僧伽難提而付法眼。偈曰:“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云何起?”祖付法已,安坐歸寂。四眾建塔。當前漢武帝二十八年戊辰歲也。

注釋

①紹:繼承。

②入定:佛教徒修行的一種方法,閉眼靜坐,控制思想,不起雜念。

③度脫:指超度解脫人世的生死苦難到達仙佛境界。

④愍:可憐,憐憫,哀憐。

⑤慢:輕慢,看不起。

僧伽難提尊者

原文

僧伽難提尊者,室羅筏城寶莊嚴王之子也。生而能言,常贊佛事。七歲即厭世樂,以偈告其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願哀愍故。”父母固止之,遂終日不食。乃許其在家出家,號僧伽難提。復命沙門禪利多為之師。積十九載,末嘗退倦。每自念言:“身居王宮,胡為出家?”

一夕,天光下屬,見一路坦平,不覺徐行。約十里許,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於中。父既失子,即擯①禪利多出國,訪尋其子,不知所在。經十年,祖得法受記已,行化至摩提國,忽有涼風襲眾,身心悅適非常,而不知其然。祖曰:“此道德之風也。當有聖者出世,嗣續祖燈乎?”

言訖,以神力攝諸大眾,遊歷山谷。食頃,至一峰下,謂眾曰:“此峰頂有紫雲如蓋,聖人居此矣。”即與大眾徘徊久之。見山舍一童子,持圓鑒②直造祖前。祖問:“汝幾歲邪?”曰:“百歲。”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歲?”童曰:“我不會理,正百歲耳。”祖曰:“汝善機邪?”童曰:“佛言: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③。”祖曰:“汝手中者,當何所表?”童曰:“諸佛大圓鑒,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皆相似。”彼父母聞子語,即舍令出家。祖攜至本處,授具戒訖,名伽耶舍多。

他時聞風吹殿鈴聲,祖問曰:“鈴鳴邪?風鳴邪?”舍多曰:“非風鈴鳴,我心鳴耳。”祖曰:“心復誰乎?”舍多曰:“俱寂靜故。”祖曰:“善哉!善哉!繼吾道者,非子而誰?”即付法眼。偈曰:“心地本無生,因地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祖付法已,右手攀樹而化。大眾議曰:“尊者樹下歸寂,其垂蔭後裔乎!”將奉全身於高原建塔,眾力不能舉,即就樹下起塔。當前漢昭帝十三年丁未歲也。

注釋

①擯:排斥,棄絕;把某人趕出去。

②鑒:鏡子。

③決了之:了悟人生真諦。

媒體推薦

切見禪宗語要,具在五燈。卷帙浩繁,頗難兼閱。謹就景德靈隱禪寺,命諸禪人,集成一書,名日五燈會元,以便觀覽。

——沈淨明

禪師的最明顯的特質是在於強調內心的自證。這種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是如出一轍的。

——鈴木大拙(日本佛教學者)

外以儒行修其身,內以釋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風月、歌詩琴酒樂其志。

——白居易

桑塔亞納認為宗教是對自然生活所作的一種詩意的變形,以便使自然生活獲得一種道德秩序,宗教成為理性的化身。

序言

國學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學問。因此,國學不僅包括數千年來積累流傳下來的經典,比如“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孫子》、《史記》、《漢書》、唐詩、宋詞,也包含研究中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乃至娛樂方式的各種學問。廣而言之,國學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文獻,也包括實物;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我國各民族的建築、服飾、飲食、音樂、繪畫、醫藥、戲曲等等。

國學是不斷豐富、不斷發展的學問。上面說的從“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就是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近代以來,國學的研究範圍還在不斷地擴大,比如,敦煌學、甲骨學,是隨著有關文物的出土而興起的;比如紅學,是隨著文學理論和學術風氣的發展變化而興起和發展的。隨著時間推移和學術進步,必將有更多的學問被納入國學研究的範圍。

數千年來,中國人做學問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論、史學理論、文學理論,以及訓詁學、考據學、音韻學等等。但這些理論和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史學研究領域,由於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國維等人提出了所謂以地下文物與傳世文獻相補充互證的二重證據法。近代以來,西風勁吹。國人主動借鑑西方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學問,王國維借鑑尼采的哲學等研究中國的文學戲劇,胡適以杜威的實驗主義研究中國的“國故”。國學從來沒有拒絕外國學問的介入,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改造,形成了中國獨特的佛學、因明學;自明朝末年西學傳入中國後,中國的天文學、數學等就已經融入了西學的因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