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位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境內,距青海省會西寧市31公里,總規劃面積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遊覽區達3.25平方公里。景區包括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園、納頓莊園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5個核心景點,分別展現了土族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的青稞酒文化、彌久沉香的酩餾酒文化、古老純真的建築文化、別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樸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純正、最真實的以“土族文化”為主題,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成為國內外遊客集中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選之地。 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審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3年互助土族故土園正式啟動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2014年互助土族故土園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景區景觀價值評審並被列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名單。

旅遊區簡介

國家5A級景區,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境內交通便利,距西寧飛機場50公里,青藏鐵路、蘭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鎮而過,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寧互公路連線境內主要景點。距青海省會西寧市31公里,是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體驗民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逐步發展起來 互助縣是全國唯一的以土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被稱為”“土族之鄉”,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土族之鄉”便是互助縣,土族民族風情又是青海省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因而將互助的整個旅遊景區統稱為互助土族故土園。

景區內原始純樸的自然環境、雄奇獨特的生態環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遺蹟,風格迥異的民族風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極具特色土族民族文化,發育完好的高原生態系統,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構成了互助旅遊的四大品牌。土族是世居於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獨特的人文與自然條件,而形成的青海土族文化藝術,又以其文化、歷史、語言、民俗、藝術、宗教信仰等諸因素的獨特而增添幾分神秘。同時,以“二月二擂台會”、“六月六花兒會”、“丹麻會”等民間傳統節慶活動和觀經會、廟會等吸引著大量遊客。

旅遊資源板塊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縣是青海省的旅遊資源大縣,也是青海省發展旅遊業的重點縣之一,境內生態環境原始古樸、文化遺蹟古老神秘、民俗風情風格迥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五大旅遊資源板塊,即以彩虹部落土族園、納頓莊園、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為代表的土族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世義德酒坊、威遠燒坊為代表的青稞酒文化旅遊資源;北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為代表的自然生態旅遊資源;湟北諸寺之母佑寧寺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遊資源;高爾夫球場、納特網羽中心為代表的高原康體健身旅遊資源。踏進彩虹的故鄉—互助,每個景點都會留給您最難忘的記憶,每道風景都似一首高原山水詩,讓您徜徉其中,流連忘返。

著名景點

景區遊客中心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遊客中心位於縣城威遠鎮天佑德大道和南大街路口交匯處,毗鄰中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基地—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心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停車場占地800平方米,是集景點售票、宣傳推介、導遊服務、集散換乘、諮詢投訴、醫療救助、特色購物、監控監管等於一體的綜合型服務機構,配有專職中文和英、日等語種導遊、諮詢等服務人員,也是為遊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服務的遊客之家。中心具備八大功能,即: 景點售票功能,以團購、網購等不同方式,出售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通票和單票。 諮詢投訴功能,為遊客提供旅遊諮詢和投拆服務,幫助遊客解決旅遊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導遊服務功能,為團隊及散客選派優秀導遊員上崗服務,並可按照不同語言種類和職稱等級自選導遊、講解人員。 影視服務 功能,通過大型LED電子顯示屏、觸控螢幕等技術手段,展示和推介互助土族故土園及周邊景區景點、賓館飯店、休閒娛樂、資訊信息。 購物休閒功能,為方便遊客休閒、購物,專門設定有青海特產旅遊購物區和遊客休息區。 旅遊集散功能,遊客可換乘旅遊電瓶車直達故土園景區各遊覽景點,也可換乘旅遊專線車直通互助其他景區景點參觀遊覽。 綜合服務功能,中心建有1處大型停車場和2處臨時停靠點,可停放各類車輛500餘輛。除此之外,還提供包裹暫存、醫療救助、特殊人群、免費WIFI等服務 監控監管功能,中心配有先進的監控設備,對景區旅遊秩序、遊客流量及遊客中心遊客安全、車輛管理進行全天候、無縫隙24小時監控監管。

