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涉及3000多萬人利益的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再度提上日程。據悉,目前,中編辦、人保部等相關部委正在抓緊制定《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和《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這兩份檔案將成為下一步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指導性檔案。“財政補貼”的事業單位獲得的財政支持將會逐步減少,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將被推向市場,不過它們將獲得一定的“過渡期”。而“參公”和“全額撥款”類的事業單位,短期內相對較為“保險”。此外,一些事業單位將被重組或剝離。

基本信息

簡介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臨近年末,一度躑躅不前的涉及3000多萬人利益的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再度提上日程。目前,中編辦、人保部等相關部委正在抓緊制定《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與這一檔案一併制定的還有一份《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這兩份檔案將成為下一步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指導性檔案。
另據了解,一些部委已經按照國務院相關部署,對其下屬事業單位在資產清查、財務監管、劃撥轉讓、人事編制等方面展開工作。這是在為上述兩份檔案出台後,全面展開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做準備。中國擁有事業單位大約126萬多個,從業人員3000多萬,70%以上為技術人員。這些事業單位大體可以分為“參公(即參照公務員)”、“全額撥款”、“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知情人士透露說,在推進工資改革過程中,“財政補貼”的事業單位獲得的財政支持將會逐步減少,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將會被最終推向市場,不過在此之前,仍將獲得一定的"過渡期"。而"參公"和"全額撥款"類的事業單位,短期內相對較“保險”。此外,一些事業單位還將被重組或剝離。

實施範圍

(一)這次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的實施範圍,限於下列單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
教育、衛生、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文化、藝術、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單位。
農業、林業、水利、水產、畜牧、獸醫事業單位。
交通、海洋、地質勘察、測繪、氣象、地震事業單位。
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檢驗檢疫、環境保護、環境衛生、園林綠化、房地產管理、物資儲備事業單位。
機關、團體附屬獨立核算的事業單位。
列入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以、協會、基金會、監管機構。
其他事業單位。
(二)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不列入這次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改革的範圍。
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

崗位工資的實施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1、專業技術人員
專業技術人員按本人現聘用的專業技術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具體辦法是:聘用在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執行一至四級崗位工資標準,其中執行一級崗位工資人員,需要經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執行五至七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執行八至十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助理級專業的技術崗位的人員,執行十一至十二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員級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執行十三級工資標準。
在事業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專業技術崗位並完成崗位聘用前,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工資暫按以下辦法執行:聘為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執行四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副高級專業技術的職務的人員,執行七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中級專業專業技術的職務的人員,執行十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助理級專業技術的職務的人員,執行十二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員級專業技術的職務的人員,執行十三級崗位工資標準。待完成規範的崗位設定並按規定核准後,專業技術人員再按明確的崗位等級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
2、管理人員
管理人員按本人現聘用的崗位(任命的職務)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具體辦法是:聘用在職崗位的人員,執行一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的部級副職崗位的人員,執行二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局級正職崗位的人員,執行三級職員工資標準;聘用在局級副職崗位的人員,執行四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處級正職崗位的人員,執行五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處級副職崗位的人員,執行六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科級正職崗位的人員,執行七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科級副職崗位的人員,執行八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科員崗位的人員,執行九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辦事員崗位的人員,執行十級職員崗位工資標準。
3、工人
工人按本人現聘用的崗位(技術等級或職務)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具體辦法是:聘用在高級技師崗位的人員,執行一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技師崗位的人員,執行技術工二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高級工崗位的人員,執行技術工三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中級工崗位的人員,執行技術工四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初級工崗位的人員,執行技術工五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用在普通工崗位的人員,執行普通工崗位工資標準。
國家制定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規定,對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崗位等級設定進行管理。各地區、各部門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制定實施意見,報人事部備案。各事業單位根據國家規定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施意見,按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崗位等級具體實施。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規定由人事部另行制定。

薪級工資的實施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工作人員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職年限和所聘崗位,結合工作表現,套改相應的薪級工資。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所限與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合併計算的所限,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見習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是指在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未計算為工齡的學習時間(只適用於這次分配製度改革,不涉及工齡計算問題)。在校學習的時間以國家規定的學制為依據,如短於國家學制規定,按實習學習年限計算;如長於國家學制規定,按國家規定學制計算。
任職年限,是指從聘用到現崗位當年起計算的年限。
套改年限和任職年限的計算截至2006年6月30日。
工作人員按現聘崗位套改的薪級工資,如低於按本人低一級崗位套改的薪級工資,可按低一級崗位進行套改,並將現聘崗位的任職年限與低一級崗位的任職年限合併計算。
工作人員高等級的崗位聘用到較低等級的崗位,這次套改可將原聘崗位與現聘崗位的任職年限合併計算。
工作人員按套改辦法確定的薪級工資,低於相同學歷新參加工作人員轉正定級薪級工資的,執行相同學歷新參加工作人員轉正定級薪級工資標準。

