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顏

乞顏

乞顏,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qǐ yán,指乞顏部落,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源出古東胡柔然族,屬於蒙古族始祖。蒙古乞顏部落世代居住在斡難河和不兒罕山地區。 乞顏的蒙語大意是奔流而下的洪流,應譯為奇源。

乞顏氏-歷史
乞顏這個人是蒙古族部落的始祖之一。他的氏族人口不斷增加,出現了分支氏族。新增加的氏族名稱又成為本氏族成員的血緣標記,只有一部分人仍保持乞顏姓氏。乞顏氏是蒙古姓氏中最古老姓氏,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乞顏”有時也稱做“乞雅惕”,這個“惕”是詞尾複數附加成分,表示眾多的意思,在蒙古語辭彙中,“惕”、“特”、“德”等字,均表示為複數。
有的乞顏人還自稱“其莫額德”氏,緣由來自一段動人的傳說。民間有這樣一段故事傳頌:
被匈奴人追擊的那部分東胡人,催馬賓士到一個湖邊,一群天鵝聽到馬蹄聲便鳴叫不止。因為這時夜幕已降,故天鵝鳴而不飛。匈奴追兵趕來到一片雜亂聲,以為進入了對方的埋伏圈,便立刻撥轉馬頭而回,被追的這些東胡人因此得以生存。他們定居額兒古捏——昆後,無限崇敬天鵝,視天鵝叫聲為救命之聲。在蒙古語中,“其莫額”是聲音或信息之意,這裡指天鵝的鳴叫聲。因此,有的人在承認自己是“乞雅惕”的同時,又自稱“其莫額德”,以示天鵝之聲拯救了自己。這個“其莫額德”一稱,久而又演化成“其莫德”或“其木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