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平村

據傳說,唐朝太平公主遊覽泰山時,往返路過此地,鞍馬勞頓,駐兵歇息,分別歇於該地兩個村,並將兩村公別封名為“坦平”和“緩平”,後來明朝洪武年間從河北省棗強又有人遷入此地,為攀公主“太平”之雅號把兩村改名太平村。

簡介

名字由來

為了區別兩村,又將人口多的“坦平”改叫做大太平村(今東、西太平村),把“緩平”叫做小太平村。民國年間嫌“小”字不雅改名二太平村,該村是太平鎮鎮駐地,屬縣境西端。

1958年12月至1961年10月間歸屬德州地區臨邑縣,1961年10月恢復濟陽縣建制,重歸屬濟陽縣二太平公社,2001年撤鄉建鎮改為太平鎮。現有張、王、李、馬、紀、范、錢、孟、喬、董等20餘姓。全村438戶,1530人,耕地2826畝。

1943年1月22日,二地委在濟陽縣三區二太平村召開擴大會議,渤海二專區、專署、軍分區所轄各縣領導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貫徹了中共中央關於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的指示,並研究部署了各項工作。會上決定建立齊濟縣,但24日發覺日偽要進行大“掃蕩”,便立即散會準備反“掃蕩”,齊濟縣未及建立。齊臨縣大隊戰士張相澤在1947年5月一次戰鬥中英勇犧牲。

該村於1951年7月成立黨小組,1957年3月建立黨支部、民兵組織。黨支部重視黨組織建設,現有黨員30名。

政府駐地

二太平村是太平鎮政府駐地,全村占地10平方公里。在104國道 和濟太路交匯處,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水電資源充足,市場繁榮,是太平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濟陽縣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之一,村內有二縱三橫的5條商業街,商業街兩旁的二層小樓美觀別致、商業氣氛濃厚。現有商家100多戶(包括外來商家),商家主要經營日用百貨、五金交電、建材服裝、化肥農藥等。工廠、企業30多家,鎮政府機關、農村信用社、鎮中學、鎮中心國小、通信公司、工商稅務、派出所,中國電網等單位分布在村內。快餐部、飯店10多家,村里湧現出很多家富裕戶,轎車、家庭影院電腦進入農家,村民生活水平日新月異。

商業經濟發展

太平鎮集貿市場是全縣較大規模集市之一,逢三、八趕集。村北建有大型西瓜批發市場,“太平寶”西瓜上市時,每天聚集幾百輛運輸車,市場內匯集了大批來自周邊省、市的客商。

村南沿濟太路兩側有近千米的木材加工區,規模大,吸引大量外來加工業主落戶該區。

該村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近年來,該村產業結構調整主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農產品價值規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目標,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太平寶”西瓜、秋延遲菜和高溫大棚蔬菜,走出了一條快速發家致富路子,促進了全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en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