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數

基本詞義詞語注音五數: wǔ shù ㄨˇ ㄕㄨˋ詞語解釋(1).五行陰陽變化之數。《管子·幼官圖》:“治和氣,用五數,飲於黃後之井。”《漢書·律曆志上》:“五數備矣。”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五行陰陽變化之數備於此矣。”《宋史·方技傳下·孫守榮》:“﹝ 守榮 ﹞遇異人教以風角、鳥占之術,其法以音律推五數,播五行,測度萬物始終盛衰之理。”(2).五位數。《隋書·律曆志上》:“五數者,一、十、百、千、萬也。”

基本詞義

詞語注音

五數: wǔ shù ㄨˇ ㄕㄨˋ

詞語解釋

(1).五行陰陽變化之數。《管子·幼官圖》:“治和氣,用五數,飲於黃後之井。”《漢書·律曆志上》:“五數備矣。”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五行陰陽變化之數備於此矣。”《宋史·方技傳下·孫守榮》:“﹝ 守榮 ﹞遇異人教以風角、鳥占之術,其法以音律推五數,播五行,測度萬物始終盛衰之理。”

(2).五位數。《隋書·律曆志上》:“五數者,一、十、百、千、萬也。”

相關詞語

五鬼 五示 五毒俱全 五始 五華 五彩繽紛 五毒草 五畤 五調 五菜 五浄德 五斗解酲 五經笥 五色筆 五代 五世 五經掃地 五百羅漢 鄭五歇後體 三江五湖 十光五色 三表五餌 梧鼠五技 過破五 種五生 鬧五魁 三一回五一回 過五關斬六將 十變五化 鄭五歇後 猜三喝五 猜三划五 三差五錯 銘感五內 化色五倉 六五

分別介紹

1. 指事。“一”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數詞。大寫作“壹”。最小的正整數。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量。

2. 同本義 [one]

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說文》

一也者,萬物之本也。——《淮南子·詮言》

抱一而天下試。——《老子》

故一人有事於四方。——《書·君奭》。傳:“天子也。”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漢·賈誼《過秦論》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劉皇后聽信宦官誣告,殺死大臣郭崇韜,時謠言紛起,人心惶惶。屯駐在貝州(現河北省清河縣)的軍人皇甫暉勾結黨羽作亂,擁立指揮使趙在禮為帥,攻入鄴都(現河南省安陽市)。邢州(現河北省邢台市)、滄州駐軍相繼作亂。)——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一境(一個地方);一絲(一根蠶絲);一碗水往平處端(辦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窩(一下說到要害處);一人做一人當(敢做就敢於承認,絕不連累別人);一客不煩二主(托一人能辦的事,就不再打擾第二個人);一動不如一靜(動不如靜好);一言抄百語(總而言之);一緣一會(天緣湊合);一路功名(仕途順利,官運亨通);一盤一盒(禮物);一清如水(靜悄悄地沒有人影);一毫不爽(一點不差);一息懨懨(疾病纏身,氣息微弱)

4. 序數的第一位 [first]

一戰而舉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國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戰,第一戰。指楚頃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將白起攻下楚國的鄢、郢二都的戰爭。舉,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縣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境。)——《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5. 又如:一緊二慢三罷休(指先緊後慢、最後不了了之的官場辦事作風);一來二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周折);一品鍋(一種裡面雜放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的“砂鍋”);一甲(科舉殿試第一至第三名,賜進士及第);一更;一品(猶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6.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數以外的零頭 [odd]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傳》

7. 又如:一腳(動物身體的四分之一,一條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體分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桿子(方言。猶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個);一端(指物件的一頭)

8. 表示動作一次或短暫 [single;only one]

一至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初一交戰。——《資治通鑑》

撫尺一下。——《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口技》

9. 又如:一拿一個著(一下子就拿住);一氣一個死(氣得要命);一忽覺轉(一覺醒來);一時半霎(指時間極短);一個眼閃(一會兒工夫);一之為甚(一次已經過分了。用來勸人不要重犯錯誤)

10. 某一個 [certain]。如:忽見一個從前方來;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項專長或技能)

11. 每;各 [every time;each]。如: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12. 另;又 [another]。如:蟬一名知了

基本解釋

1、數名,九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成。

詳細解釋 【數】

1、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樹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結繩記數,用一個結表示十。後來一點變成了一橫。

2、九加一的和。

十是數之小成。——《左傳·僖公四年》疏

十畝之間兮。——《詩·小雅·六月》

兵也者,審於地圖,謀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十里長亭(古時設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別餞行之處);十番(合奏樂以十種樂器演奏的名稱);十牌(十戶人家。牌:門牌);十地(佛教稱菩薩修行漸近於佛的十種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後語);十方地面(廟宇。佛教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廟。佛教認為“不變”為常住。寺廟是不變的,故稱);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3、指十分;十份。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4、表示約數。猶言十來個。

辱十城之虛壽,奄鹹陽以取雋。——《文選·潘岳·西征賦》

5、特指十倍。如:十伯(十倍百倍)。

6、序數的第十位。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十五刪(詩韻中上平聲第十五個韻目);十四寒(詩韻中上平聲第十四個韻目);十三元(依據《佩文詩韻》“元”字列在上平聲第十三位,故稱)。

