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堆塑人物方瓶

五彩瓷可以分為青花五彩和純釉上五彩兩種。 嘉靖至明末清初,民窯也大量生產五彩瓷器。 日本仿製了不少晚明五彩瓷器,有些在圖案、畫鳳上很相似。


名稱:五彩堆塑人物方瓶
年代:清乾隆
高:46厘米
估價:RMB35000一50000
五彩瓷
五彩瓷可以分為青花五彩和純釉上五彩兩種。青花五彩瓷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畫出所繪圖案的藍彩部分,罩釉燒成,再在其餘部分各按所需繪彩,復入彩爐二次燒成。目前所見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宜德時期的,但很少見,西藏薩迦寺有收藏。嘉靖、萬曆時期五彩器物比較多見,而且出現了大的罐、瓶類,胎骨變厚。與成化彩瓷迎然不同的是,色彩除釉下藍色外,還有釉上紅、綠、黑孔雀藍、紫、褐、赭等色和金彩。常見圖案內容有蓮池鴛鴦、鳳穿花、花卉奇石、嬰戲、雲龍、雲鳳、雲鶴、天馬、道教古祥圖案等。
嘉靖至明末清初,民窯也大量生產五彩瓷器。它們的特點是胎質較粗,釉層較厚,有時有失透現象。常見器型多為碗、盤、瓶、罐,圖案內容比官窯豐富,有神獸、色藻紋、蓮池水族紋、嬰戲、小說故事、花木奇石、人物山水等,迴風粗放,生活氣息濃郁。但色彩不如官窯齊全,主要是紅、綠、藍、黃 4種顏色,尤以紅、綠色為多,有些器物還沒有釉下青花。日本仿製了不少晚明五彩瓷器,有些在圖案、畫鳳上很相似。但日本瓷胎釉過細,與明末胎釉,特別是民窯瓷器胎釉顯然有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