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學的民族民間文學資源

黃遵憲詩歌創作對民間文學的運用 《歌謠周刊》創辦與新文學建設的起步 《歌謠周刊》的方言研究對新文學的建設意義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平裝: 388頁
開本: 32開
ISBN: 710507485X
條形碼: 9787105074853
尺寸: 21 x 14.7 x 1.6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王文參,男,漢族,1968年生,河南新野人。蘭州大學文學院2003級博士生,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教師。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10月出版有《21世紀生存學》(中國農業出版社);在《小說評論》、《文藝評論》、《中州學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清末民初民間文學對思想啟蒙和文學改良的推動
第一節 晚明文學革新中的民間文學
第二節 啟蒙思潮對民間文學的自覺選擇
第三節 對民間文學“新民”的認識及其創作實踐
第四節 民間文學對文學改良運動的推動作用
第二章 黃遵憲詩歌創作對民間文學的運用
第一節 化用童謠、謠言
第二節 黃遵憲詩歌創作對民歌的借鑑
第三節 黃遵憲的婦女詩與客家山歌
第四節 黃遵憲創作借用民間文學對五四新文學建設的意義
第三章 文學革命的爆發與北京大學歌謠徵集運動
第一節 歌謠徵集對文學革命的推動
第二節 周作人負責歌謠徵集與文學革命思想的深化
第四章 《歌謠周刊》創辦與新文學建設的起步
第一節 《歌謠周刊》創刊
第二節 常惠的《我們為什麼研究歌謠》
第三節 《歌謠周刊》與新文學文藝理論建設
第四節 《歌謠周刊》開展的《孟姜女》傳說研究的意義
第五節 《歌謠周刊》民俗學方向的轉變及其暫時停刊
第五章 《歌謠周刊》復刊及其服務文學創作的意識加強
第一節 詩歌大眾化背景下的《歌謠周刊》復刊
第二節 歌謠理論探討的新收穫
第三節 朱自清的《歌謠與詩》
第四節 歌謠研究的新文學意義
第六章 民間方言土語與新文學建設
第一節 方言研究與國語的文學建設
第二節 《歌謠周刊》的方言研究對新文學的建設意義
第三節 吳方言文學作品對五四新文學的開拓
第四節 方言土語小說《何典》的新文學意義
第五節 吳方言在新文學創作中廣泛運用
第七章 歌謠運動影響下的新文學創作實踐
第一節 歌謠與新詩建設
第二節 劉經蒼的《歌謠與婦女》與新文學中的“娜拉”形象
第三節 歌謠與小詩運動
第四節 臺靜農的歌謠蒐集活動與他的鄉土小說
第五節 其他作家的創作與歌謠運動
第八章 劉半農以民歌開拓新文學的理想和實踐
第一節 吳歌等吳地民間文學的歷史影響
第二節 劉半農在新文學理論建設上的民間視野
第三節 《揚鞭集》和《瓦釜集》對“寫真”理論的實踐
第九章 魯迅創作中對民間文學的運用
第一節 魯迅與歌謠、諺語
第二節 魯迅與民間故事、神話傳說
第三節 魯迅創作中對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的運用
第四節 “女媧”,一個關於“創造”主題的悲劇女性意象
第五節 “女吊”和“眉間尺母親”的女性復仇啟示
第六節 魯迅雜文中的民間文學因子
第七節 魯迅對方言土語的運用
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