績效工作的實施

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實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
各地區、各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制定績效工資分配的實施辦法。
事業單位在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範的分配程式和要求,採取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和辦法,自主決定本單位績效工資的分配。績效工資分配應以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為依據,合理拉開差距。

津貼補貼的實施

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實施範圍和類別的評估指標體系,建立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水平正常增長機制和實施範圍、類別調整機制。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的方案另行制定。
規範特殊崗位津貼補貼管理。對在事業單位苦、髒、累、險及其他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定特殊崗位津貼補貼政策和規範管理辦法,規定特殊崗位津貼補貼的項目、標準和實施範圍,明確調整和新建特殊崗位津貼補貼的條件,建立動態管理機制。除國務院和國務院授權的人事部、財政部外,任何地區、部門和單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崗位津貼補貼項目、擴大實施範圍和提高標準。

工資分類管理的實施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對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所確定的不同類型,實行不同的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具體人事部、財政部另行制定。
在事業單位新的分類辦法和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出台前,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暫按工作人員上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範後的津貼補貼核定;經費來源部分由財政支持和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可分別高出一定幅度。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應結合單位公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績效考核結果核定。對公益目標任務完成好、考核優秀的事業單位,適當增加績效工資總量;對公益目標任務完成不好,考核較差的事業單位,相應核減績效工資總量。
對知識技術密集、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事業單位,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可給予適當傾斜。

正常調整工資辦法

(一)正常增加薪級工資
從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員,每年增加一級薪級工資,並從第二年的1月起執行。
(二)崗位變動人員工資調整辦法
工作人員崗位變動後,從變動的下月起執行新聘崗位的工資標準。崗位工資按新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按以下辦法確定:
由較低等級的崗位聘用到較高等級的崗位,原薪級工資低於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執行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原薪級工資達到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薪級工資不變。
由較高等級的崗位調整到較低等級的崗位,薪級工資不變。
在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之間變動的,薪級工資按新聘崗位比照同等條件人員重新確定。
(三)調整基本工資標準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財政狀況、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和物價變動等因素,適時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基本工資標準的調整由國家統一部署,具體方案由人事部、財政部擬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四)調整津貼補貼標準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及調控地區工資收入差距的需要,適時調整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根據財政狀況和對特殊崗位的傾斜政策,適時調整特殊崗位津貼補貼標準。

高層次人才和單位主要領導分配激勵約束機制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一)高層次人才分配激勵措施
1.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一流人才,經批准,執行專業技術一級崗位工資標準。
2.對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繼續實行政府特殊津貼。
3.對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等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優秀人才,給予不調程度的一次性獎勵。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4.對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重要公益領域的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貼制度。對重要人才建立國家投保制度。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5.對部分緊缺或者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經批准可實行協定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辦法。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二)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
國家對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製定指導意見,選擇有條件的事業單位進行試點,探索建立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政府人事、財政等部門制定事業單位主要領導的收入分配辦法,結合考核合理確定其收入水平,使事業單位主要領導的收入與單位的社會經濟效益及長遠發展相聯繫,規範事業單位主要領導的收入分配,並加強監督管理。在試點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

加強收入分配巨觀調控

(一)建立工資分級管理體制
國家主要負責制定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政策和工資標準,對各類事業單位的收入分配進行政策指導和巨觀管理,合理調控地區間、部門間事業單位的收入水平;各地區、各部門主要負責貫徹落實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政策並組織實施,調控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收入水平,加強對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的監督管理。
(二)完善收入分配調控政策
國家制定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的指導意見和工作人員兼職兼薪管理辦法,完善事業單位收入中可用於工作人員收入分配的資金管理政策,將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入納入國家調控範圍,規範收入分配秩序。
(三)加強工資收入支付管理
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規定,設立專門賬薄進行核算管理。事業單位發放給工作人員的收入一律納入專門賬薄核算,不得賬外列支。事業單位要建立工作人員個人工資銀行賬戶,工資支付應以銀行卡的形式發放,原則上不得發放現金。
(四)嚴肅收入分配紀律。
新的收入分配製度入軌後,各地區、各部門和各事業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規定,一律不得在國家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工資列支渠道之外,直接或變相發放津貼、補貼和獎金。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各自的管理許可權和職能,加強對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等手段,加大對違反政策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杜絕政出多門、資金渠道混亂的現象,維護收入分配政策的嚴肅性。