彩虹部落—土族園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彩虹部落—土族園是一座大型土族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萬平方米,擁有十八洞溝老油坊、世義德酒坊、活佛院、安召廣場、土司府、莊廓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等以青磚青瓦、生土土坯、磚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築群,集中展示了土族的悠久歷史、民俗文化、生產生活習俗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娛樂性和參與性,成為青海省內最大的民俗娛樂集中表現地。

納頓莊園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以“青稞酩餾酒”聞名的納頓莊園是青海省最具魅力的民俗旅遊接待景點之一。莊園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達7000萬元,建有土族最原始、最古老的手工釀造作坊,青海乃至西北最大的地下埋藏酒窖,造型酷似土族男子氈帽的金花演藝中心,土族人家,鍋頭連炕,佛堂煨桑,由遊牧而農耕的多元文化盡在土坯莊廓之內;鄉村客棧,以土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宿建築風格建造而成,是您旅居遊玩的理想之所。

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是互助縣從事民俗旅遊接待起步較早的景點之一。景點占地2萬平方米,內有“世界第一嘛呢石”,一進三院的仿明代土司府邸,原始古老的水磨及百年油坊,馳名河湟的威遠燒坊和反映土族最古老傳統宴席文化的“圈圈席”。可以說,您在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可以親身體驗到土族原生態的風土人情和傳統習俗,仿佛時光倒流,歷史重現。

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威遠鎮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是互助縣“十大傳統村落”之一,全村土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3%,擁有鄉村旅遊接待戶90戶,曾被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評為全國鄉村旅遊示範點、青海省最美鄉村、首批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村里一年四季歌聲不斷、安召不歇,美麗“阿姑”縴手飛針,多情“阿吾”輪上飛旋,“七彩袖”訴說著亘古流傳的情緣。在這裡,進入任何一戶農家小院,您都可以真實體驗到土族家訪、民俗餐飲、土族婚俗和土族服飾及手工藝品展示等土族原生態的風土人情和傳統習俗。

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是全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基地和青稞酒原產地保護基地。青稞酒釀造起源於元代,興盛於明清,發展於近代,輝煌於今天。1952年,互助縣在天佑德、永慶和、世義德等八大作坊的基礎上,組建了國營互助縣酒廠。2011年1月,正式更名為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註冊資本4.5億元,總資產達18億元,占地面積達30萬平方米,年生產青稞原酒1.5萬噸,生產的天佑德、八大作坊、永慶和、“互助”四大系列青稞酒產品共100餘個品種,擁有“互助”、“天佑德”2箇中國馳名商標和“互助”中華老字號品牌,產品除穩固占領青海市場外還銷往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和美國、俄羅斯等歐美國家。

2013年,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購美國著名的葡萄酒莊—“馬克斯威酒莊”,使公司產品由單一白酒類延伸到葡萄酒領域,提升了青稞酒的差異化優勢,開創了葡萄酒生產的新紀元。

民族概括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人口約29萬,主要聚居於青海省東部湟水以北、黃河兩岸及其毗連地區,其中大多居住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其中青海省境內的土族約占全國土族總人口的85%。

過去各地土族有多種自稱,互助、大通、天祝一帶的自稱“蒙古爾”(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縣的多自稱“土昆”(意即土人,吐渾音轉),樂都縣自稱“大夏人”(西夏人),其他地區的自稱“土戶家”。附近藏族稱土族為“霍爾”(對藏北遊牧民的泛稱,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鶻或蒙古族;另說即吐谷渾),漢、回等民族稱之“土人”、“土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依據本民族意願,統一稱為土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土族人口數為289565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使用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過去通用漢文,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試行中。

