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節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抗日情緒高漲。為使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技術能更好地貢獻於抗日救國的大業,1937年10月“業餘無線電人員戰時服務團”在南京成立,隸屬於軍事委員會第六部,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貢獻。 1938年,在長沙出版了QSL業餘無線電雜誌。 愛國業餘無線電家為克服地理阻隔,於1940年5月5日以紅糟房為主會場,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空中年會。參加的有成都、昆明、桂林、重慶等地的業餘電台。在這次年會上,大家一致通過該日為中國的“業餘無線電節”。同年9月,在“業餘無線電人員戰時服務團”的基礎上改組成立“中國業餘無線電協會”。1941年,創刊《CQ》雜誌為該會會刊。1945年“中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創辦《無線電世界》雜誌。

基本信息

五五節的由來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抗日情緒高漲。為使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技術能更好地貢獻於抗日救國的大業,1937年10月“業餘無線電人員戰時服務團”在南京成立,隸屬於軍事委員會第六部,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貢獻。1938年,在長沙出版了QSL業餘無線電雜誌。愛國業餘無線電家為克服地理阻隔,於1940年5月5日以紅糟房為主會場,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空中年會。參加的有成都、昆明、桂林、重慶等地的業餘電台。在這次年會上,大家一致通過該日為中國的“業餘無線電節”。同年9月,在“業餘無線電人員戰時服務團”的基礎上改組成立“中國業餘無線電協會”。1941年,創刊《CQ》雜誌為該會會刊。1945年“中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創辦《無線電世界》雜誌。

文革期間,我國的業餘無線電運動被迫中斷,直至1984年國務院正式批准恢復開展活動,但僅限於集體電台,直到1993年,才允許個人設立業餘電台。電波,把五大洲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聯繫在一起,只要你的操作等級允許,就可以用通話、電報、電傳、數傳等形式與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無線電愛好者進行通聯。

最近幾年,我國的業餘無線電運動發展比較快,新會員不斷增加,也經常參加一些國際比賽,但我國總體水平還處於較低階段,還沒有組織國際比賽的能力,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

中國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在每年的五月五日都通過空中年會慶祝“業餘無線電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