基本字義:數

1、形聲。字從一,從白,白亦聲。“白”本義為“從日出開始(到日落前)的天色”,轉義為“從日出開始”。“一”指“百刻制”刻度系列的“第一刻”。“一”與“白”聯合起來表示“從日出時的第一刻起,到下一個日出前滿100刻”。本義: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引申義:數值100。數字100。說明:“百”與“白”兩字隸定後的形音義均密切相關,甲骨文里也是同樣的情形,顯然是一對同時創造出來的基本漢字,而且可以肯定是黃帝史官倉頡創造的。黃帝時代應該有了“百刻制”,因為文獻記載黃帝時“漏箭計刻”。黃帝時代在2337 BC-2307 BC(參見本百科詞條“三皇五帝年表”)

2、十個十。一百,100 [hundred]。

百,十十也。從一,從白。數,十百為一貫。相章也。——東漢·許慎《說文》

律中百鍾。——《淮南子·時則》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3、又如:百輛之迎(用隆重儀式迎娶新婦);百日(一百天;人死後的一百天,請僧道誦經或作道場);百戶(一百戶人家;統兵百人之官)。

4、概數。言其多,許多的,眾多的 [numerous]。

千祿百福。——《詩·大雅·假樂》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樂府詩集·木蘭詩》

猿則百叫無絕。——吳均《與朱元思書》

5、又如:百花爭艷;百發百中;百官(眾官);百事(眾多的事物)。

基本字義

1. 數目,十個一百(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仟”代):~周(無線電波頻率單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2. 喻極多:~里馬,~言萬語,~鈞一發,~慮一失,~錘百鍊(a.喻多次鬥爭考驗;b.喻對詩文做多次精細修改)。

3. 見“秋”字“鞦韆”。

4. 姓。

數詞解釋 1. (會意。從一,從人。“一”表示“起步”。“人”指“活人”。“人”與“一”聯合起來表示“人起步朝南走”。本義:人起步朝南走。特指:數值和數字1000。十進數制:十百為千 。說明:古代人少地多。在廣闊無垠的田野上,農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一情景需要一個描述時空架構的詞語來概括:“千百”。“百”本指“把一晝夜均衡劃分為一百刻,起計點在日出時刻,終計點在下一個日出之前那一刻”,轉義為“太陽東升西落”,再轉義為“東西方向”。“千”指“農人作息的目的是生存繁衍”。根據“南生北死”的觀念,“千”特指“人起步朝南走”。“千”轉義為“南北方向”。於是大地棋盤化的田地上就出現了南北向的田埂名“阡”和東西向的田埂名“陌”。在“阡陌”上行走的人就叫“千”。) 同特指 [thousand]

千,十百也。——東漢·許慎《說文》

2. 又如:千夫(一千個成年男子);千門(千家);千社(25家為社,千社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總數為一千;千乘(兵車千輛);千載(千年)

1、萬,是滿數。 2、十個一千為一萬 觀點一: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艹,從禺。“艹”本指最低等的植物,引申指“世間除人之外的所有生物”。“禺”本指“兩邊一夾角”,引申指“時間和空間之間”。這裡,“時間”指“百”,“空間”指“千”,“時空”指“兩邊”,“一夾角”指“禺”。“艹”與“禺”聯合起來表示“從時空角度說,‘艹’是居於時空之間的所有生物”,“從數量角度說,‘艹’是百、千之後的數量單位”。本義:時空架構中除人之外的所有生物。引申義:世界上所有生物(除人之外)的數量。數之不盡。無數。轉義:繼百、千之後的數量單位,100個一百,10個一千。說明:一,以“艹”這種最低等植物來代表世界上除人之外的所有生物的理由是:它的數量最具有代表性。1,草的數量極為龐大,比竹木多得多;2,草是所有蟲子的棲身之所,因此它的數量必然比蟲子總量還要多,否則的話,必然會發生草棲身於蟲子之中的情況;3,草居於食物鏈的最末段,所有動物,包括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實際上最終都以草為食。沒有了草,就不會有動物。二,“百”本義指“一晝夜均衡劃分的刻度數”,引申指“時間”;“千”本義指“人走在阡陌的“阡”上”,引申指“由北往南行走”、“南北方向”,再引申為“人所落腳的空間”。由“百”定義了“時間”,由“千”定義了包括人在內的“空間”,這樣“天”(時間)、“地”(空間)、“人”(世界的主角)三者都具備了,意味著“蓋天”宇宙模型的基本架構就成立了,然後再需要考慮給除人而外的所有生物“艹”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就是“禺”。

觀點二:“萬”作為數量詞,本身是很難造字的,它和“千”“百”一樣,是借同音字字形為字的。根據甲骨文、金文、字形和小篆的字形及《說文解字》的解釋,“萬”字本義為蟲子,其實就是現在的“蠆”,“蠆”指蠍子一類毒蟲,“萬”字甲骨、金文、小篆字形正是一個帶鉗子和帶毒刺尾巴的蟲子(蠍子),後來“萬”被借做數量詞用,為了區分,同時也是由於讀音分化,就加了一個表意的“蟲”,成了“蠆”。現在萬姓以蠍子為姓氏圖騰,正是本義的遺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