民族歷史

在有關土族民族歷史問題上,中國學術界主要有吐谷渾說、陰山白韃靼說、蒙古人與霍爾人融合說、沙陀突厥說、多源混合說等等,至今尚無定論。

持“吐谷渾說”者認為,土族主要是鮮卑支系吐谷渾人的後裔。而吐谷渾,是遼東鮮卑慕容氏首領涉歸之子。涉歸分給他“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隸之”(《晉書·吐谷渾傳》)。約公元283年(晉太康四年),涉歸卒,吐谷渾庶弟嗣位。不久因吐谷渾與其庶弟 “二部馬斗”,發生矛盾,吐谷渾遂率部西遷,“西附陰山”(今內蒙古河套北之陰山)。吐谷渾於陰山一帶遊牧了二十餘年後,乘“永嘉之亂”(312-313年),又率部“度隴而西”(同上),到達今甘肅臨夏西北一帶。至317年(東晉建武元年),吐谷渾已控制了東起洮水,西至白蘭(今青海都蘭縣巴隆一帶),南抵昂城(今四川阿壩)、龍涸(今四川松潘),北達青海湖一帶的廣大地區,建國於羌族故地。至吐谷渾之孫葉延時,遂以吐谷渾為姓氏、國號和部落名稱。吐谷渾國極盛時的疆域,東起今甘肅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及新疆的若羌、且末,北隔祁連山與河西走廊相接。吐谷渾國後期的政治中心在今青海湖西15千米的伏俟城。唐龍朔三年(663年),維持300餘年的吐谷渾國為吐蕃政權所滅。於是,除一部分吐谷渾人內徙外,大部分降於吐蕃,留居原地。在吐蕃統治下的吐谷渾人,後來又逐漸降唐,被唐安置在甘、瓜、肅、涼等州。唐朝還在祁連山南,今大通河一帶設州,隸屬涼州都督府,專門安置降附的吐谷渾人。這一帶,正是今天土族聚居的地區。至北宋初,一部分吐谷渾人仍聚居於祁連山南,今大通河一帶。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十三載: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十一月丙……游龍缽自言:‘河西軍東至故原州一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渾、蘭州界三百五十里,西至甘州同城果六百里,北至部落三百里’。”11世紀後,吐蕃政權在河湟地區興起,活動於這一地區的吐谷渾人在吐蕃唃廝囉政權統治之下。此後,“吐谷渾”一詞不再見於文獻記載。但是到了元代,在吐谷渾人的故地,史書上卻出現了“西寧州土人”、“土人”的記載。這些“土人”居住的地方即是今天土族居住的地方,而在歷史上該地區則是吐谷渾人長期居住的地方。據此,許多歷史研究者認為,今天的土族,就是以留居原地的吐谷渾人為主體,吸收融合蒙古、藏、羌、漢、維吾爾等民族成分而逐漸形成的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

傳統節日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人民的重要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曆正月十四日佑寧寺觀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台會、丹麻戲會和“納頓節”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拉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此外,與漢族一樣,土族也過春節、端午節等傳統佳節。

風俗習慣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人民特別注重禮節,人們相逢時都相互問候、致安,每逢春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親友間都會攜帶自家做的餛鍋、油餅、盤散等食品拜節,家中遇到打莊廓、蓋新房、裝大門、孩子滿月、姑娘出嫁、迎娶兒媳等喜慶事宜都要邀請親朋好友來賀喜、添禮,凡是節日裡或有客登門拜訪時,土族人常說:“客來了,即福來了”,都會以好茶好飯熱情招待客人。客人進門前,主人會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進門三杯酒”,然後將客人請至正房炕上按年齡或輩份大小盤腿而坐,主人要敬客人三杯酒,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 不能喝酒的客人,用無名指蘸酒對空彈三下即可。此時,主婦會恭恭敬敬地把自家做好的飯菜用木盤端上桌來,勸客人享用。客人起程出門時,主人會在大門口向客人再敬三杯酒,“叫做上馬三杯酒”,祝客人一路順風、平平安安。還有,土族人民對朋友忠實守信,有尊長敬老的優良傳統,如路遇相識的老人,要下馬問候。

