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五佛

五方五佛

五方五佛又名五智如來、五智佛、五方佛、五聖,或稱五禪定佛,一般以毗盧遮那佛為首的五尊佛分別闡釋佛的功德。

"五方五佛"是佛教密教中的概念。
根據唐密祖師、「開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所譯《菩提心論》記載,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將其自身具備的五智變化為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東方阿閦佛,代表大圓鏡智;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正中一尊,為中央世界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佛的清淨功德,表法界體性智。
左下一尊,為東方世界阿閦佛(不動如來),表覺性及大圓智
右下一尊,為北方世界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來),表弘法利生的事業及成所作智。
左上一尊,為南方世界寶生佛(寶生如來),表佛德及平等性智。
右上一尊,為西方世界阿彌陀佛,表智慧功德及妙觀察智。
密教五方佛有金剛界五佛與胎藏界五佛的區別。
金剛界五佛為果曼荼羅,表智,即毗盧遮那、阿閦、寶生、阿彌陀、不空成就五佛。這五佛居住在金剛界曼荼羅中央的五解脫輪中。
毗盧遮那佛身白色,結智拳印,位於中央。阿閦佛身黃金色,左右我勸置於脅部,右手下垂觸地,位於東方。寶生佛身金色,左右握拳安於臍部,右手向外結施願印,位於南方。阿彌陀佛身亦金色,結三摩地印,位於西方。不空成就佛身金色,左右作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位於北方。
胎藏界五佛為因曼荼羅,表理,即大日如來、寶幢、開敷華王、無量壽、天鼓雷音五佛。
大日如來位於中央,身呈黃金色,結法界定印。寶幢如來在東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於脅部,右手結觸地印。開敷華王如來在南方,身呈黃金色,結離垢三昧。無量壽如來在西方,身亦呈黃金色,結彌陀定印。天鼓雷音如來在北方,身呈赤金色,為入定印相。
在新時代里,從構建中國佛教信仰體系的角度出發,對"五方五佛"理論作了全新的解釋和演繹。神州大地上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分別有五尊大佛--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央京靈山大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