新聘用人員工資待遇

(一)新參加工作的各類學校畢業生見習期工資標準分別為:國中畢業生570元,高中、中專畢業生590元,大學專科畢業生655元,大學本科畢業生685元,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710元。
見習期工資執行期滿後,上述人員按所聘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薪級工資按以下辦法確定:國中畢業生執行1級薪級工資標準,高中、中專畢業生執行2級薪級工資標準,大學專科畢業生執行5級薪級工資標準,大學本科畢業生執行7級薪級工資標準。,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執行9級薪級工資標準。
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資標準為770元,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資標準為845元。明確崗位後,按所聘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薪級工資分別執行11級和14級薪級工資標準。
到艱苦邊遠地區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工作的大中專及以上畢業生,可提前轉正定級,轉正定級時薪級工資高定1至2級。
(二)新參加工作的工人,實行學徒期和熟練期制度。學徒期、熟練期工資待遇以及學徒期、熟練期期滿後的定級工資待遇,由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三)其他新聘用人員,已明確崗位的,崗位工資按所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未明確崗位的,由所在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工資待遇。

相關政策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一)中國小教師、護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提高10%。
(二)對在縣以下基層單位工作的農林科技人員,繼續按《國務院批轉勞動人事部、農牧漁業部、林業部、財政部關於加強農林第一線科技隊伍的報告的通知》(國發[1983]74號)的規定執行。
(三)軍隊轉業幹部按本人現聘崗位(職務)套改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如現聘崗位低於轉業時部隊原職務的,根據其現執行工資待遇對應的崗位套改工資。
(四)到事業單位工作的退役運動員按本人現聘崗位(職務)套改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按所聘崗位並參考本人原體育津貼水平和同等條件人員的工資水平確定。
(五)這次套改增資,事業單位原工資構成中津貼比例統一按30%計算。單位工資構成中津貼比例高出30%的部分,套改後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特殊崗位工資構成比例提高部分,暫時予以保留,今後逐步納入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六)事業單位未聘及緩簽聘用契約人員參加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具體辦法由各地區、各部門確定。
(七)被授予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且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按國家規定高定了工資檔次的人員,仍保持榮譽的,薪級工資可適當高定。

組織實施

這次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所屬在京事業單位由人事部、財政部組織協調,各部門組織實施。地方事業單位和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少數部門除外)所屬京外的事業單位,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縣以上城鎮集體所有制事業單位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具體辦法。
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和本實施辦法,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擬定具體實施意見,報送人事部、財政部審批.

改革方向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知情人士稱,由中編辦、人保部等相關部委正在抓緊制定《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與《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兩份檔案可能會一同出台。這意味著,此番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將與事業單位改革本身同步推進。
據工資改革參與人士透露,一些涉及國家安全,對政策和經濟管理工作有明確輔助作用,以及明顯以社會公益性為屬性的事業單位,將繼續得到財政保障;目前這類事業單位的工資分配大多以"參照公務員"和"全額撥款"的形式獲得,不過,在國家部委所屬的事業單位中,比例在少數。對於一些以業務突出、主要以行業或專業業務為主的事業單位,將繼續獲得財政扶持。此類事業單位工資收入主要以財政補貼形式獲得。
但對於一些工資收入"自收自支",主要面對市場,並已經開展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將在相關部委的扶持下,儘快推向市場。此外,一些職能重合、長期虧損、課題任務量不多的事業單位將會被打包重組或徹底剝離。
此外,進一步規範事業單位津補貼發放依舊是改革重點。津補貼是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在2006年人事部下發的《關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中,並沒有對津補貼的發放做出規定。這也讓津補貼成為事業單位工資收入的另一隱蔽但卻重要的收入來源。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工資福利研究室主任何鳳秋說,目前事業單位津補貼情況繁雜,占總收入比重差異較大。如何將合理的津補貼規範到統一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中來,同時又不至於引發新的矛盾,是有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人保部相關人士說,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最終的目標是儘量推向市場,變成類諮詢公司。但該人士表示,這是一種理想的模式,需要很長時間。