婚俗與喪俗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解放前,土族地區是封建買賣包辦婚姻,土族青年男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約束,婚姻不自由。而聘禮較重,窮人要娶妻十分困難。有的女方不收聘禮,但要男子為女家作工幾年以後才能結婚或者招女婿八贅,或者兩家互相要嫁,稱為換門親,過去土族也有搶婚的習俗。土族的婚禮分為娶親、送親、結婚儀式,謝宴等程式,儀式繁縟、自始自終是在載歌載舞中進行。在娶親的頭一天晚上,男方家派兩名能歌善舞的“納什金”(娶親人),攜帶娶親的禮物(酒、羊、肉腔,蒸饃等)和“信偶孔”(新娘)上馬時穿戴的服裝、首飾(黑手飾、紅包頭、紅頭繩、上馬袍等)及一隻白母羊到女方家去娶親;當“納什金”快到女方家時,由女方家的阿姑們(姑娘們)前去接受禮物,並邊唱、邊舞、邊後退,娶親人到大門前時女方家的阿吾們也熱情地出去迎接“納什金”。此時,阿姑們跑進家裡、關閉大門、唱起康德格瑪,待“納什金”聽完歌后進門時,阿姑們便從門頂上向他們身上灑水。“納什金”進屋上炕喝茶、吃飯時,阿姑們又唱起《納什金斯果》。阿姑們唱完後,兩位“納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雞叫頭遍才結束。雞叫二遍時,開始給新娘改變髮式,穿戴新婚婦女的服裝,接著在堂屋舉行上馬儀式;上馬起程儀式舉行後,由新娘的哥哥和弟弟、姐夫、姐姐、舅父等十多人組成“阿仁切”護送新娘到婆家,“紅仁切”所經過沿途村莊,凡是和新娘同村的紅姑(已婚女子)都手捧酒杯等侯在路旁,向“紅仁切”們敬酒,姑娘家人要回敬她們一尺紅布,吃完“紅仁切”走到距男方家二、三里路時,男方派兩個人前往敬酒、獻哈達。門前擺有接桌,上面放著酥油花"西買日"和有柏樹枝的一碗牛奶,桌旁邊有一木製的方斗,斗內裝酒麩皮,上插一枝系有哈達的箭,放一個用紅布裹著的瓷瓶,“經仁隊” 們為表吉祥,用柏樹枝蘸著牛奶向西方灑,並圍繞方斗邊撒麩皮,邊跳舞唱歌,新娘進大門時、有兩個婦女在前面拉著紅白毛氈、新娘踩著氈,男左女右,雙方手扶著紅布裹著的瓷瓶,並肩慢步進入庭院,接著舉行拜天地儀式,答謝媒人;人們圍著媒人,一邊唱歌、一邊給媒人敬酒,向其嘴裡餵炒麵,往其臉上貼酥油。在院子中間,鋪上草搭上木板招待“紅仁切”,在宴席間要給“紅仁切”上五個肉方,男方和女方家互相指送哈達、衣物等。之後“紅仁切”最後吃長麵條叫做“起發麵”,“紅仁切” 們剛端上飯碗,男方家的小伙子們手捧酒碗,在大門口唱起“赫傑”(起發喜客歌),向娘家人敬酒歡送,至此婚禮結束。

土族喪俗各地不同,互助土族多實行火葬,土族人家死了人,一般在三至七天內送葬,舉行喪禮要請喇嘛念經三天,請本村的老人念嘛尼,喪禮最後一天,親朋來亡人靈前弔唁獻哈達、獻饅頭。人死以後,先脫去衣服,使成蹲狀、雙手合掌、兩拇指於下頷肩,用五寸寬的長白布條捆住,上穿斗笠或布日(表示死者的衣服),下圍布裙(老年人用黃布做、年輕人用白布做)、然後入殮在木製的靈轎內。老年人的靈轎做的比較精細,大小以恰能蹲一人為宜,樣式象一座"一間轉三的廟宇",上面有精心雕刻的、懸樑吊柱、花卉圖案、轎的頂端刻有日月模型、並著色油漆、火葬那天、送靈轎至火化現場,將死者面向西方,放入火爐內,用柏樹枝點燃火,並砸碎靈轎,投入爐內同時焚燒。一般在火化的第三天,將骨灰裝進一尺多長的木匣或瓷罐內,暫時埋在臨時的一個地方,等到來年清明節,再埋在祖墳墓地,亡人送葬後,子孫服喪,一般為四十九天。土族沒有特製的孝服,服孝期不穿戴有色彩的衣服,三年內不貼春聯,當年不走親訪友。

