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與水危機:科學技術與管理

乾旱與水危機:科學技術與管理

1.2 1.3 乾旱指示因子和觸發值

圖書信息

作 者:(美)惠特吉 著,彭順風 等譯

出 版 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2-1
版 次:1
頁 數:225
字 數:300000
印刷時間:2008-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64114947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面對越來越肆虐的旱魔,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主動應對。本書提倡的乾旱風險管理的理念,是進行防旱減災的有力思想武器。圍繞這一理念而闡述的乾旱多重屬性、監測預警方法、抗旱機構能力建設、抗旱規劃編制方法以及抗旱新技術、新研究成果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套用經驗等內容,值得我們借鑑。譯者期望本書能給我國防旱減災工作帶來幫助,提高防旱減災能力。

目錄

第一部分 綜述
乾旱作為一種災害:了解它的自然和社會屬性
1.1 概述
1.2 乾旱作為一種“災害”:概念、定義和類型
1.2.1 乾旱的類型
1.2.2 乾旱的特徵和它的影響程度
1.3 乾旱作為一種災難:社會和政治含義
1.4 乾旱早期預警所面臨的挑戰
1.5 乾旱與廣泛的社會、政治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例子
1.5.1 2002—2003年南部非洲的糧食危機
1.5.2 1998年南部蘇丹的乾旱與戰爭
1.5.3 美國1996—2004年的乾旱
1.6 不同社會狀況抵御乾旱能力比較
1.7 總結與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乾旱與水管理:科學與技術的作用
氣候預測在減輕乾旱影響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2.1 乾旱預報
2.1.1 概述
2.1.2 以季節和年為時間尺度的預報
2.1.3 我們能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對乾旱進行預報嗎?
2.2 氣候預測和乾旱早期預警系統
2.3 氣候預測運用於緩解乾旱所面臨的障礙
2.4 氣候變化和防旱減災
參考文獻
乾旱監測:21世紀的新工具
3.1 概述:乾旱監測的重要性
3.2 研究成果回顧
3.3 新進展
3.3.1 美國乾旱監測
3.3.2 氣候信息交換系統
3.3.3 水文指示因子
3.3.4 土壤濕度
3.3.5 衛星
3.3.6 環境及其質量指示因子
3.3.7 水管理方面的考慮
3.4 乾旱預報
3.5 結論
參考文獻
乾旱指示因子和觸發值
4.1 乾旱指示因子和觸發值綜述
4.2.1 降水
4.2.2 Palmer乾旱程度指數(PDSI)和Palmer水文乾旱指數(PHDI)
4.2.3 地表水供水指數
4.2 多種指示因子及其觸發值:面臨的挑戰和解決辦法
4.2.1 與指示因子和觸發值有關的典型問題
4.2.2 乾旱指示因子和觸發值的百分點位
4.2.3 實例:美國乾旱監測
4.3 開發和評價指示因子和觸發值
4.3.1 關於乾旱指示因子和觸發值的思考
4.3.2 防旱規劃中指示因子和觸發值的清單
4.4 結論
參考文獻
抗旱準備規劃:組織機構上的能力建設
5.1 概述
5.2 防旱規劃:規划過程
5.3 步驟1:成立防旱工作組
5.4 步驟2:制定防旱預案的目的和目標
5.5 步驟3:尋求業主參與並化解衝突
5.6 步驟4:建立風險區的各種資源的檔案並確定有關組織
5.7 步驟5:設立組織和撰寫防旱規劃
國家乾旱政策:澳大利亞、南非和美國經驗
需求管理:水資源保護應是緩解乾旱的一個手段
雨水收集和補充性灌溉在乾旱地區應對缺水和乾旱中的作用
乾旱、氣候變化和脆弱性:科學技術在多層次、多重壓力領域裡的作用
第三部分 乾旱及水資源管理實例研究:科學和技術的作用
第四部分 綜合及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