改革難點

國務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屬事業單位14個,有國資委、科技部等相關部委29個,稅務總局、工商局等直屬機構18個,以及部委管理的國際局10個。在這些機構下面,基本上都有數目不等的相關事業單位。這些種類繁多,人員規模龐大的事業單位的工資改革成為此次改革的難點。
事實上,中科院和社科院在2008年被選為進行工資改革的試點。兩年已過,這兩個"先行先試"的事業單位推進的工資改革依然困難重重。
2010年12月1日,社科院人士說,院裡工資改革基本已經停止,沒辦法再推進了。該人士透露,停止的原因在於社科院向人保部爭取的"一級以上研究員崗位比例達到60%以上"這一要求至今沒有得到批覆。他稱,定崗定薪都不是關鍵,關鍵是最上面的人員級別定不下來,下面都不好做。
即便是在中科院,推進的工資改革也僅僅停留在定崗定薪的層面,而對於績效究竟該如何考核,相關的津補貼參考標準如何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法。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由於體制遺留原因,科技部掌管著包括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眾多部委下屬的科研型事業單位的工資費用。這一權利,由前國家科委承襲而來。每年,科技部都要對幾乎全部部委所屬的科研事業單位的支出費用統一匡算,然後上報財政部撥款。
科技部人士稱,最近幾年來的局面是,國務院部委設定瘦身,但是相應事業單位卻在逐年擴編。僅以科技部為例,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後,科技部下屬事業單位只有兩三家,單現在已經發展至近10家。目前,每年科技部匡算出來的國務院部委相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等費用支出已經近500億。而十年前,才不過幾十億的規模。
科技部人士說,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應該推進,否則都吃財政,只會包袱越來越重。對於那些盈利能力強,能掙錢的事業單位應該剝離出去,推向市場。但他也表示,一步到位推向市場根本做不到。
事實上,多數部委事業單位都不看好此輪工資改革,某部委的一家事業單位負責人預測,"這一輪改革依舊會胎死腹中"。