服裝服飾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服飾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青壯年男子,戴有綿鑲邊的氈帽,有時戴“鷹嘴啄食”的氈帽,身穿小領,斜襟、袖口鑲有黑邊胸前鑲一塊四寸方塊的彩色圖案的長袍,還穿繡花高領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紅色的坎肩,腰系繡花長帶,穿大襠褲,系兩頭繡花的長褲帶和花圍肚,小腿扎黑虎下山(上黑下白)的綁腿帶,穿花雲子鞋。老年人一般頭戴黑色的卷邊氈帽,穿小領,斜襟長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帶,腳穿白襪黑鞋。據《大通縣誌》載:婦女戴帽,辮髮用紅棉繩貫青銅錢,垂於腦後,耳綴大環銀銅不一,足穿腰襪,衣服不論綢布雜以五彩,束之大帶。穿小領斜長袍、兩袖由紅、黃、藍、紫、黑五色彩布圈做成,鮮艷奪目。美觀大方,富有民族特色。長袍上面套有黑色、紫紅色或鑲邊的藍色坎肩,腰系彩帶;彩帶兩頭有花、鳥、蜂、蝶、彩雲刺繡或盤線的花紋圖案。穿鑲有邊的緋紅百褶裙,褲子膝下部分套著一節褲筒,土語叫帖彎,足穿繡花鞋。老年婦女不穿五彩花袖衫,不系繡花彩帶。未婚姑娘兩鬃梳小辮子,中間梳一條大辮子,三條辮子合辮在後面,用緋紅頭繩紮緊,系一海螺圓橢,褲子膝下部分套紅色的帖彎。髮式和帖彎顏色的不同,是區別已婚婦女和姑娘的標誌。民和二川地區土族婦女,頭戴綴以珠翠的鳳冠,身穿綠色夾襖,腰系紅色褶裙,花圍肚,腳穿翅尖繡芹鞋。土族婦女稱頭飾為扭達。過去土族有吐渾扭達(也叫伴伴切扭達,形似圓餅),捺仁扭達(也叫三叉頭,形似三肢箭),"適格扭達"他叫簸箕頭形似簸箕),加斯扭達(也叫鏵尖頭),雪古郎扭達(形似漏凹槽),加木扭達,索布斗扭達等八、九種,各地佩戴不一。這些扭達中,據說吐渾扭達最古老,最高貴。土族婦女在腦後抓起高高的發鬃,土語稱商圖,在商圖上面戴著頭飾。1938年以後,由於青海軍閥馬步芳強行改變土族服飾,這種頭飾便失傳了。從此互助土族婦女常把頭髮梳成兩根長辮子,在背後,末稍相聯,頭戴飾有絲錦的氈帽或禮帽。

土族盤繡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中國土族刺繡中最主要的繡法,屬於絲線繡,有紅、黃、綠、藍、桂紅、紫、白等七色繡線,繡時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協調,鮮艷奪目。據考古發現,大約在公元四世紀左右,盤繡工藝就已發軔。在一千多年的傳承中,土族刺繡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繡法多樣,形成了土族最具特色的服飾文化和民俗學、美學等多種價值。對一名土族女子來說,刺繡是她們一生中的必修功課。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辦一個土族刺繡個人展,將自己繡制的衣服、佩飾、鞋襪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後還要在婆家利用新婚慶典之機,給婆家人、莊鄰和親戚朋友們展示自己的繡品,並向婆家親人贈送自己親手繡制的物件。土族女子有了兒女後,又會花費十幾年的時間,把刺繡技藝悉心傳授給女兒,如此歲月曆經上千年,形成了土族刺繡特有的“氣質”。2006年5月20日,土族盤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燙水烙餅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

民和三川土族的飲食習慣。平時招待一般客人以烤制的饃、油烙餅、涼麵最為普遍。對尊貴客人先以燙水烙餅、肉飯等相待。燙水烙餅俗稱“蛇落皮”,做法是用開水燙麵,拼成薄片,撒上香豆粉和青油,圈起後又攤平。將鍋燒熱澆上青油烙成。其次上肉飯。將肉切成塊,與其它蔬菜一齊燴炒後加水燒開,把擀薄的面切成方塊或長條用手掐到鍋里。沒有肉時把雞蛋打在鍋里替代肉。

