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260X線

九龍巴士260X線

九龍巴士260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屯門寶田邨及紅磡鐵路站之間,途經佐敦及尖沙咀。本線是屯門區唯一取道西九龍公路直接往來市區的全日非過海路線。

歷史

本線的前身為早上繁忙時間特別線258B及258C,258B於1991年9月9日投入服務,由屯門良景邨單嚮往尖沙咀碼頭;258C於1992年1月27日投入服務,由屯門建生邨單嚮往尖沙咀碼頭。

於2000年8月27日,本線正式開辦,取代258B及258C線,是屯門區唯一取道西九龍公路直接往來市區的全日非過海路線。初時九龍區總站設於九龍捷運站,雖然九龍捷運站鄰近西九龍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出入口,但先要途經尖沙咀及佐敦,再返回九龍捷運站總站或連翔道到西九龍公路往屯門,而欲於九龍捷運站前往屯門,一般都會到西區海底隧道出口乘搭往屯門的過海隧道路線,故此本路線在九龍捷運站總站上下客的乘客極少。

本線開辦時,於早上繁忙時間設有山景邨及大興邨特別車,之後也有富泰邨特別車(後來在2005年9月24日改編號為260A並延長至兆康苑,平日只在0730開出一班),因258B及258C線停駛,令260X沿線沒有直接車前往旺角南及油麻地,不便乘客。於2001年8月20日,山景邨特別車分拆成260P,260P線先前往佐敦及尖沙咀,再經加士居道返回旺角(近雅蘭酒店)作總站。260P線只在平日在山景開出固定班次2班(0725、0740)。

本線原訂於2002年遷往紅磡車站,但由於將軍澳區有計畫將93K及297合併成新線293,而293總站亦以紅磡車站作總站,令260X因紅磡車站沒有多餘車坑停泊,計畫告吹。但將軍澳居民反對合併93K及297,故合併計畫取消,因此屯門西區區議員重提將260X延長至紅磡車站,結果於2004年2月15日,260X的九龍區總站遷往紅磡車站,以減少繞路及方便乘客前往紅磡區或轉乘直通車。由於屯門有區議員稱260X搬站後會影響部份九龍捷運站之乘客,故此為方便原有乘客,於黃昏繁忙時間增設特別車260S,由廣東道麗澤中學開返寶田邨,平日固定班次4班(1730、1800、1830、1900)。

隨著西鐵線的九龍南線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兆康苑及附近居民可選乘西鐵線列車直達佐敦(在柯士甸站下車)、尖沙咀及紅磡,對260A、260P及260S線客量造成沉重打擊,最終支撐不住,260A及260S先後於2009年10月18日及10月25日永久停駛,260P於2011年9月11日永久停駛。

2000年8月27日:本線開辦,以寶田邨及九龍站為總站,取代258B及258C的服務。

2001年8月20日:山景邨特別班次分拆為260P。

2004年2月15日:本線延長至紅磡站,並加設輔助線260S。

2005年9月24日:富泰邨特別班次分拆為260A,並延長至兆康苑。

2008年6月8日:九巴加價。

2009年10月19日:260A線取消。

2009年10月25日:本線調整班次。

2009年10月26日:260S線取消。

2011年1月2日:受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總站工程影響,本線往紅磡站方向改為途經D1A(N)路、D1A(S)路及匯翔道,然後返回原線。

2011年5月15日:九巴加價。

2011年9月19日:260P線取消。

客量

九龍巴士63X線於2009年10月18日起不再駛經尖沙咀後,本線成為屯門區唯一一條可直達尖沙咀的全日路線,以取道西九龍公路直接往來佐敦及尖沙咀的吸引力,同時因為本線駛經屯門市中心,所以客量相當高,可是因彌敦道巴士配額限制,本線派車數量有限制,不能貿然增加車輛,九巴只能從其他路線抽調車輛行走本線,本線班次不足的問題,也經常被提出,因此非法邨巴(主要以24座位旅遊巴士為主,行駛路線與本線完全一樣)藉此機會搶客,而且非法邨巴還在平日繁忙時間以外(平日下午、黃昏,以及例假日)提供服務。

另外由於本路線也直達屯門區主要購物點屯門市廣場,故此有大量乘客在屯門市廣場刻意排隊等候本線及58系列路線(即58M及58X)前往屯門西北區。雖然九巴加了價(屯門區內收費$3.9),但因K58隻行走平日繁忙時間,亦改變不了屯門居民的乘車習慣。即使九廣西鐵(今西鐵線)於2003年底通車,加上九龍南線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但由於屯門西北區乘搭西鐵線需要轉車,而且車費較高,本路線對於良田建生居民來說,顯得直接方便,但流失了部分屯門轉乘客(例如乘搭本線轉乘輕鐵或小巴前往屯門碼頭一帶無緣的乘客)。

雖然如此,由紅磡站出發的末班車在00:40開出,比西鐵線在紅磡站出發的末班車00:25遲(因為要遷就輕鐵),該段時間正是深宵巴士路線客量的最高峰,屯門居民仍然不用乘搭昂貴且需要轉乘的深宵巴士回家。

途經路線

往紅磡鐵路站:鳴琴路,震寰路,青田路,田景路,鳴琴路,青田路,屯門公路,屯發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D1A路,匯翔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漆鹹道南,暢運道及安運道。

往寶田邨:暢運道,都會道,紅磡繞道,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眾坊街,上海街,佐敦道,連翔道,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屯門公路,屯喜路,屯門公路,青田路,鳴琴路,田景路,青田路,震寰路及鳴琴路。

大興邨往紅磡鐵路站:大方街,大興街,石排頭路,震寰路,青田路,田景路,鳴琴路,青田路,屯門公路,屯發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D1A路,匯翔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漆鹹道南,暢運道及安運道。

用車

本路線於開辦初期,因為猛獅24.310尚未出牌,所以暫時採用3+2座位的1994年富豪奧林比安,直至猛獅24.310全數出牌後才全線使用猛獅24.310低地台巴士行走,是九巴第2條以該款巴士行走的路線。因猛獅24.310型巴士載客量較低(最高122人),令本線不勝負荷,在2002年,本線用車更換為載客量較高的丹尼士三叉戟12米巴士(共2批,其中1批是當時剛投入服務的歐盟3型引擎的丹尼士三叉戟,另1批則為原行走60M線的1998年丹尼士三叉戟),以提升載客量,再加上2002年11月16日60M線轉為全線空調巴士服務,原有的猛獅24.310巴士則調往60M線。

2008年5月,因應駛經彌敦道的巴士路線的低地台掛牌車必須是歐盟3型或以上引擎排放的巴士,所以原有的歐盟2型引擎巴士(即1輛2000年猛獅24.310型巴士、6輛1998年丹尼士三叉戟)被換走,另外58X線、67X線、68X線等路線都是駛經彌敦道,但上述路線因為受有關總站的路面限制而無法採用以後軸驅動的12米巴士,所以原有的11輛歐盟3型引擎的2002年丹尼士三叉戟12米巴士(ATR312-316、318-321、330、333)被調到上述路線,而本線因沒有任何路面限制,所以低地台巴士全數採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巴士,但行車表現大大遜色。

現時,本線的派車包括17輛2001年至2002年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及2輛2007年至2011年富豪B9TL 12米。支援車方面,俗稱“大白龍”的丹尼士巨龍12米空調巴士、配Volgren車身的猛獅24.310和Neoplan Centroliner(主要是58M或66M的用車)都是常見的支援車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