相關通知

各部門,各單位:
通過前段時間準備工作,各單位對工資改革中有關工資套改的信息材料基本收集完畢。從7月20日起,人事局工資科將對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進行審批。現將方案審批事項通知如下,請按照執行。
一、方案報審時間安排
工資科根據情況電話通知單位,按約定的日期進行報審。
二、工資改革方案審核程式
第一步:數據審核
各單位將從《山東人事編制綜合管理信息採集系統》“數據收發”模組傳送出的“單位名.mdb”檔案拷到隨身碟上,並帶下列表格進行審核:
1、特殊情況記錄表對參加工作時間、現任職務層次、任職時間、任職年限等信息不確定的人員,長期病休需要扣除工齡的人員,要仔細填寫此表,待核實檔案後確認。
2、事業單位參加套改人員情況統計表
3、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確定套改職務申請表
既有專業技術職務又有副科級及以上行政職務(含軍轉幹部)的人員填寫此表,並按照個人申請的職務進行錄入信息、套改工資。不填此表的人員暫停工資套改。
“申請理由”參照以下格式填寫:
我在單位主要從事管理崗位工作,經本人認真考慮,決定按正科職務層次參加工資套改,今後如果職務不發生變動,不再更改工資標準。
我被單位聘任為會計師專業技術職務,主要從事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經本人認真考慮,決定按會計師職務參加工資套改,今後如果職務不發生變動,不再更改工資標準。
錄入數據時注意以下問題: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1、將參加套改的全部人員數確定,不能出現漏套、重套或多套的情況。
套改工資的人員為06年6月底正式在冊的人員,不包括06年6月30日未定級(信息系統無法測算其工資)或正處於判刑、立案審查的人員。
2、進入套改模組點查看是否有紅色,主要檢查錄入信息是否正確,有無漏填錯填導致不能套改。
3、進入工資審核模組審核看是否有紅色,主要審核錄入信息是否與相關子集相對應。
第二步:報表
參加工資套改人員信息採集數據經審核無誤後進行報表。點工資套改頁面選單中的“報表”,然後點擊要查看的某種報表,即可進入該報表界面,列印某種報表。扣除連續工齡的人員要填寫此表,註明扣除原因及時間。
各單位需帶以下材料並注意以下問題:
1、事業單位審批表(三)_人員花名冊
此表由系統報表處直接點列印;一份;A3紙張;聘乾人員執行科員辦事員的在花名冊上鉛筆標註。
2、增加離退休費方案審批表(二)_離退人員花名冊一份,A4紙張。
3、事業單位人員審批表
每人一份;A4紙張;按照“事業單位審批表(三)_人員花名冊”上的序號排列,並用鉛筆在左上角標註序號,審批表後面附下列複印件並在左上角處裝訂:
(1)工齡認定表複印件
參加工作時間與工齡起算時間不一致的,如果缺少此表,以工資卡為準。
單位統一複印;A4紙張;經辦人簽字;單位蓋章。
(2)需按照最高學歷套改的學歷畢業證複印件
單位統一複印;A4紙張;經辦人簽字;單位蓋章。
(3)不計算工齡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證複印件,單位統一複印;A4紙張;經辦人簽字;單位蓋章。
(4)專業技術人員聘書複印件,單位統一複印;A4紙張;經辦人簽字;單位蓋章。
(5)工人技術等級證書複印件,單位統一複印;A4紙張;經辦人簽字;單位蓋章。
(6)按科員、辦事員參加套改的聘乾人員聘乾證書複印件
單位統一複印;A4紙張;經辦人簽字;單位蓋章。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三、信息錄入中有關問題的操作解釋
1.在工資套改模組中能否直接修改數據?為何在全部在職人員中無法編輯數據。
工資套改模組中可以直接修改數據,全部在職人員中“編輯”項不可用,無法修改數據。必須選擇需要套改的各類人員,點工具條上方的“編輯”,黃底和白底可直接修改;藍底不可修改,必須在“人員維護”中修改,修改完畢,進入工資套改模組點“前置處理”,修改後的數據才能顯示在套改界面中。
2.在人員維護中修改人員信息,發現工資套改里的信息沒有相應的變化。
在工資套改界面,單擊上方工具條的“前置處理”,點“是”。
註:“前置處理”的作用是從人員維護中重新收集數據,因此在“人員維護”中修改了信息別忘了點“前置處理”,看是否已經修改。
3.某人已過試用期,為何在工資套改模組中全部在職人員中顯示此人,在各類人員中不顯示此人。
進入“人員維護”,選擇“A023:試用(見習、初期)情況子集”將此子集下的空白條刪除或者正確填寫最後一項“轉正(期滿)定級時間”。
註:A023子集中最後一項“轉正(期滿)定級時間”如為空或錄入的時間在06年6月30日後,系統將默認其處於見習期,在各類人員中不顯示,所以建議大家將此子集認真填寫,沒有試用期的不要留下空白條。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4.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或工人信息填寫完整,點測算,為何無法測算出其工資?
雙擊“06年6月底職務層次”,選擇事業單位中的“九級職員(科員)”或“四級(中級工)”,不要選機關中的“科員”或“中級工”。
註:人員崗位類別必須與其職務相對應,事業單位人員不能錄入機關上的職務。
5.某人為黨校大學學歷,最高學歷中錄入大學本科,為何在工資審核時總為紅色。暫不理會。
6.事業單位聘乾身份執行普工工資的人員如何錄入信息。
參照《工資套改中有關具體問題的說明》第1條,聘用制幹部在管理崗位上工作的可以按科員、辦事員套改工資。
錄入信息:
崗位(身份)標誌:管理人員。
06年6月底職務層次:本科學歷的填“九級職員(科員)”;大專及以下學歷的填“十級職員(辦事員)”。
06年6月底職務層次任職時間:辦聘乾後取得本科學歷的填取得本科學學歷的時間,辦聘乾前取得本科學歷的填聘乾時間;大專及以下學歷的填辦聘乾手續的時間。
7、事業單位既有行政職務又有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此次工改如何錄入信息。
事業單位既有專業技術職務又有副科級及以上行政職務並填寫“事業單位工資套改確定職務申請表”的人員,按照個人申請的套改職務錄入信息並進行套改;未填寫申請表的暫不套改。
例:某人既有專業技術職務又公布副科級職務,06年6月底執行職稱工資,此人選擇副科級職務套改工資,則錄入信息方法:崗位(身份)標誌填管理人員,“工改子集”中按副科級職務錄入信息。
8、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或考取工人技術等級,06年6月底前執行普工工資的人員如何套改。
按照聘任的專業技術職務或考取的工人技術等級錄入信息,套改工資。
9、此次按規定享受農林水浮動、固定工資待遇須高定薪級工資的如何錄入信息。
參照《工資套改中有關具體問題的說明》第14條,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準高套;符合條件的可在工資套改模組自行高套。
如何高套:選擇需要高套的人員,點工資套改模組工具列中的“編輯”,再點“例外處理”,在出現的對話框“高低定類別”中選擇“高定薪級”,“填寫1或者2,“原因”填寫“某年某月—某年某月在鎮xx站工作固定工資”,最後點“確定”,在“例外高低定薪級”欄顯示高定的檔數,進行工資測算時系統會自動高套。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10、單位工作人員如果沒有低一級職務,可否按照參加工作時間填寫低一級職務層次。
工作人員如果沒有低一級職務,不能填寫低一級職務。例:某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99年參加工作,04年直接考取中級職稱,則06年6月底低一級職務層次、任職時間、任職年限都不要填寫。
軍轉幹部93年10月以後提拔為排職的,任辦事員時間從任排職時間算起;93年10月以後提拔為副連職的,任科員時間從任副連職時間算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