普什作

土族語,指油炸饃。土族在春節期間的主要麵食之一。做法是把發麵調和揉勻,把麵團揉成弧形長條,表面抹上青油,然後切成一公分左右薄的5 個齒條,中間把齒條均勻掰開,兩頭一捏齒條凸起放到油鍋里炸熟,澄黃香酥,美觀別致。

月餅

中秋節一天,民和三川的土族做月餅。做法有兩種:一種是一個大蒸餅裡層層夾上蜂蜜、核桃仁、薑黃、香豆粉、青油等料,表面盤繞著兩條揉面製作的花蛇,並用花椒籽點其雙眼,蛇鱗凸起,形象逼真,周圍空間貼各種揉面精緻的花卉圖樣,蒸熟出籠時月餅里的各種香料從裂縫中露出來,宛如鮮花怒放,香溢四周。另一種做法是在面里加青油、蛋清揉勻,裡層夾上核桃仁、蜂蜜、青油調成的餡,然後裝在雕刻各種花卉圖案的木製模子裡壓平,取出後放入燒鍋里烙成,熟時呈金黃色。在中秋節之夜,待月出來後,家家戶戶將月餅及其它果品之類一齊端到房頂上祭月。祭過月後才拿回來自己享用。月餅也是這裡民眾招待賓客、饋送親友的上等禮品。

油花

互助、三川土族民眾用豆面、大麥面等粗糧做出來的麵食。將大麥面或豆面的發麵調勻後,卷上香豆粉或炒胡麻粉,蒸熟後食用,叫油花。

鍋蹋

將大麥面或豆面的發麵里卷上香豆粉或胡麻粉,做成橢圓形團團後,貼在鍋的周圍,鍋底倒上少許水用鍋布悶住鍋蓋,以旺火燒開,再用文火燒烘,不翻烤,使鍋蹋底部呈焦黃色,其面軟,吃起來酥脆可口。

米麵糰子

用開水調包穀面,切成大塊煮熟後撈在碗裡,用筷子搗破澆上熟油和鹽,邊攪邊吃。

米麵窩窩

用開水把米麵燙勻,待涼後底部做成凹形圓窩上蒸籠,先以文火蒸熱後取籠冷卻,一夜後糖化。第二天又以旺火蒸熟,鬆軟甘甜。

麥思如

土族語。將八成熟的青稞穗頭摘來,捆成束放在鍋里煮熟,趁熱放在簸箕里搓揉去皮,用石器搗碎,用肉類或青油炒後加水成粥,別有風味。

沓乎目

土族語。系互助等土族地區熔制的麵食。用青油、鹽水和面,拼成圓餅,先在鍋內烙,等烙鍋的一面稍硬結後,再取出放到灶膛里以文火繼續烤,直至熟透。味美可口。

扁食

扁食以“海流”(油炒麵)為餡,封口左右捏合成魚形即是。在農曆十月一日晚,先祭奠供祖先,後全家共饗。

西買日

土族語。是在彩繪圓形炒麵盒內盛滿炒麵其上用酥油花裝飾起來,最頂端塑日月的禮儀供品。取與日月同輝、吉祥圓滿之意。 互助地區土族人民在招待賓客、迎接貴人時,為表示尊敬,增加隆重氣氛,特在大門口設案供棗盒兒和“西買日”;設家宴時桌上供“西買日”,紅白喜事上設大型“圈圈席”都得供“西買日”,系一種尊貴禮儀供品。

哈力海

土族語意為蕁麻。系大通、互助等地用蕁麻制制的一種食物。

海流

土族語。意為油炒麵。在適量水中加花椒粉、食鹽等佐料,注以青油,然後均勻地撒青稞面或白面於其上,使水、油、面之比例為2:1:4 。再用筷子戳幾個眼,文火燒開,慢慢蒸至熟。食時加蔥花香料等,翻動拌勻。如加以豌豆麵糊糊,則清香可口,油而不膩。

