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群聚

本研究的起點,在於解釋台商產業的當地化為何進展極其有限:在雙方同文同種的背景下,台商的產業集群與協力網絡,何以將當地廠商排除在外,使台商表現出「登堂不入室」的趨勢? 本研究對此所提出的解釋,集中於台商產業網絡的整體移植,發現台商的產業體系,多數仍維繫於既有的協力網絡。 換言之,本研究將透過產業群聚、協力網絡及信任結構三者間的互動影響,研究台商產業當地化的歷程。

互利群聚

台商西進後的發展,向來是台灣學術界與實務界極高度關切的議題,本研究即針對其中台商當地化問題,在中國大陸長江三角洲地去地區(包括上海市及以蘇州為中心的江蘇南部)進行田野調查,以十分側重協力網絡特徵的台商製造業企業為研究對象,試圖釐清台商產業網絡是否已經大幅納入大陸當地廠商,其背後運作邏輯又為何?
本研究的起點,在於解釋台商產業的當地化為何進展極其有限:在雙方同文同種的背景下,台商的產業集群與協力網絡,何以將當地廠商排除在外,使台商表現出「登堂不入室」的趨勢?本研究對此所提出的解釋,集中於台商產業網絡的整體移植,發現台商的產業體系,多數仍維繫於既有的協力網絡。本研究因而主張:今日蘇南地區的台商產業群聚,不過是原有網絡在當地的移植與重建罷了。進一步分析其背後原因,關鍵則在台商的信任結構:雙方間長期的默契,和在當地因地緣因素所連結起來的社會網絡,讓彼此的交易互動中,扮演極其關鍵的角色。
換言之,本研究將透過產業群聚、協力網絡及信任結構三者間的互動影響,研究台商產業當地化的歷程。在經驗研究層面,研究者採用質性方法,以蘇南為田野場域,藉由為期兩個半月的深度訪談與觀察,蒐集台商間交易互動的相關資料,歸納分析台商協力網絡對產業當地化的影

相關內容

第一節研究背景2
第二節研究問題:台商的新特徵13
第三節 章節架構18
第二章文獻檢閱與研究方法19
第一節文獻檢閱:嵌入與去嵌入之論證19
第二節相關文獻:產業群聚24
第三節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28
第三章台灣過唐山:台商社會經濟網絡轉移35
第一節台商經濟網絡的運作與重現37
第二節情感驅動的社會網絡:台商圈的成形45
第四章漲海聲中萬國商:群聚長江三角洲下生產網絡之運作54
第一節台商群聚現象55
第二節群聚經濟效應59
第三節人不親土親:強關係深化結構61
第四節互惠互利的合作夥伴:台商群聚內的運作結構66
第五章結論71
第一節研究發現71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展望73

相關網址

http://ics.nccu.edu.tw/achievement/sm.php?id=28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