麻哈方子

土族語。“麻哈”即肉。意思是肉方、肉塊。土族人民過年過節或其他隆重吉慶之時,用大塊豬肉招待客人。按木盤大小切一整塊豬肉,一般約2~5公斤,不加任何佐料,上插一把五寸刀,讓客人自己動手割食,因此人們又習慣地稱手抓大肉。另外,在婚禮上男家給女家長輩及喜客都要敬送“麻哈方子”,以表示兩家圓滿結成骨肉至親。

搭平伙

一般湊八九個人,買一隻羊在一個家裡宰殺。

羊頭獻客

土族婚禮中招待喜客的肉食。喜客到男家後,先待之以棗兒茶,稍事休息後到麥場上去,與男家執事商量有關婚禮程式細節。屆時,男家執事把一顆煮好的囫圇羊頭(或豬頭)盛在木盤上,插一把五寸刀,恭敬地端到麥場上獻給喜客分食、打份子。

青稞酒

土族人民常以酒待客,以使客人酩酊大醉為樂。

鹼水

土族語叫“乎尼斯夫祖”。用蕎麥桿、蓬篙、核桃皮(外層綠皮)燒成灰,裝入底部有一小孔的瓷罐內,用麥草塞住孔口,加水過濾,淌出來的液體呈黃色,調在發麵里,起食用鹼的作用。

宗教信仰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人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朝以後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間信仰仍然存在。土族地區有喇嘛教寺院40餘座,著名的有佑寧寺、卻藏寺、廣惠寺等。被譽為“湟北諸寺之母”的佑寧寺出了不少名僧,如章嘉、土觀、松布活佛等,在整個藏區、蒙區頗有影響。解放前,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全縣15所寺院曾占有土地達69200畝。寺院是土族的文化中心,對佛教文化的發展和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土族先民吐谷渾在遼東時信奉薩滿教,至今在土族人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到薩滿教的遺俗,其中主要宗教活動有:祭敖包、白虎祭、選神羊等。8世紀末苯教傳入土族地區,14世紀趨於沒落,如今只有在互助等地區的一些土族村莊中,有少量的苯教神職人員。

民居建築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人民往往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土族村落大多在山腳下,依山傍水,一般每家有一個庭院,土語叫日麻(即莊廓),住房的位置根據大門的方位和陰陽五行等確定,一般圍牆內兩面或三面建有土木結構的房屋,家境富裕的人家修建的主房是正脊五檁、二架七檁的大房和前後出檁的前廳,房屋木件均為畫棟雕梁,庭院正中有一圓棣,用來拴牲口,圓棣中間豎著嘛尼旗桿。土族人喜歡睡熱炕或火炕,除夏天不煨火焐炕外,其餘季節都在睡前用柴草生火熱炕,炕又分為板炕、泥炕。土族血緣關係較近的系屬,一般都居住在同一區域。兄弟分家時,舊宅歸長子居住,其餘兒子另遷新宅,父母一般與最小的兒子居住。

日常飲食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人民的祖先,在青海東部定居時,起初從事畜牧業生產,主要以牛、羊肉和乳製品為主食,後經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融合,轉而開始農耕生產,主要種植小麥、油菜、青稞、蠶豆、馬鈴薯、豌豆等農作物。土族人民喜食麵片、拉麵、餛鍋、盤散、“狗澆尿”、“背口袋”等以小麥麵粉為原料製成的麵食。同時,土族人民還依然保留著傳統遊牧民的飲食習慣,如喝奶茶、酥油茶,吃酥油炒麵、大塊牛羊肉,喝大碗青稞酒。

文化娛樂活動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花兒”, 是一種民歌,又稱“少年”。“花兒”的唱詞大多是即興編成,有對唱和獨唱兩種形式,內容豐富多彩。關於“花兒”,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有五個美麗的土族姐妹,各個都有一副銀鈴般清脆的歌喉。每當她們唱起“花兒”的時候,萬物都聽得著了迷。許多英俊的小伙子慕名前來與她們對唱,可是整整過了三天三夜,小伙子們相繼敗下陣來。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五朵彩雲從太陽升起的地方飄過來,帶走了五姐妹。後來人們說,五姐妹被封為“花兒仙子”,天天為玉帝唱“花兒”呢。為了紀念她們,人們便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花兒會”。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土族“輪子秋”,關於“輪子秋”的起源,有一則美麗神奇的傳說,相傳土族先民為了尋求生活的出路,先後用青龍和野牛犁地,都失敗了。最後用黃牛耕地,“犁了南灘犁北灘,灑下金子般的青稞種子”。秋天,製作木車,運送收割的莊稼。當最後一車麥捆運上場時,車子翻了,只見兩個淨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車輪上飛舞,口唱豐收的家曲《楊格嘍》。“輪子秋”是土族傳統體育活動項目,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團結的象徵。它是由土族先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發明產生的一種休閒娛樂的文體活動,是由大板車的車輪上捆綁木梯玩樂演變而來。2008年6月7日,土族輪子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土族忌諱

土族人禁忌眾多,主要有,忌吃圓蹄牲畜(馬、騾、驢)肉;忌在畜圈內大小便,認為這會影響牲畜的生長;忌諱用有裂縫的碗給客人倒茶;不能問客人“吃飯沒有”或“吃不吃飯”等話;在客人面前吵、打孩子是最大失禮,會被認為是下逐客令;進土族人家,必須先在院外打招呼,待有人應後,才能入院內;年輕婦女的臥室不得隨意進入,不能同未婚姑娘開玩笑;忌客人數他們的羊只;在佛堂、大殿內忌吸菸、吐痰、亂翻亂摸和大聲喧譁;忌從僧侶的跪墊和其他物品上跨過;忌對酥油燈打噴嚏和咳嗽;在佛堂里轉經輪時,必須從左向右,不可逆轉;寺院附近禁止打獵和隨地大小便。

注意事項

1、青海的情歌“花兒”在家時不能唱的,多在田野歌唱得,如夜宿土族人家,切忌不要邀請土族人唱花兒,或聽花兒磁帶等音像製品。

2、土族忌諱吃騾、馬、驢等圓蹄牲畜的肉,因而,在土族人面前最好不要提及馬肉、驢肉、狗肉等,更忌將其帶進土族家中。

3、土族人多信奉喇嘛教,遊客應尊重土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

青海旅遊景點

青海省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被譽為“江河源頭”、“中華水塔”青海除有名的青海湖外,還有諸如三江源,青海湖鳥島等上百個旅遊景點。

塔爾寺,鳥島,日月山,黃南坎布拉,三江源,互助土族故土園旅遊區,海東循化旅遊區,北禪寺,金銀灘草原,湟源峽,果洛阿尼瑪卿雪山,萬丈鹽橋,巴隆國際狩獵場,南山公園,貴德溫泉,倒淌河,勒巴溝岩畫,黃南熱貢藝術鄉,星宿海,娘娘山,藥水灘溫泉,黃南隆務寺,南麥秀原始森林,果洛年保玉則,盧山岩畫,瞿曇寺,湟中縣博物館,格薩爾王獅龍宮殿,千姿湖,黃河源,西來寺,青海湖沙島,西寧人民公園,海西柏樹山,果洛白玉寺,唐蕃古道,果洛神女峰,海東積石山,塔璉湖,結古寺,仙米林場,海西貝殼山,都蘭國際狩獵場,西寧兒童公園,果洛多卡寺,海西瀚海柏林,柳灣墓地,西寧卡約文化遺址,黃南德欽寺,賽宗寺,鹽海玉波,諾木洪遺址,通天河曬經台,隆寶灘自然保護區,天峻山,可魯克湖,東關清真大寺,佑寧寺,三岔河特大橋,將軍樓,達那寺,藏娘古塔,嘎爾寺,尕藏寺,格薩爾遺蹟,唐僧曬經台,克魯克湖,白公山,天峻石林,黑石山水庫,柯柯鹽湖,巴塘熱水溝,二郎洞,青海省博物館,群果扎西灘,尕朵覺悟雪山,汪家莊漢墓,雅丹林,紅軍溝,塔溫搭里哈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